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4
/ 2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武書熠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内蒙古  017000

摘要:关联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通常在没有肺部感染的情况下发生。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在一段时间的机械通气后,如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机械通气是一种常用的辅助通气措施。然而,在机械通气期间很容易引起相关肺炎。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相关肺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机械通气是医院重症监护室常用的抢救措施。一旦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医生将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帮助患者进行辅助呼吸。呼吸机是一种非生理性侵入性操作。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为常见,严重时会导致肺功能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一般发生在机械通气后48小时至拔管后48小时内,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典型病例之一。与普通肺炎相比,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更为复杂,患者下床困难,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率高。研究证明,良好的护理能有效预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1数据和方法

1.1一般信息

所有80名患者均选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通过抽签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年龄32~75岁,平均(53.78±9.56)岁。实验组年龄33~76岁,平均(52.83±10.39)岁。两组基础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 符合重症监护指导Medsci中相关疾病的入院标准。中国。② 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③ 所有机械通气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 晚期疾病。② 工厂状态。③ 精神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即常规吸痰干预、患者用药指导、患者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 成立综合护理小组,制定相关护理标准和方案。(2) 呼吸护理:严格控制气囊压力,防止患者呼吸道粘膜损伤,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痰相关治疗。(3) 日常护理: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床头保持在一定高度,并定期帮助患者在床上翻身,帮助患者顺利排痰。(4) 心理咨询:随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身心状况变化及相关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心理沟通,以缓解患者神经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发生。⑤ 健康促进:医务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解疾病及其治疗,帮助患者充分有效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患者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1.3观测指标

比较两组的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数、降钙素原含量、C反应蛋白含量)、肺炎发生率和死亡率。三个炎症反应指标的值越小,患者发生炎症的概率越低。使用36项简式健康调查(SF-36)评估生活质量,较高的值表示生活质量更好。综合护理干预研究人员通过咨询住院期间机械通气患者的信息,了解护患冲突的发生情况。为了满意度和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调查。满意度:① 不满意:不满意≥3护理工作。② 一般情况:对1~2项护理任务不满意。③ 满意度:所有护理工作均满意。(满意度调查包括语言、环境、态度和操作。)顺从:① 不合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对各种护理措施极为抗拒,需采取约束性护理措施。② 一般情况:他们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措施有抵抗力,但经过劝导后基本上可以配合各种任务。③ 依从性:积极配合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措施,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

1.4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测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数据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炎性反应指标对比

对照组各项炎性反应指标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发生肺炎及病死的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发生肺炎及因肺炎病死的概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试验组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家属满意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护患冲突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护患冲突发生率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抢救和监测严重或昏迷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服务的场所。然而,ICU的空间相对狭窄,容易引起医院感染。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是因为建立的人工气道损害了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防治主要通过抗感染和免疫治疗,同时,临床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帮助。长期机械通气容易降低患者的身体功能,器官衰竭,痰潴留且不易咳出,甚至交叉感染,细菌在消化道滋生,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文献回顾发现,综合护理干预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最有效的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系统、全面地实施患者护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效果。针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从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如严格病房管理,有效阻断外源性细菌入侵,避免交叉感染;呼吸机的护理可以避免呼吸机管路中的常驻细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人工气道护理能保持气道湿润状态,能彻底排痰,同时护理口腔,减少病原菌,进而预防肺部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是指根据科学理论实施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根据患者信息开展多角度的护理工作。近年来,综合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建立综合护理干预小组,可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知识水平,通过实践有效预防机械通气相关肺炎患者的风险。(2)在护理过程中,无菌隔离操作可有效控制和预防肺炎的发生。(3)对于呼吸道、口腔的护理,注意轻巧灵活的操作,以有效防止呼吸道损伤。(4) 适当的心理咨询,以有效帮助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和治疗效果。(5) 相关健康知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预防意识,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朱志英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对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病情严重的患者,大多数患者缺乏自主呼吸能力,但由于病情严重,长期使用机械通气设备,因此容易患肺炎相关性,采取了较为全面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更好的干预肺炎相关性,有效改善其并发症,使患者对相关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4结论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调节患者炎症因子,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汪琴.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4):195-196.

[2]徐继瑞.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8(16):57.

[3]陈燕平,叶郑福,郑羡艳.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1):102-103.

[4]李丹.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8):141.

[5]于浩.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03):92-93.

包邮李亚峰寄李艳13259905321 陕西西安市碑林区长乐坊街道帝标大厦A座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