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全面融入高等教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劳动精神全面融入高等教育探析

韩大猛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25

摘   要: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方向标。新时代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新时代背景下,融入劳动精神,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体面发展,使其具有乐于奉献的劳动品德、善于追求的劳动态度、敢于创新的劳动习惯。新时代教育,渗透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应从创设价值目标、营造和谐氛围、丰润实践活动等路径进行,力求达到积极应对挑战、实现人生梦想、创造生命辉煌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精神;高等教育

劳动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精神,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保障,劳动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是劳动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

劳动精神是广大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显现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崭新的精神面貌和优秀的精神品质[1]。劳动精神是对广大劳动者劳动实践的高度肯定与科学总结,劳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观的丰富与发展。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理论内涵。解决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需要劳动,实现中国伟大的事业需要劳动精神。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熔铸于新时代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指引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促进他们全面、体面、全方位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劳,新时代发展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理论内涵

培育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课题。德是素养,智是本质,体是根本,美是品德,劳是创造,通过辛勤劳动,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拥有热爱劳动的美德,从自身实际出发,运用诚实劳动智慧,提升文明素养[2]。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乐于奉献的品德、善于追求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习惯。只有将“德、智、体、美、劳”和谐融入到一起,才能达到“真、善、美、精”的完美结合。

(一)乐于奉献的劳动品德

新时代教育需要实干和奉献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1、劳动品德需要实干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通过劳动可以实现美好愿望,通过劳动可以铸造生命辉煌。国家取得的每一项成就与辉煌,都是广大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的,用爱的奉献换来的。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新时代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是不劳而获的,而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

2、劳动品德需要奉献精神

乐于奉献、甘于奉献、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劳动品德的重要体现。乐于奉献的人一定会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劳动品德也一定会通过奉献体现出来。奉献爱心、养成新社会行为是优秀大学生的具体体现,乐于助人、向上向善是优质大学生的内在必需。

3、劳动品德需要乐于奉献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奉献友爱,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为将来走向社会、辛勤劳动打下牢固根基。开展劳动教育、创新发展需要拥有高尚的劳动品德、乐于助人的劳动者才能完美体现。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弱化、劳动精神浅化、劳动品德淡化,有些大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缺少敬业精神、缺少劳动观念。比如,雇人上课要出勤,志愿服务谈条件,奖助学金向“钱”看,借贷消费享安逸,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品德是需要奉献互助精神的,是需要勤劳勇敢精神的,是需要求真务实精神的,是需要实干奉献精神的。乐于奉献不仅要有劳动品德,还要有懂得追求“真、善、美、精”的劳动态度。

(二)善于追求的劳动态度

新时代教育需要奋斗和合作精神。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3],这要求当代大学生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追求良好的劳动态度,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必要条件。

1、劳动态度需要奋斗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是劳动精神培育的重要力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革命先烈先进事迹,劳动人民是伟大历史的创造者,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脉传承,是与时俱进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无奋斗,不青春,没有奋斗的青春,不是完美的青春,只有奋斗的青春才最美丽,追求和谐全面教育不仅需要有奋斗精神,更需要有合作意识。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2、劳动态度需要合作精神

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更需要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锐意进取,建功立业,努力奋斗,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积极调动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各项领域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团队精神,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类型。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结合作,追求奋斗目标,树立劳动态度,善于追求自我、突破自我、发挥自我,最终达到新时代状态。

3、劳动态度需要善于追求

追求真实,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学真识,求真知,办真事,做真人。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做最美丽的劳动者。鼓励当代大学生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公益组织,从实际出发,追求实际效果,做有追求的劳动者。

追求卓越,完善自我。新时代大学生融入劳动精神,就是完善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追求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过程。弘扬民族精神,勤劳勇敢,辛勤劳动,努力奋斗,合作共进,树立良好的劳动态度,做崇高、光荣、良善的劳动者。

追求美丽,甄别美丑。追求劳动文化理念,做真善美的结合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全国劳动者模范身上,无不存在着美丽、美好、完美的劳动精神。各行各业,人中翘楚,杰出人士,都有着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为了自己的个人梦而为之奋斗着;当代大学生弘扬劳动精神,也就是为了国家的中国梦而为之努力着。

追求精益,真善美精。当代大学生要懂得静、净、竞、敬、精的人生目标,要懂得劳动者是最美丽、最崇高、最伟大、最光荣的。

(三)敢于创新的劳动习惯

新时代教育需要创新和进步精神。“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精益求精,执着专注,是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是需要有进步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的前进动力。

1、劳动习惯需要创新精神

当代大学生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养成勤于劳动、勇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劳动习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活力。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培养劳动习惯,要先更新劳动观念,创新劳动方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有效结合,身心发展教育的有力融合,会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新时代大学生要学习创造、学会创造,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会使得大学生不断更新劳动理念,自主发展,自觉去创新劳动方式。热爱劳动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多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在实践中落实热爱劳动的劳动习惯。确立劳动者最光荣的劳动观念,积极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创造性劳动习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生产劳动,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采用科学有效的劳动方法,进行创造性劳动。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开拓创新,努力思考,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经过长期实践锻炼,使学生养成勇于创新的劳动习惯,成为创新型人才。

2、劳动习惯需要进步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需要培养互助进步的劳动观,恩格斯指出:“协作直接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食指上是集体力”,掌握生产分工,培养团结合作,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开展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方法。提升创新的激情与实践劳动的能力,促进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实践路径

劳动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深入推进和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对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代教育要调控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引发“五位一体”共振。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双重需要,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用知情意“三个结合”引起行为[4]。树立正确劳育观,创设价值性目标,积极应对挑战;创设对应课程设置,营造和谐氛围,实现人生梦想;搭建实践平台,丰润实践活动,创造生命辉煌。

1、创设价值目标,积极应对挑战

创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价值目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劳动精神融入整体教育范围。和谐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新时期的教育观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兼顾身体与心理、知识与道德、内心与外行多个层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指出,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主体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广大人民群众,人们的劳动价值取向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者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理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劳动的现实要求。但是,当前大学生劳动观念的淡化,劳动教育的缺失,节约意识的缺乏,导致当代大学生许多不文明行为习惯出现。因此,创设劳动价值目标,需要德智体美劳新时代发展,在实现预设目标的过程中,要积极弘扬劳动精神,培育良好的劳动习惯,采取应对措施,勇于挑战,形成尊崇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氛围。

2、营造和谐氛围,实现人生梦想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有机会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挑战不可能,实现人生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要充分尊重劳动,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要坚决倡导诚实劳动,要积极鼓励创造性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确保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聚合其饱满热情,激励其昂扬斗志,引爆其无限潜力,圆梦成真。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增强法治意识,涵养道德,健全人格,珍惜青春年华[5]。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提高各方面素养,营造和谐气氛,实现人生价值,圆人生梦想。

3、丰润实践活动,创造生命辉煌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崇尚、尊重、热爱劳动,认知理论。辛勤、积极、艰苦劳动,实践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劳动精神的价值检验就要通过实践去检验、体验和测验。开展新时代教育工作要植根于内心,作用于品行。新时代大学生只有积极投身到劳动实践中,才能创造出个人价值。新时代大学生只有踊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才能创造出社会价值。新时代大学生只有弘扬劳动精神,才能创造出劳动价值。

新时代教育中,学生是主体也是客体,是倾诉者也是传播者。丰富社会实践活动,丰润实践育人体系,自觉劳动,创造价值。加强日常劳动教育,健全劳育课程体系,增强志愿服务意识,做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融合新时代劳动精神,创造出人生新辉煌[6]。辛勤劳动是苦干,诚实劳动是实干,创造性劳动是巧干,创造性劳动要求建树创新精神。

如今,创新已成为人类实践的主导形式。习近平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中国梦,要充分尊重劳动,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要积极鼓励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指出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要坚决平抑流行网络的“拼爹”怪论,“傍大款 ”缪行和 “一夜暴富 ”狂论,要彻底清除好吃懒做的“啃老”族群,无所事事的“寄生虫”异类,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等社会消极因子,建树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新型劳动观,让劳动最光荣成为时代强音,让劳动最伟大成为每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正如习总书记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重任,绽放光彩。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通过自身劳动实现自身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吕国泉,李羿.弘扬和践行劳动精神[J].企业文明,2018(4).

[2]程德慧.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时代诉求及实践转化[J].河南农业,2019.

[3]习近平,《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J].2018年9月10日.

[4]郑娓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5]张燕平,朱志明.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探究[J].教育评论,2019.

[6]高洁.立德树人视域下劳动精神融入高职教育的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作者简介:韩大猛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州 510225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四个自信”实现机制研究》( SJGSY202005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