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原小丽

西南林业大学,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邮编458000

摘要:村振兴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对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落脚点,对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驱动进行剖析,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高质量发展策略,旨在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向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发展驱动

(一)需求驱动

需求驱动属于决定性因素。相比于城市,乡村在文脉传承、生活方式与地域环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乡村地区的乡村慢生活、乡土气息与田园风光均能够给城市居民带来良好怀旧感、愉悦感与享受感。因此,城市居民在乡村生活方面具有一定向往。然而,游客文化性、精神性消费持续增加,非沉浸式体验以及简单的观光旅游并不能够保证游客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较高体验与较高需求,对于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二)政策驱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实现该战略的重要途径以及重要模式,深受社会关注。对于国家层面来讲,出台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文件,在产业、土地等方面均体现出国家政府大力支持乡村旅游,充分鼓励乡村旅游建设。从区域层面来讲,乡村旅游的定位也比较高。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产业优先事项。在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政府政策属于主导因素。

(三)文化驱动

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文化也是重要驱动力。首先,乡村具有农业生产功能,同时也具有服务功能,可以为人们提供农俗节庆、休闲农庄及乡村度假等旅游服务与产品。其核心并非是物质条件,而是乡村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环境。游客在乡村能够重拾记忆、放松身心。乡村旅游文化中,“乡愁”具有内核作用,也是乡村旅游中关键文化载体以及符号,其中,精神文化对于游客体验乡村旅游服务,以及购买旅游产品具有内生驱动作用。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宣传不到位

传统的乡村旅游产业缺乏开拓创新的思维,市场营销的思路依旧停留在依靠自然资源、民风民俗等硬性条件来吸引游客,宣传渠道窄,即使进行宣传,大多也是针对周边区域进行,不能将景区的知名度传播得更广,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较小,很难通过规模效应来维持景区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发展营销资金投入不足也极大地限制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二)城市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不接轨

目前,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投入力度有限,乡村远没有达到城市的发展水平。与距离城市较近的乡村相比,地处偏远的乡村在道路基建、接待服务、饮食卫生等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很多游客都会因为道路的不方便而止步于县城或市区,不愿进入乡村区域。其次,接待服务和卫生医疗问题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阻碍。接待设施相对落后,住宿条件简陋,饮食卫生不佳,甚至没有干净的公厕,这些都给游客留下了脏、乱、差的印象,不能吸引游客久留,达不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虽然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是保持其天然原生的特性,但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借鉴城市发展的便捷与高效,否则乡村旅游便成了“土”的代名词。

(三)区域间交通系统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日渐火热,游客的增多、自驾游的旅游方式等对于道路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的乡村道路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乡村旅游点,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还是电瓶车、摩托车等小型车辆,道路通常较窄,没有人行道的划分,甚至在人流量较大的路口没有红绿灯,公路等级不高,路窄坡陡弯急,场站不配套,导向标识不明确等,这些都不利于外省游客的进入,也不利用自驾游的发展。同时,道路景致不美观,且道路两旁的指示信息不全面,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游客的时间成本和消费成本,削弱游客的游览感受。 

(四)各景区间旅游路线不畅通

首先,乡村的景点很大程度上不能像城市或平原地区一样将景点集中在某一区域进行开发规划,只能根据其自然地理环境建设,因此导致各景点地域分布较为零散,乡村之间没有结合形成较佳的旅游路线,不能将各景区充分地连贯起来,这就使得乡村的旅游景点不能形成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区域发展不协同,进而会造成总体经济效应的下降。其次,各景区间的旅游线路不连贯也会给游客造成一定的困扰,使得游客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攻略和路上,导致游客无法玩得尽兴,只能游玩某一个景点,甚至只粗略地观赏一下,达不到深度游的目的,降低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

三、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投入力度,拓宽发展思维

为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宣传支撑,不仅是公共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更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可以设置乡村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资本运作,将宣传工作纳入县级融合建设体系中,通过顶层设计打造特色宣传方案,扩宽宣传渠道,借助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直播、微视频等新兴媒体进行营销造势。

[1]同时还可通过网红、明星的影响力来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对外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外部输入流量。

(二)以全域旅游思维扶持乡村旅游发展

没有城市的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独木难支。因此要借助全域旅游思维,充分调动城市资源接轨乡村旅游,同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整合,打造乡村道路、环境、医疗、服务等保障体系,构建协同运营保障体系,带动乡村产业升级。[2]此外,要做好“家门口”的生意,城市产业体系要积极推广乡村产品,增加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兴趣; 而乡村则可以借鉴城市轨迹,发展乡村夜经济,结合当地习俗特色自我包装、自我推广、自我营销,吸引外部客流量,有了流量,城乡内部经济自然就活泛起来,进而可以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三)统一规划,完善大交通体系

大交通是趋势所在,交通之路就是旅游之路,要想游客进得来,交通是第一步。完善大交通体系,要从全局出发,拓宽视野,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交通体系和景区布局,强优势,补短板,突出地域特色,加快构建更便捷、高效、智能的交通网络地图,满足游客出行的多样化、个性化。要加快构建交通运输综合发展,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全面设计,有序推进,增强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和运输能力,优化航线结构。

此外,还要鼓励民营企业及社会资本参与到乡村道路体系的建设中,加大交通固定资产投入力度,进行几何式规划路线,开辟旅游专线,增加火车、飞机等相关班次,建成乡村旅游环线交通网络,方便自驾游的游客领略不同的自然风光[3],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四)充分整合各景区资源,使游客感受深度游的沉浸式体验

各旅游景区要协调联动发展,摒弃各自为政的老旧观念。景区要充分整合各项资源,根据自身优势特点,重新整组统一规划,上线一站式旅游规划平台,根据游客群的年龄、性别比例、偏好等来设计不同的旅游路线,开通各景区、各旅游路线之间的直达客车,尽可能连贯畅通一步到位,做成一条龙式的服务。这既可节省游客为此做规划的时间,又满足了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使游客可以深度体验游玩的乐趣; 同时也平衡了各景区之间的发展,加深彼此之间的合作,促使其不断优化景区特色,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既要解决内部阻碍,又要考虑

增加外部流量。总而言之,政府和社会各方须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向前向好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匡祥琳,文凤平.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 No.313(02):56-57.

[2]于法稳、黄鑫、岳会.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村经济, 2020(8):13.

[3]孙文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策略探究[J]. 当代旅游, 2020, v.18(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