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4
/ 2

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杜雅芳

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806➕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实行回顾性分析处理,本社区2020年3月~2021年3月6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门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遵医嘱行为。结果 护理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周围环境、社会关系)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遵医嘱行为(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康复锻炼、定时复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冠心病;生活质量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属于一种临床中常见的高发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饮食、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变化,使得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生活质量及生命。冠心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如吸烟、肥胖、高血压、年龄、饮食等,但大多数患者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和认识,导致冠心病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近年来笔者即针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在门诊开展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工作,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具体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行回顾性分析处理,本社区2020年3月~2021年3月68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纳入标准:通过WHO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者、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者、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者、精神障碍者。对照组男性人数、女性人数各19例、15例;最低和最高年龄为40~80岁,平均(60.7±2.3)岁;最短及最长病程为年2~20年,平均(11.6±1.4)年。观察组男性人数、女性人数各20例、14例;最低和最高年龄为42~80岁,平均(61.1±2.4)岁;最短及最长病程为2~18年,平均(10.9±1.2)年。使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的基线资料,经研究没有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基础护理干预,在患者应该复查前一周打电话通知患者,避免患者忘记复查。在患者复查期间了解患者的生活情况,并进行一定纠正与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门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1)健康教育:护士需详细评估患者对疾病、治疗、康复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取评估结果后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方案。若患者年纪较大,日常使用老年机,护士可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疾病知识手册,或是利用门诊大屏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期间的危险因素、遵医嘱治疗必要性、疾病康复注意事项等。护士还可全面了解患者的工作情况与休闲时间情况,组织患者在特定时间内前往门诊,参加冠心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高自身知识掌握水平。指导患者或患者家属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定时在公众号发送图文并茂的疾病康复知识视频(囊括饮食、运动、作息、情绪调节等内容)持续进行健康教育。(2)心理护理:在初次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护士需热情主动介绍自己,大方地和患者沟通,获取患者好感与信任。在双方建立一定关系后,主动询问患者身体是否还有不适症状,心情是否愉悦,鼓励患者阐述自己内心的疑惑,耐心解答问题,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其次,护士还需通过示范、引导、暗示以及说服等方法帮助消除不良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护士还需充分表达自己对患者的理解与同情,让患者获得精神上的抚慰。护士还需列举康复效果理想的案例,若案例患者正好在医院复查,还可安排患者现身说法,不断强化患者的治愈信心。(3)康复锻炼:护士还需指导患者调节自身呼吸,按照瑜伽节奏让患者反复进行呼吸锻炼,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让患者身体随着吸气与呼气进行放松,进一步缓解患者身心压力。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估,主要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周围环境、社会关系4项进行分析,单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②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在患者参与研究后发放电子版健康行为记录表,让患者如实记录自己每天的健康行为,主要从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康复锻炼、定时复诊4项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全部数据采用 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周围环境

社会关系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4

60.34±4.87

85.47±5.13

58.79±4.12

82.37±5.21

61.56±4.58

84.89±5.34

62.98±4.89

86.37±5.52

对照组

34

60.56±4.48

72.18±5.08

58.95±4.18

70.63±5.05

61.48±4.51

73.45±5.15

62.86±4.97

74.81±5.37

t

0.194

10.734

0.159

9.435

0.073

8.992

0.100

0.873

p

0.847

0.000

0.874

0.000

0.942

0.000

0.921

0.000

2.2 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比较

观察组的遵医嘱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比较  [n(%)]

组别

例数

遵医嘱用药

科学饮食

康复锻炼

定时复诊

观察组

34

34(100.00)

32(94.12)

32(94.12)

33(97.06)

对照组

34

28(82.35)

25(73.53)

24(70.59)

25(73.53)

χ2

6.581

5.314

6.476

7.503

p

0.025

0.021

0.011

0.006

3 讨论

冠心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冠心病在临床中病情易发生变化,且病症变化时患者易出现濒死感,中老年人对病症的认知比较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均会收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在临床中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与有效的提升患者对病症的认知,良好面对病症,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提升临床治护效果。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增强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原因分析为: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可良好依据患者的个人状况进行心理疏通,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者,耐心聆听患者的述说,使患者能够良好表达心声,同时使护理人员能够清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从而良好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促使患者积极面对病症,配合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在临床中采用不用的方式促使患者对病症相关的健康知识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患者对相关冰镇健康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患者配合临床治疗,也能更好的理解医护人员的行为,可提升医患关系建立质量,综合来看,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可促使患者良好认识病症,在日常生活中较好的应对,同时可促使患者良好的进行心理调节,两方面的护理干预增强,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玉玲.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7):117-118.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18.17.086.

[2]朱秋红.延续性护理需求对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5):105-106.

[3]王日香,戴冬霞,王启,丘骏生.基于慢性病管理的社区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5):558-561.

[4]张云,蒋文珍,李红,王晓娟,肖艳红,徐丽霞.社区运动康复指导联合家庭赋权方案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08):1096-1099.

[5]李萌一.延续性护理结合健康赋权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3(01):102-105.

[6]曾健,杨亚星,罗娇.冠心病患者预防保健与疾病控制中社区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128-129.

[7]夏珊珊,蔡媛媛,夏春桔.医院-社区-患者联动的疾病管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21,20(11):93-96.

[8]袁茜.社区健康宣教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0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