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项目驱动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4
/ 2

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项目驱动式教学

任瑾 ,郑素珊

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在人类的知识积累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暗默知识”,这种知识无法依靠简单的话语或文字就能准确的传递给学习者,因此在人类众多的人际关系中,产生了一种被称为“师徒关系”的代际网络关系,以完成知识的传承和转移,即师傅依靠亲身实践将“暗默知识”传递给徒弟,徒弟通过观察、思考、模仿等实践环节进行体悟和消化,进而进行不断的实践,以掌握其中的要义,这个过程就是人类社会自发形成的最原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

关键词: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校园文化

本文系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课题“培厚校园文化土壤,提高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课题编号:2022YB02)的成果。

引言

近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与文化产业结合紧密的数字创意产业被纳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艺术设计类专业正是伴随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不断更新发展的专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不断发展和更新,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新兴专业领域,旨在培养兼具数字技术和艺术修养的新型复合型艺术人才。但如何培养好该类复合型人才,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但其中其课程实施及其质量问题值得关注。

、项目驱动式教学(PBL)概述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PBL)的英文全称为“Project-based Learning”,又被译为“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它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临床教学。它是一种问题式或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场景和情境的变化,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20世纪初,John Dewey提出了“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学)教学理念和实用主义教学思想,David Kolb进一步将其阐释为“Experiential Learning”(体验式学习),认为“学习的过程也是通过体验的转换而创造知识的过程”,Dewey及Kolb的思想理念分别被称作“实用主义教学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二者共同构成PBL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设计人才培养中的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专业方向,提升人才培育特色

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首先要注意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能力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应用设计能力,满足区域市场的要求。在专业的建设方向构建上,要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立足专业发展的核心课程建设专业特色课程,在满足培养专业的核心能力情况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较多院校一直在培育本专业的特色,尽管已明确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但专业特色还不够明显。在这方面上,必须夯实核心课程的建设,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做好特色课程的规划,结合院校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拓展课程体系。

(二)基于岗位技能形成标准建设课程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

重在课前预设策略,课程内容的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从技术岗位复合型数字人才需求出发。以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模块化、能力递进式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情境化策略,课程设置内容瞄准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场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

(三)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产教融合的教学平台

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院校可以依据OBE理念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创建一个“产教融合”的教学平台,与企业的实际岗位相结合,从而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水平的“产教融合”教学平台应具备以下三个功能:首先,该平台资源体现校企合作的深度交流。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产教融合”的教学平台是一个新兴的合作模式,也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经之路。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具备更多、更好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各种理论基础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基于校园文化设计项目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记录人才培养全过程,综合运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进行学习资源和产出成果的管理和应用。创建“产教融合”教学平台,主要目的就是使院校能够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而“产教融合”的教学台可以为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供数据和资源支撑;最后,服务于企业与行业。“产教融合”教学平台能够为各个企业和行业提供更多高水平的技术咨询,为企业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技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艺术设计类专业特色。

(四)基于校园文化构建艺术设计人才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院校应以校园文化项目基础,在课程结构上,以艺术设计知识技能培养为目标

融入设计行业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的内容,引导课程设置,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丰富专业教学资源,整理项目中手绘表现作品、平面设计作品、空间设计作品,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应用到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中,助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组织学生调研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结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征集反映校园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的摄影类、绘画类、视频类、文字类等多种形式的作品。生动呈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可喜变化,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加学生专业学习体验,加深对设计项目成果的学习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为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实训环节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基于真实工作过程重构教学内容,加强专业知识与真实项目设计、真实工作过程深度融合。

结束语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PBL)不仅在理论层面,更是在校园文化实践教学环节经过了时间的检验。通过国内外学者的教学实践检验和研究,逐渐在大框架下衍生出不同特征的执行方向,为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立立,何益蕊,曹阳.“双创”背景下院校设计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长江丛刊,2020(36):13-14.

[2]徐延章.人工智能时代设计艺术人才创新培养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06):29-33.

[3]李海洋,王健.浅析视觉设计在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