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碎件游戏的阶段式推进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小碎件游戏的阶段式推进策略研究

沈龚灵子

张家港市江帆幼儿园

【摘要】在“课程游戏化”的热浪下,“游戏”走进了每个园所,应有尽有的游戏材料,各具特色的园本课程,教师把孩子的一切规划的井井有条,幼儿的“真”游戏不复存在。江帆幼儿园“口袋课程”的产生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根植于幼儿最原始的好奇心,和幼儿一次次的走进了奇妙之旅,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反思与改革,引领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往更高游戏水平发展。

【关键词】口袋课程 小碎件 游戏

一、“口袋”里的小秘密——小碎件之源

2013年,江帆幼儿园聚焦园本课程文化,发现了“童年口袋里的秘密”。“小碎件游戏”作为“口袋课程”的主项目课程,是我园一直研究的重点。“小碎件”就是指幼儿周边环境中的低结构材料。“小”方便幼儿随时感知探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碎”激发幼儿无限想象与好奇,零零碎碎,随幼儿之意重新分解、重组;遵循每个孩子的意愿,一件件,琳琅满目,具体形象,客观满足直接行动思维的特点,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材料。

二、一场追随孩子兴趣步伐的实践探索之旅

小碎件游戏理念的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行走中憧憬幼儿无拘无束的游戏,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在收集、选择,与小碎件互动的时候,新问题的产生会推动着孩子们不断思考,去推理矛盾结构,去实际解决问题。

第一阶段:自主游戏,真快乐!

案例:随着老师宣布小碎件游戏时间到,小朋友都兴趣高涨,又可以去操场上玩了!今天中二班小朋友选择的是牛奶箱。有的小朋友把牛奶箱抛来抛去,有的小朋友在叠高,有的小朋友把牛奶箱排成了直直的一条线,有个别小朋友在看别人是怎样游戏的。过了15分钟,幼儿的游戏行为还是一直在重复,睿睿、欣怡和几个小朋友在操场玩追逐游戏,小金跑来和老师说:“老师,这个玩具不好玩,我不想玩了。”

现阶段不足:

(1)游戏指导困难

幼儿的游戏主题完全自主,教师初次接触小碎件游戏的模式,不知从何导入游戏,怎样的游戏评价可以帮助幼儿达到“最近发展区”。

(2)游戏材料单一

每次进行小碎件游戏,幼儿喜欢的材料种类非常局限,他们更偏向于色彩明亮的材料,对于一些原木色的自然材料,如:纸筒、帮冰棍、麻绳,幼儿表现的兴趣度并不高涨,无法拓展其对小碎件材料的选择。

(3)游戏水平滞涩不前

幼儿在无教师的引导下,很难将游戏往更高水平发展,停留在表面。通过观察,幼儿通常在游戏前十分钟投入、专注,但在没有成人帮助下,一直进行着无效游戏,遇到游戏情节无法开展延续,或困难无法得到教师帮助时,幼儿开始无所事事,游离游戏。

调整策略:

(1)游戏指导有针对

游戏前听取幼儿意见,幼儿可自由组合,分组或个人绘制“游戏计划书”明确游戏主题。游戏时,幼儿有目的进行分工合作。

(2)游戏场地多元化

我们将课堂搬到大自然:梦之岛、野山坡,在孩子们喜欢的地方,闭上眼睛可以嗅到青草的气味,生命的教育在这里悄悄苏醒,这是一场富有感官的体验,充满了神秘的探索之旅。

(3)游戏材料开放化

在班级增设“百宝箱”,让幼儿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增添“百宝箱”后,幼儿每天都会好奇的来看一看里面多了些什么,有的孩子会用马赛克和蛋糕托做出美味的果冻,有的孩子会把两个纸筒作为拉力器。

第二阶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小碎件游戏

案例:大四班的小朋友当下进行的是关于“竹子”的口袋课程,他们在班级专门开辟了一片竹子区域,让幼儿能在空余的时候就去摸一摸、玩一玩。教师还和幼儿展开了一场游戏场地的讨论活动,孩子们表示除了海豚湾,还想去梦之岛、野山坡玩竹子,大家经过投票选择了野山坡。研讨活动后,教师让幼儿自由进行分组或个人完成计划书,幼儿自主商榷分工以及第二天要建构的作品。

我们的做法:

(1)游戏场地

在北一楼自然角搭建适宜幼儿身高的小小桥,便于幼儿直接拥抱自然。幼儿能想到的任何地方,如:大到野山坡的泥土地、月亮湖的湖面、瞭望台松软的草地,小到海豚湾操场木质的秋千架、阳光折射的玻璃窗、白色的鞋盒,均是激发幼儿想象与创造的快乐国度。

(2)游戏材料

定时和幼儿开展谈话活动,根据幼儿的需求更换主材和辅材。在每年的“奇奇怪怪”节,加设开展大型收集低结构材料活动——“收集东 收集西”,全园一起进行分类,不管是走廊、大厅、户外、室内,均是丰富的小碎件材料,幼儿随时可以为其驻足,摸一摸、玩一玩。

(3)游戏空间与时间

除班级原有的六大区域,增加“小碎件区”,户外小碎件与室内、走廊小碎件游戏相结合。

不足与反思:

(1)小碎件底板功能性缺失

小碎件材料的底板、辅材提供有待商榷,当下教师预设提供的底板和辅材会不自觉将幼儿引向创意美术,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科学、立体的底板,如:玻璃板、水桶、遮光板,供幼儿进行探索。

(2)缺少科学工具

由于缺少专业的科学工具,因此幼儿科学的探索鲜少发生。增加科学工具:尺、称重仪、天平、表格等,同时增加连接材料的辅材:超轻纸粘土、皮筋等。

(3)教师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对于幼儿书面的“游戏计划”设计不足于体现明显的年龄特点,幼儿制订的计划对于低龄幼儿来说较难实现,教师需要对其引导,循序渐进。

第三阶段:多元的游戏方式让幼儿充满无限可能

案例:每天早上,幼儿会背着江帆幼儿园园标刺绣的小包包快乐的来上幼儿园,里面放着他们的“小宝贝”,小朋友可以把它们放在大厅的分类箱里也可以选择带回教室和其他人分享。走廊、教室内都放置着现阶段幼儿关注的主材。在大厅,小朋友按班选择玩小碎件游戏的区域,完成地点预约表。

喝完牛奶,小五班的小朋友今天是在室内玩小碎件游戏。在走廊上一个小朋友用积木做成了简易滑坡,观察豆子的下落。另外一桌的孩子把三棱镜竖在了豆子的前面,一下子一颗豆子变成了三颗,还有的小朋友将豆子摆成了创意美术,邀请他的好朋友来参观他的作品。教室内小朋友在玩“娃娃家”的游戏,将豆子变成了一盘美味的菜肴,各个区域都在玩着豆子的游戏。小羊拿着一筐芸豆和老师说:“老师,你闻闻我煮的牛奶香不香?”

我们的做法:

(1)自主的材料收集

我们用课程的意识将孩子感兴趣的小碎件材料做成“口袋课程”,将材料投放在教室,把孩子们在学习的互动过程拍下照片,记录文字,装饰在走廊的玻璃版面,让环境成为幼儿隐性的教师。

(2)全园材料大串联

教室的每个区域都有小碎件材料,幼儿需要时,可以随时打破区域限制去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班与班亦是如此,打破班级之间的隔阂,小碎件材料在全园流动,拉近了幼儿彼此的亲密关系。

(3)灵活多变的游戏记录

中大班幼儿大部分能以游戏计划书进行游戏,但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开始出现了计划书中没有出现的游戏情节,这时的计划书框死了幼儿的想象。所以在幼儿最初的计划书后,我们又准备和纸和笔,将幼儿最后的作品进行记录,绘画的形式方便幼儿进行直观的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可以将实施前的计划和实际完成后的结果进行对比,自己寻找亮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

江帆幼儿园持续做小碎件游戏已有9年之久,从开园的“纯玩游戏”命名的改革,到如今“低结构材料”的热潮,我们一直忠于初心,一步一脚印前行。小碎件游戏让幼儿有一双善于发现周边的“慧眼”,有一个创意无限的“慧脑”,有一颗乐观向上,开放独立的“慧心”。就算他们长大,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怀揣“游戏人生”的积极态度,笑着面对一切困境。在小碎件的呵护下,孩子的“好奇心”也能茁壮成长,伴随其一生,让他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