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思考

金亮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026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它要求将“立德树人”渗透到知识传授、技能操作和社会活动的全程,讲究内化所学的德育元素,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在这一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机制体制、合理规划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路径,加强课程思政改革,提高育人成效。文章就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建设

引言:

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等产生影响,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可以消除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当中,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

一、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代科技和价值观是联系在一起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均涉及伦理价值问题。我们知道,“人”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所有的挑战最终都指向“人”这个共同要素。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这就是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德才兼备,但是还必须以德为先,“德”永远居于第一位。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政课承担。但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无法替代其他各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育人作用,更无法替代其他各类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为,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2]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还需要全部课程同时发力、同向发力方能达成。课程思政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具体到专业教学中,则需要深度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在知识与技能传授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渗透、价值引领和品德塑造。“发挥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我们既要提高思政教学的责任意识,更要努力提升各自的思政素养和思政教育实力。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政治站位,给课程思政指明方向

思想政治课是承担思政教育的专门性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处于价值引领的核心地位,除了需要全面完成思政理论课本身应有的教育目标,还要协助甚至带领其他学科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实现教育功能。思政课程建设的首要责任就是强化课程内容的政治性,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保持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让思政课程真正成为课程思政的方向和灵魂。

(二)重视理论研究,为课程思政提供指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用理论说服人,切忌变成脱离实际的政治宣讲、片面说教或者庸俗的“故事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理支撑。如果思政课程本身都不能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讲明白,而作为辅助、协同教育的非思政课程又怎能让学生信服?因此,思政课程的主要责任之一是研究学理,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在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本着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从实际出发探究隐藏在政治性内容背后的科学理论和学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三)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机制体制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一是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小学效果是否良好等;二是合理的评价方式,让教师、学生及监督人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保障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例如师生互评方式,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相结合,整理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及时进行改正,从而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长足发展。

其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一是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类成果表彰工作,保证教师积极性和参与动力;二是将学生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情况作为评优的参考条件,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再次,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检查机制。一是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课程思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通过定期、不定期和随机的监督检查,发现课程思政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党政负责人反映情况,为课程思政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文本支撑。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机制。一是健全质量保障机制,将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的指标点融入现有的质量标准中;二是加强内部质量评价,将课程思政教学落实情况作为评教评课的重要内容,查找、整改突出质量问题;三是强调外部质量评价,通过持续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吸纳行业专家育人建议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等,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增强育人效果。

(四)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首先,要革新课堂教学。高职院校教师要采用互动式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领悟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要利用情景模拟教学等形式,如课堂辩论赛、模拟情景等,将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娱乐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要注重第二课堂。课程思政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共同开展。一是将思政元素融入社团活动。高职院校要鼓励社团挖掘相关思政元素,如广播台收集整理中华传统文化并开设专栏,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关爱他人,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实习实训。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沟通交流,共同开发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如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发展、中国制造的自豪感等,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从而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要充分运用新媒体。一是制作趣味课件。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生、像的等形式将枯燥无味的思政元素直观地表现出来,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理解的同时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二是搭建互动平台。新媒体为师生交流创造了新的途径,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公众号等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平台,了解学生的课堂需求和思维习惯,向学生分享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实现课外师生互动,在线上、线下共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三是发挥引导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利用公众号、微博等关注与课程相关的网络热点问题,并以此为讨论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参与网络舆论,不被错误的价值观误导。

结束语

总之,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进行德育的热点,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变,也不能变。思政课程依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我们必须以更高要求建设思政课程,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对专业课程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9(06):88-95.DOI:10.16851/j.cnki.51-1728/g4.20191129.003.

[2]林丽萍.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的若干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9(3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