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8
/ 2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王海华,曲强

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辽宁省鞍山市 114051

摘要: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趋同,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从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和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就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校内外双导师 课程体系

我国在很多领域都存在着大量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瓶颈。同时,这些技术相当程度集中在科技应用和转化方面,需要大量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生培养形式,重点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和实践创新能力[1]。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门槛比学术学位研究生要低,培养目标以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符合现代企业和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已成为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其教学内容更应该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的重要作用。在国外,很多人也都是在工作几年后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这种在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对某一个领域的应用有一定了解之后,再次进入学校修读学位往往事半功倍[2]

一、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师资力量等方面准备不足。在实施前期,鉴于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较少,许多高校直接沿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趋同。然而,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学术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课程设置上侧重于基础理论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开拓前人未涉及或未研究的学科前沿领域,提出新发现。学术型学位论文对发展学术、科技具有重大贡献,一些研究成果甚至能够填补科学研究的空白,偏重理论。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以职业需求为目标着眼于实践,主要学习专业技术,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建筑师、医师、教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各自的侧重点,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位授予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应有所不同[3]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1、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需要建立实习基地、实践基地,实现多途径、多领域人才培养。除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外,还要根据教学需要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到企业、行业等单位参观实习,了解企事业单位单位生产流程,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这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进了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双赢”效果。因此建立双导师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更有利于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论文质量的提高。所谓校内外双导师制,是指有深厚理论基础、较丰富指导经验的校内导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基础理论和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职业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校方导师一般有较强的科研功底,但他们对各职业部门的具体实际问题、特殊背景等并非十分熟悉,所以他们以学术指导为主;而各职业部门导师对本单位的实际与发展、本部门的技术问题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因此,他们以指导实践工作为主,二者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通过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发挥导师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不仅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对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很大地促进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双导师的作用,各高校在制定导师的遴选办法时,必须在学术和科研上高标准、严要求,同时对于校内有社会兼职的实务型导师应该破格选拔。制定研究生导师岗责任制,明确硕士生导师职责并熟悉工作流程,充分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组的核心作用,积极提高导师素养,从根本上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4]

2、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不同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更应该强调工程性和应用性。富有学校特色、专业性强及可操作性的培养方案,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因此,要求各培养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打破学科限制,按照职业需求,开设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论文选题应与实践相结合

学位论文选题也应该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相一致。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尽管都属于同一层次,但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科研成果,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则主要从事应用性研究,从创新程度而言,其学位论文不必像学术性学位论文那样注重原创性研究,而是侧重于实践探索的创新,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立足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制约某个部门、行业或企业发展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数据采集准确,论证严密,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并不强调一定是纯粹的学术研究,但也不能降格为实际工作的简单总结,而要体现作者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而且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灵活确定。

三、结束语

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上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各高校可结合自身特点,实践基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培养方式,不断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昶、方国华.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改革探索[J]. 高教学刊,2020,126-129.

[2]肖光春、张辉等. 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探索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2,180-184.

[3]孔松涛、蔡萍等. 校企项目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与创新,2022,31-33.

[4]李萌萌、卞科等.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探讨[J]. 农产品加工,2022,118-120.

[5]王立文、刘凯辉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