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严翔 ,乔晓慧

浙江天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 嘉兴  314000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保障建筑物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但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为我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支模施工技术在现如今建筑工程中获得广泛运用,可在操作中面临巨大挑战,很多技术类问题无法获得更好的处理。所以,为有效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应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及质量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对高支模使用控制不当或建筑技术使用不合理,发生了建筑物倒塌的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力物力损失。在具体施工中,如果施工单位需要进行高支模施工技术,必须进行专项研究论证,才能正式投入使用,主要是要确保严格规范的施工,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

关于多层支模施工,应当综合考量上下支模,确保它们的统一,产生垂直线,在此基础上,能够对底座以及垫板开展安装,具体施工中,对于梁以及板跨度,若超过四米,需把模板起拱,实际操作中,应当充分把控高度。高支模施工中,对于梁的立柱来讲,它为核心的施工步骤,应当全面把控横竖距离,它的距离一般和板一样,在独特情况之下,将把板的倍数当作标准。高支模施工中,需要开展区间衔接工作,水平杆应该伸向立柱,当开展模板拆除作业时,应该根据合理顺序以及规定来开展,根据支模顺序开展,支撑性不够好的模板,能够先拆除,然后才是承重性较好的模板,对于拆除作业来讲,应当同安装顺序相反,对于衔接处应当多加注重,已完成拆除的材料,不可以出现抛掷行为,防止出现事故。就该项技术来讲,模板管理是相当关键的,应当全面规范施工环节,为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处于图纸设计环节,需要确定支架参数,其中涉及附近梁板问题,保证能够根据预设方案,有效完成建造目标。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易发生生产事故

在高层建筑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比较多,正是由于特殊的应用条件,导致高模板技术在混凝土转换层中的施工问题经常出现。与中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跨度大,建筑结构中存在空心区,使得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更加复杂,需要建设者关注很多施工细节。因此,应用高支模技术的最大问题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当地建筑工人不遵守相关的建筑标准或是现场管理人员的疏忽,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2.2各个部门对施工环节的把控性不强

与施工过程中其他辅助设施的施工相比,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工作环节,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高支模板施工中,检查、组装、验收和拆除是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四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建筑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水平。同时,高水平培训项目建设所需原材料和相关设备的选择也决定了最终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审核人员在复查时应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满足施工相关的技术要求,消除所有非标准施工和装配问题。

3、高支模建筑技术的关键点

3.1监控量测

立杆监测点应位于受力最大的柱和支架边缘稳定性最差的位置。在压力最大的区域设置检测点,根据支撑面尺寸确定柱顶水平位移监测点、支架总水平位移监测点和支撑柱调整监测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始终注意支撑系统的动态变化。当监测数据值超过报警值时,应通知相关人员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疏散现场施工作业的相关人员。应成立一个观察小组,在所有方面分担观察责任。在组装零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现场条件对每个零件进行编号,并且必须立即将带电线的零件从机架上拆下。为避免损坏元件,必须立即修复任何损坏的测量标志。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设计和技术系统进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可行,并且必须检查用于施工的原材料的质量,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分析高支模的安全施工。根据施工情况,建立大型工程系统,设计与施工项目完全匹配,并对大型堆场施工所用材料进行严格审查,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3.2高支模支撑架的搭设

在支撑架的架设过程中,可利用逐排和通层搭设法开展,一定要保障立杆与水平杆之间的牢固稳妥连接,而应严格控制纵向与横向扫地杆和地面的距离低于20cm。四周的立杆支撑需设置较好连续性的剪刀撑,与此同时,脚手架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50mm以内,很高的H段立杆偏差相对值应控制在低于H/600内。在剪刀撑和水平杆的扣接过程中,保证搭接的长度高于1m,进入实现交错布置水平杆搭接。除此之外,互相邻近的两根水平杆接头严禁同步或是设置于同跨中,在不同步或是不同跨设置中还要具有一定距离,一般要超出50cm,每个机头的中心和主节点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三分之一跨段。对于立杆和可调托座而言,应充分结合支撑高度的设置,一般要控制在20cm以内,为确保支撑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采用已浇筑的构筑物开展连接。

3.3高支模处理工艺

房建工程高支模处理的核心目的是保证房屋体系稳定性,并提高工程安全性。观察模板支架,判断支架与其周围结构体系之间的关系,如两者已可靠连接,则可着手进行高支模处理。(1)处理期间不得拆除邻近高大模板区域的支架,高支模立杆间距需严格控制,并保证模数统一。针对水平杆,需通过连接的方式予以处理。(2)高支模与非高支模之间存在衔接部位,此部位稳定性差,发生移位等病害的风险高,故需设置水平剪力撑,将剪力撑宽度控制在6m,为高支模稳定性的提升提供保证。(3)高支模处理要点之一在于立杆布置,为保证间距统一,需使立杆在纵横两个方向处于同一水平线。如需调整立杆间距,则应以调小为主要原则。(4)水平方向剪力撑的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工程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以及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于施工后认真验收,观察高支模各项参数是否合理,判断有无错误部分,如发现应当予以纠正和弥补。经验收无误,则可结束施工。

3.4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

高支模施工技术工艺难度较大,对施工管理的要求也更高。该技术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因此,针对该施工工艺的安全管理也更加严格。一方面,在施工的初始阶段,安全管理人员就要针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严格审查入场施工材料,模板材料和混凝土材料都需要经过验收后才能运入场内,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管控材料配比,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此外,施工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也需要加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制定科学、完备的施工纪律,并针对该作业进行重点巡查。对于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安全部门要审核好人员资质,并针对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同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保证现场施工安全。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的建筑业发展相对较快,许多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提高国内建筑工程水平奠定了基础。有效利用高支模技术对提高施工质量有积极作用。虽然技术可以提高整体的施工水平,但难度比较大,因此必须积极实施各种施工技术和标准,并通过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健.危大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高新科技,2021(6):37–38.

[2]赵勇.建筑工程二次结构免支模综合技术策略探讨[J].居舍,2021(19):67–68.

[3]卢锦聪.高支模施工在跨河桥人行楼梯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50(9):41–43.

[4]李浩.建设工程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8):110.

[5]王小军,王家栋.浅谈建筑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