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活动型课堂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活动型课堂构建

许舒琦

海口经济学院附属艺术学校,海南海口  571127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任,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完成,在教育手段丰富多样的今天,教师突破自身教学习惯,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一环。对于活动型课堂教学,可以概括为“体验型”“议辩型”“综合型”“实践型”等教学形式。议题式活动型课堂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议”来活跃课堂,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让素养培育效果更加理想。引导学生通过议题活动的探究,逐步增强对我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科学价值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活动型课堂

引言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议题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者们的关注,因为它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体现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近年来教师和学者们对议题式教学进行了很多理论剖析及实际应用,但具体做法仍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和老师迫于高考的压力,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只在讲公开课或其他大型课堂中应用,应用频率低。有的教师有意识地将议题式教学应用于日常课堂当中,但在教学中往往停留在形式上,看起来非常热闹,实际上并无实效。然而议题式教学的开展,实际并不是为了单纯使用这种教学方法,而是希望通过有效地使用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获得固然十分重要,但运用这种方式是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现今在运用议题式教学时仍存在很多问题。

1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意义研究

对于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意义方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学术界其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的。首先,学者们是从对教学本身的作用来进行分析的。陈美兰教授认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对于转变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评价方式、凸显核心价值观教育议题的具有积极作用。④学者朱志平也指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学习活动方式多元化,而且对于学科课程内容的滞后性,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不足等问题的解决也具有关键作用。.其次,多数学者也从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方面进行了论述。学者李育民、苏晓军认为: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它不仅可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通过参与系列化的活动还能够提高其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能力,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犷朱志平在分析了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对教学改进作用的基础上,也用更大的篇幅分析了其对学生本身的积极意义,他指出:活动型学科课程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及交往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潜能的激发、对社会和自我责任意识的增强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说,学者们更加侧重于从核心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角度来考虑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对学生的价值。最后,少数学者是从对教师的促进作用角度进行分析的。齐倩指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能够及时解决教材变动的难题、丰富教育实践经验,而且还有利于教师在灵活多变的教育活动中发挥教育机智。

2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活动型课堂构建

2.1更新教学理念

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外化,忽视人自身成长的需要,只注重知识输入,忽视情感教育,总是把教育者的意愿强加给受教育者。这一教学理念与议题式教学法所倡导的以人为本、自由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理念不相适应。教师应该加强自我修养,深化对议题式教学法的理论认知,逐步树立与议题式教学法相契合的新理念。议题式教学法是与新课标相联系的新型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事物,思想政治教师对它的认识要经历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应通过课标研读、观摩教学、参与教学竞赛等途径主动学习议题式教学法的相关理论,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分认识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重大价值。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总之,教师应加深对议题式教学法重要性的理解,逐步更新教学理念。

2.2围绕主题探究合作并开展教学活动

开展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活动是推进教学任务的良药。教学活动是有自身的活动目标与步步紧扣的计划以及合理组织性的活动,对于人类而言,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研究的可能与必要性。活动设计是活动型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在实施教学时,需有活动来辅助。但不是课堂的每一个部分都需要活动,活动要以学科内容为依托,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是常见的小组探究合作,也可以是选取议题进行辨析,甚至是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例如,在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讲授时,教师课前将有关本课的资料发给学生,学生依据资料资料内容分组上台讲解,一个个化身为“讲解员”带领其他同学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将该班分为了四组,一组是传统习俗讲解组;二组是传统建筑讲解组;三组是传统文艺讲解组;四组是传统文艺讲解组,开展本次活动不仅考察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还培养了小组分工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资料整理与言语表达的能力。充分契合了活动型课堂的要求,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相得益彰。

2.3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围绕议题开展教学活动,实际是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体验中拓展知识面,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才更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在创设议题情境时必须要注意,一方面所设情境必须要有探究性,我们每天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方法不尽相同,需要我们在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以解决。另一方面所设情境必须要有趣味性,议题是从生活中折取的,情境自然也是真实生活的微缩版,但又不能过于局限生活,否则容易失去吸引力,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更能感染学生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在情境探究中融入真实情感,逐步养成学科素养意识。例如,在讲授“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改革开放40周年”来讲述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历史性成就,学生再熟悉不过,从小接触互联网络,潜移默化地了解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现实生活的变化也是学生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渠道,另外,学生还可以向身边长辈了解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哪些成就。议题情境是否真实,关系学生正确认知的形成,也关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影响着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2.4活动内容的时代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它能回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给学生指明方向,这也决定了活动型学科课程涉及到的活动内容要有一定的时代性。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议题的确定和素材的选择上。一方面,课程内容要更多地来源于现实社会,选择学生感兴趣和当代社会的热点话题,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解决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要接近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真实的社会生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能使学生倍感亲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在课前广泛地收集当代的社会信息,如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中的信息充实丰富教学内容,使思政课堂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学以致用。

2.5营造融洽的研讨氛围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表达观点的机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议题式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氛围,是增强学生主体性和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前提。适当的教学气氛可以使学生对学习采取积极的态度,并产生成功和愉快的经历。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讨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最重要的是鼓励那些羞于表达观点的学生,使其参与到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来,帮助他们体验获得感、成就感。在议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学习中的不同观点、不同意见进行思维交锋,应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学生萌发出的新思想。教师要能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讨论结束后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此外,学生的观点有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与补充,还有就是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少,思想容易不全面。因此,教师一定要坚持正面原则积极疏导,合理引导学生审视现实生活,学会明辨是非。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师要运用好议题式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在平等中教学相长,在合作中相互借鉴,共同成长。

2.6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掌控能力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量,而不是单纯地考评考试分数、应试能力。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及时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活动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深化理论认识,紧跟时代步伐,牢固树立以议题活动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专家学者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把握未来教育的理念方向,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达到新课标对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议题式活动型课堂强调教师的教学应建立在自身理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在探究的过程中萌发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践行核心素养,培育能力和品格,使教学过程切实“由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不单单是课本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教师要严格对照课程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理论修养、专业素养,提升课堂掌控能力,精心选择活动议题,设计活动型课堂教学活动,耐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2.7开展相关实践,培育公共参与

新课标要求学科内容的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包括多种类型和途径,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丰富各方面的体验。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尤其要突出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性,引导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勇担社会责任,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实现公共参与。教师在讲解中国共产党相关内容时将议题设置为“参观革命场馆,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学生参观周围的纪念馆等地,引导学生通过对场馆的实地参观,了解和加深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看法,在实际行动中将这份认同外化于行。在讲解民主实践部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将议题设置为“社会调查,提升民主实践能力”。布置相关任务,组织学生对所在社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学生自行发放问卷或对社区人员进行采访,自行总结归纳,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在讲解公民政治参与相关知识时,教师将议题设置为“依托志愿服务,提升公共参与能力”,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养老院看望老人,或是去街边帮助环卫工人清扫垃圾等,通过一系列的志愿者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和参与能力,到实际的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力量,体验更多的情感。在讲解非公有制经济时,教师可以设置议题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注意提前与相关部门和企业做好协调,为学生提供相关平台,了解非公有制企业的具体内容,还可以通过学校开展模拟公司经营,模拟创业的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探究中理解并运用知识,引导学生对劳动形成正确认识,不歧视某些职位,平等看待所有职业,促进公共素养的培育。

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一大亮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满足培养具备核心素养时代新人的需要,也是德育实践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实施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教学实施的现状,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能力提升、活动的实施与展示、课程的统筹规划、活动的评价与反馈这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希望能够从宏观层面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实施提供具体路径,从微观角度为一线教师提供活动型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从而努力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4.

[2]邱斌,左群.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构建[J].教育导刊,2017(04):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