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教育的特色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农村老年教育的特色探索与实践

王友传

江苏省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2253000

摘要: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但是农村的老人却很少能有学到老的条件。从年轻时的贫穷没有学习的机会到如今奔小康,老人有了学习的余力,但是却没有学习的条件。让教育走向农村,让教育面向老人,开展特色化的教育模式,让老人也能老有所学。不断完善农村老年教育的设施,让更多老年人有机会投入到学习终来。

关键词:老有所学,特色教育,面向群众,不设门槛。

  1. 农村的基础设置状况。

在目前的农村中,并没有专门的的地方供老年人学习,老年人往往是就近或者图方便凑在一起,没有组织纪律,还容易对他人造成影响,在进行农村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一点。尽量选择旧教室,旧工厂一类的进行翻新,既能进行废物利用,又能给老年人学习提供一个舒适的场所。有了固定的场所后,老年人的活动就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也可以申请定向资金,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环境。在教师选择方面,可以选择年轻人群。选择年轻人群的好处是,帮助老人与时代接轨,有更活跃的思维能力。年轻人能更好的随机应变,因材施教,针对每个老年人感兴趣的地方,针对性的教学。也可以聘请退休的老教师来进行教学,让教学的烛火,不会因为年龄而熄灭。教育农村老年人,不仅仅是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更是赋予他们享受知识的权力。会读写之后,才不容易被骗,一定几率的减少了老年人被诈骗的可能性。

  1. 显著的老年教育成果。

白马的老年特色广场舞,唱凤凰、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全镇建有三个艺术团:金凤凰老年艺术团、海诞文化艺术团、白马老年艺术团,每年演出200场,观看人数25000人次;    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   “一支特殊的宣讲队”

       1——9月,泰州市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5名老同志撰写的调研文章、思想道德建设讲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文章已有7篇分别刊发《中国农村教育》、《农村青年》、《大江南北》、《吉林教育》、《少年素质教育报》等报刊杂志。

         据悉,泰州市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目前共15名成员,平均年龄76岁。团长为王厚宏,退休前系泰州市白马中心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2019年以来,15名宣讲团成员不顾年老体弱,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凭着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热爱,先后深入到姜堰、海陵、高港、高新区为中小学生、工厂职工、社区居民、镇(街道)机关干部等,义务作革命传统教育宣讲61场,18900人次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老同志们闲暇之余,时刻不忘为各类杂志撰写经验文章。    今年6月24日,在泰州市白马中学举行的“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主题教育活动中王厚宏、江询、龚德馨、陆长旺还被聘任为校外辅导员,高港区委宣传部、区关工委、区教育局、白马镇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亲自为他们颁发聘书。

        《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火炬》杂志社、《泰州日报》、泰州电视台、《泰州网》、《泰州教育》、《我的泰州客户端》多次介绍泰州市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成员“献了青春献白发”、“一支特殊的宣讲队”的先进事迹。

        组织老年人参加插花、读书、电子设备培训、民事纠纷调解、担任法治宣传员、网格管理员、网吧监督员、行风评议员、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等,全年有856人参加义务奉献;参加舞蹈班、摄影班、诗朗诵班,志愿者服务队,全年参加人数8500人次,占老年人活动总数你百分之四十五点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发挥老年人的余热,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袁华发老人被评为全国最美转业军人,帅春燕老人被确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木雕传承人,王华芹家庭被评为全国防控疫情最美家庭,曹斌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毛俊海、许婷婷被评为高港糖人和木雕工匠,刘文英被评为感动泰州十大新闻人物;白马镇社区教育中心被评为“江苏省社会教育工作优秀集体”,陈家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支付宝开展的老年人防骗活动,通过小课教学,不断巩固老年人的记忆知识,向老年人普及防骗知识,开展防诈骗的考试活动。通过考试的方式提高老人的紧张感,有助于老人更注重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帮助老人更深刻的记忆。

  1. 需要加以改进的地方。
    1. 普及程度不高。

农村的老年人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对于大部分老年人来说,学习不如在家娱乐,村委会应该积极主动的劝说老年人每周抽出一点时间来参加培训,培训不仅仅是形式主义,而是教给老人一些应急处理知识,帮助老人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处理问题。老年人的重心不应该只放在家庭和幼子的身上,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有享受文化的权力。建立老年人学习中心,成立老年人学习小组,一起互帮互助,互相进步。老年人需要适当的鼓励,才能走出舒适圈,来到全新的领域。对于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教育的来年人来说,学习是令他们向往的,但是也帮随着恐惧,他们会害怕如果没学好会受到嘲笑。村委会要积极主动地帮助老年人解决心理上地矛盾,让他们能够放心大胆地加入到学习中来。

3.2.师资力量薄弱。

相较于正规地学校机构,农村地教育力量本就薄弱,再加上面对的是一群理解力逐渐下降地老年人,师资力量就更加薄弱。应该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可以选择聘请退休地专业人士,一来时间充裕,二来面对年龄相仿地教师,老年学习人群会更有亲切感,能跟快地进入学习地状态。也可以寻求一些社会志愿者,志愿者地年龄层次较低,接触事物较为新鲜,通过与年轻一代相接触,老年人能学习一些新兴事物地使用方式,方便日常生活,能与时代接轨,窥见世界地巨大变化。可以寻找一些学校教师,学校地教师有丰富地教学经验,能更好地将知识点讲解透彻,对于理解力较低地老年人来说,需要将知识不断简化,才能达到他们地理解范畴,对于教师来说,老年人地知识点能更简单地理解透彻,也能更好地面向老年群体。最后可以选择老年人地子女轮流讲授,参考家长日,也能给老年人更多地和家人相处地时间。由子女授课,老年人会产生极大地自豪感,对于上课地内容就会更加关注,知识点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3.3.增加心理栏目。

在一定情况下,农村的老年人都是留守在家的,很容易产生孤独的情绪,如果不能及时遏制,就会演变的愈发严重。发展老年人的教育活动,也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来,老年人都聚集在一起,互相作陪,孤独的感觉大大的减少,也少了胡思乱想的情绪。二来,农村的老年人分布较散,如果挨家挨户走访难免会耗时长,有遗漏,但是采用农村老年教育的方式,就能将大部分的老人聚集在一起,剩下的少数有苦难的老人家庭就能更有针对性的访问,降低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三来,老年群体较为紧密,一旦发现其中有人有不适的情况就能更快的反映出来,不用等到事情发生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被发现。老年人的心理都比较脆弱,针对这一现象,社区工作人员要增加部分心理栏目,开解老人的烦闷,让老人能颐养天年。

  1. 总结。

在农村开展老年人教育无疑是任重而道远,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困难,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赋予了老年人学习的权力,将照顾留守老人与教育留守老人融为一体。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打开了老年人的教育市场,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不论是教育还是娱乐的形式,将老年人团聚在一起,因老年人的老而劳,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年轻的一代做出了榜样。老年人尚且能活到老学到老,祖国的花朵儿们也应该投入到学习中去,营造出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让老年人在年老的时候还有社会价值,还能自豪的为社会做出贡献,是对老年人最好的嘉奖。不断完善农村老年教育设施,让老人老有所学。

5.参考文献。

[1] 孔凡俊.关于我国农村老年教育的几点思考[J].成人教育,2010,30(7):12.

[2] 常美玲,楼世洲.审视农村老年教育的社会意义[J].继续教育研究,2008(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