优质护理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4
/ 2

优质护理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刘世琴

惠水县人民医院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  5506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时间区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随机分组,共2组,对照、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优质护理。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于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脑梗死;老年患者;优质护理;神经功能;应用效果

脑梗死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是致残的首要原因。那么据此可知,为脑梗塞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重要性。而老年的脑梗死患者身体机能较差,一般护理下恢复正常生活的难度更高。在对于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入优质护理的内容,可以调节患者肢体功能、精神状态,帮助患者更好恢复正常生活。基于此,本研究在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引入优质护理,探讨分析运用该护理模式的影响,并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过程中选取的是2021年2月~2022年2月的人员,研究例数:80例。准入范围:(1)已被确诊为脑梗死;(2)年龄≥60岁;(3)精神意识状态清醒;(4)病人充分认识此次研究的重要性,对知情同意书进行了自愿签署。排除标准:不能配合研究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7:13,平均年龄(65.5±2.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29:11,平均年龄(63.5±3.6)岁。2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保障患者的住院环境的舒适,提供呼吸支持、补液、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手段,并在生活方面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案。(1)按时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翻身活动,预防褥疮的生长。及时更换患者尿湿的床褥和衣服。按时擦拭患者身体、清洗外阴,在患者洗漱时,为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肢体进行推拿按摩或者热敷。(2)为患者制定适合的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盐的摄入,合理控制食物中的热量。鼓励可以吞咽的患者,自己独立饮食,患者在饮食时,先将患者的床头抬到合适位置。没有办法自行吞咽的患者,可以运用鼻饲饮食法,将其注意事项,以及方法耐心的教给患者和患者的家属。患者在饮食的过程中,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必须要进行陪护,避免危险的出现。(3)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为患者量身定制适合的训练方法,常规的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包括双侧运动训练和舒经活络操。而语言功能恢复训练包括发音基础训练、字母单字发音练习和阅读认知训练。部分患者与常人难以交流,可以增加交流训练内容,通过运用相关的设备,对患者进行沟通能力的训练,切勿操之过急,开展训练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就是患者的病情与情绪,提升患者的语言和表达能力。(4)护理人员应悉心安慰患者,帮助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配合早期护理干预与治疗。温柔对待患者,,全面了解其每一方面情况,保证患者情绪方面的稳定性。(5)关注患者药物的服用情况,按照医嘱协助患者用药。

1.3 观察指标

(1)肢体活动评分:以FMA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功能,分值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2)护理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50分不满意;50~79分较为满意;超过79分极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以IMG_256检验,计量资料用(IMG_257)表示并用t检验,以P<0.05,表明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 结果

2.1 肢体活动评分比较

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肢体活动评分显著较高(P<0.05)。

表2  2组肢体活动评分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上肢活动评分

下肢活动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0

35.74±2.23

41.45±1.35

18.26±3.21

24.45±3.25

观察组

40

35.65±2.27

42.31.22

18.35±3.16

2766±2.18

t

0.179

3.163

0.126

3.572

p

0.858

0.002

0.900

0.001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2组对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27

5

8

32(80.00)

观察组

40

32

6

2

38(95.00)

x2

-

-

-

10.286

p

-

-

-

0.001

3.讨论

脑梗死患者由于脑部受损,在运动、语言等功能方面的能力降低,在生活上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我国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涨,亟需在护理方法上得到提升。传统的护理方式在细节上存在一定缺陷,老年的脑梗死患者受疾病影响更大,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致残风险和病死风险较高。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肢体活动能力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是因为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增加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生活护理等内容。并且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可以在心理、生理的不同层面,为患者提供其需要的护理内容,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出了将患者作为工作中心的护理理念,更有利于将护理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提升患者护理后的康复程度和生活质量。

综上,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于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宗萍,郭敏,吕登智,等. 共情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20,49(17):2961-2964.

[2] 张楠.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 中华养生保健,2020,38(1):26-27.

[3] 刘金荣,王敏,苗慧. 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20,26(5):791-794.

(包邮)刘涛  18310098627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锦绣华城A区23号楼 (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