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废旧建筑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8
/ 2

探究废旧建筑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

陈晖琦

身份证号:440111197104194531

摘要:在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层出不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增加了环境治理的难度,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长远发展,因此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增废旧建材日益增多,有效回收废旧建材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废旧建材的利用现状,建筑材料如何进行再利用,以提高资源循环使用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行了叙述,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再利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中村改造的不断加快,每年新增和拆除的建筑物都大量增加。很多城市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日益扩大,而废旧建材的产生数量也十分可观,我国每年由建筑业产生的垃圾占到垃圾总量的1/3左右。我国提倡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一方面促进废旧建材的有效回收,另一方面在建筑中合理使用绿色资源和新型材料,有利于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废旧建筑材料回收的定义

指一个建筑物建造完成之后,将剩余的废旧建筑材料结合在一起,并对其进行分类处理,能够被再次回收使用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主要会从工地现场进行回收、收集及利用。在建筑物中常见的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木材类、金属类、塑料类等。

2废旧建材的利用现状

2.1针对建材回收缺乏可执行的具体政策

国家针对建材回收制定了法律法规和长期规划,建材回收在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废旧建筑材料管理规定中得到重视,予以体现。各典型区域相应出台了废旧建筑材料管理规定,提出了在源头上减量减排,使用上鼓励再生产品优先等政策。但缺乏可执行的具体细则。

2.2建材回收利用缺乏深入具体的研究

废旧建材包括钢材、木材、混凝土、砖块和玻璃,都存在可利用的回收价值。但很多区域政策中对于可直接利用的钢材较为重视,对于可加工使用的玻璃也有涉及,但其他建材很少提及。这些建材如果通过深入研究,开发出有价值的利用渠道,将大大减少未来能源的消耗和需处理垃圾的负担。

2.3缺乏建材回收用途跟踪的机制保障

各地建材回收行业的准入有工商、税务及行业管理,建材回收行业基本遵循自负盈亏的机制,对于这些企业回收建材的种类,回收后建材的去向和使用情况,没有一整套跟踪机制,使得建材回收的走向,回收的数量,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无从做量的考证。

2.4资源化利用费用高,产业化发展不明朗

废旧建筑材料是没有被合理利用的宝贵资源,资源化利用需要对各阶段产生的废旧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分类和处理,消耗大量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费用、时间成本,远超填埋或者简单堆置的费用。在实际推行中,限于费用问题,施工单位和承包商往往选择直接弃置废旧建筑材料,阻碍了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发展进程。另外,再生资源在建材市场中缺乏优势,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上下游企业较少,部分已投产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项目存在运行成本高、产量低等问题。废旧建筑材料再生产品需求量低、资源化原材料供应量不足等因素也阻碍了再生资源流入市场,致使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缓慢。整体来看,我国废旧建筑材料处置已取得积极成效,但政策结构有待优化,我国欠缺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废旧建筑材料处置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模式。

3废旧建筑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措施

3.1在源头上减少废旧建筑材料的产生

重点考虑两方面的举措:一是建筑设计时尽量使用环保、高效、可持久利用的建筑材料,以减少未来对于环境的影响。二是建筑施工时尽力开发和使用绿色建材,积累施工经验。施工中充分挖掘回收建材的再利用价值,并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如墙壁可用回收的轮胎、铁合金废料,背景墙可使用啤酒瓶,道路铺装可使用回收的混凝土等。

3.2加大废旧建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开发力度

加大投资,专项建立废旧建材的研究与开发,鼓励科研院校投入精力和人才到废旧建材的研究项目中。如建立实验室研究回收混凝土的等级及成分的变化,可接纳适用的部位及数量等。

3.3完善废旧建材回收的配套政策和技术规范

3.3.1建立建材回收用途用量跟踪的机制保障

开发建材回收利用的网络体系,建立回收利用用途用量的跟踪机制,使废旧建材的回收利用得到数据支持。能够对企业回收建材的种类、回收后建材的去向和使用数量有据可查,从而加强建材回收的力度,弥补建材回收利用的不足。

3.3.2规范和控制新建工程废旧建材的产生和处置

对于产生和处置的数量和标准加以规范,可将其纳入工程竣工验收指标体系,并在绿色建筑标志认证中纳入考核范围。

3.3.3建立废旧建材使用激励机制

对利用废旧建材回收资源的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给予经济补偿,使综合回收利用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

3.3.4建材回收企业可实行特许经营

目前废旧建材的回收处理企业一般属于回收企业的一部分,基本没形成专门回收建材的企业体系。因建材回收利用的特殊性,与普通固体废物有所不同,建议废旧建材处理企业专门承担废旧建筑材料的清运、处理及综合利用工作。

3.4回收再利用

所谓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就是将废旧建筑材料进行回收,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加工,以达到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建筑工程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是当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方法最适合于废旧建筑材料的处置,既可节省建筑材料,又可节省建设资金,又可有效地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回收再利用分为三大类:化学处理、循环再生和机械加工处理。

3.5焚烧获取能源和原料

焚化是废旧建筑材料的又一种主要处置方式,通过常规的焚烧,不仅没有产生任何有益的物质,而且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类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已将循环再生与燃烧结合起来,通过燃烧来获得能源和原材料,从而达到对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将废旧建筑材料与其他化工原料混合,以提高其温度,并将其用于其他工作或生产。通过燃烧处理,可以将废旧建筑材料转换成高效的能源,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从而节省大量的建材。另外,废旧建筑材料燃烧后所形成的残留物体积小,重量轻,密度大,容易分解,方便后续处理。

3.6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策略

3.6.1决策、设计阶段源头减量化

减量化是废旧建筑材料管理的先决条件,良好的规划、设计方案是源头减量化的第一步。坚持绿色策划、绿色设计,借助建筑信息模型等可视化技术对废旧建筑材料数量和种类进行预测与精准管理,促进源头减量化落地实施。此外,统筹考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方、建设方参与前期决策与设计,多方协调合作,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避免后续因施工问题造成资源浪费。

3.6.2施工阶段循环再利用

施工阶段是废旧建筑材料减量化的具体实施阶段,坚持绿色施工,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更能显著减少施工现场垃圾。除了应用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选用标准化设施、工具式脚手架和模板等,可有效减少施工阶段的废旧建筑材料产生量。

3.6.3拆除阶段资源化利用

拆除阶段是废旧建筑材料产生量占比最大的阶段,必须建立完整的废旧建筑材料再生产品性能标准。各类标准是开展废旧建筑材料减量化工作的技术依据。各地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完善施工现场废旧建筑材料分类、收集、统计、处置和再生利用等相关标准,为废旧建筑材料减量化工作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构建全国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产业相关主体共同遵循的管理与治理机制,推动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朝系统化处理方向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更迭的加速,城市的建筑废弃物随之增多,这些废弃物的妥善处置,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影响深远。完善建材回收机制,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持续努力。一是地方重视,建立适合地方特点的建材回收机制;二是建立数字跟踪体系,对于建材回收的数量和质量做到有据可查;三是建立建材回收的科研团队,充分利用废旧建材,挖掘再回收潜力。

参考文献

[1]唐沛,杨平.中国废旧建筑材料处理产业化分析[J].江苏建筑,2007(3):57-60.

[2]马俊梅.建筑垃圾在市政道路中的使用性能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0(7):78-80.

[3]孔德杰,王军红.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5):291.

[4]翟绪璐,陈德珍.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估[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25(5):22-25.

[5]冷发光,何更新,张仁瑜,等.国内外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卫生工程,2009,1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