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基于“课程思政”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吴冬妮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进行思政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根据课程的内容从中挖掘出了弘扬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创新思维三个方面的思政元素,并且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起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课程思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

1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各类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高度思考教学。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中,如何有效的融入思政元素,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已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之一。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大一新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培养学生树立计算机领域的思政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的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全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特别是一些文科、艺术类专业唯一的一门计算机类课程,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的基础,也是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领域专业性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思政目标应从“爱国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创新思维”三个方面去培养。把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内容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具有广而不深的特点,涉及到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和程序设计基础等内容。课程思政元素应与每个单元点的内容相结合,在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切入应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人、改变人的效果。

3思政元素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3.1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上的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首先需要融入爱国主义情怀。第一部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从中可以挖掘出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荣誉感。比如在讲解第一部分计算机发展史时,特别是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时,虽然我国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峰值速度达到每秒12.5亿亿次浮点运算,在2017年的世界前500强高性能计算机测试中排名第一,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力量和荣耀。在移动支付、电子商务、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众多领域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发展,油然产生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怀。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计算机类专业的前沿技术,使学生深刻认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的优势与差距,美国对我国芯片的打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让学生感受到在祖国信息化社会中发展中自己的使命担当。

3.2 职业道德教育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所带来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人身安全、共享数据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计算机类教育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对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涉及不多。面对建设网络强国、数字强国等重大战略任务,课程教学中应需进一步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等思政元素。可以通过引入计算机专业最高奖项——ACM“图灵奖”和 IEEE“先驱奖”获奖者的事迹为切入点,学习领会计算机类专业的先驱者所具有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讲解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上网规范等知识点,进一步讨论信息社会中隐藏的安全。举身边的实例网络购物、手机银行、网络诈骗等社会性问题,进一步明确作为一名网络人应该有的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通过讲解计算机的新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新应用,计算机技术与自身所学学科的紧密联系,在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在未来生涯中遵循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时,用干劲、闯劲、钻劲争做时代的建设者和奋斗者。

3.3培养创新思维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和程序设计都需要上机操作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程序与算法章节中,求Fibonacci数列时,我们会运用兔子繁殖的问题,有一对兔子,从出生后的第三个月起每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又生一对兔子,问兔子的总数。在设计算法时,分析用到的变量,如第一个月的兔子数为F1,第2个月的兔子数为F2,则第三个月的兔子数为F3=F1+F2,依次类推,F4=F3+F2,F5=F4+F3……询问学生,这样描述可以实现不?显然太烦琐。引导学生运用循环来处理,只需要用到三个变量,F3=F2+F1,F1=F2,F2=F3,循环执行这三条语句。让学生再次思考,程序是否能再简洁?可以在循环体中一次求出两个月的兔子数,并且只用两个变量就行,在循环体中这样表示:F1=F1+F2,F2=F2+F1。如此递进的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并通过实践验证,开拓他们的思维,提升创新精神的培养。

4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因是一门公共课,在其中加入思政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把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的穿插课程思政,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除了以上提及的三个方面的思政元素,我们还可以继续进行教学改革,深挖课程中隐含的思政元素,为学生的成材发展,当好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韦柳丝.“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J].教 育 观 察,2020,4(9):43-44.

[2]范通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理念的变革:思维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50.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2021年教改课题(JG202109),凯里学院2021年一流课程项目。

作者简介:吴冬妮(1979-),女,贵州施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应用教育。

作者简介:

姓名:吴冬妮

单位:凯里学院

职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