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教学中的德国文化导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5
/ 3

德语教学中的德国文化导入分析

闫俊屹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对于语言教学活动来说,文化导入所起到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德语文化与其他类型的语言文化有许多共通的属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德语文化的导入,在充分尊重其民族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以积极探索的精神进行科学思考和冷静分析,树立正确的学习思想。正基于此,在高校德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跨文化背景知识的课堂导入,以此使学生对中德文化差异形成正确的认知与理解。

关键词:德语教学;德国文化;导入;分析

引导语:在高校德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中德文化差异性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导入跨文化的背景更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历史、地域特点、民俗风情因素等的影响下,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中国与德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二者的语言文化在特定称谓、习惯用语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别,因此学生只有在正确理解并掌握这些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德语应用水平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一、 德语教学中导入德国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开设的德语专业数量的逐年攀升,目前德语已经成为“小语种”中学习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大语言”,选择德语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德语专业建设成为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与其他外语语种学习方法大体相同,我国高校在德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一直将语言基础训练作为这门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在设置课程时也偏重于德语基础知识,比如词汇的记忆、语法的掌握、语言技能的强化训练等,以此夯实学生对于德语语言学习的基础,使之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德国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在德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在语言文化方面的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语言的实用性,从而忽略了其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以及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培养。在这种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教育水平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学生往往由于人文知识不足而导致思想的贫乏。因此,国内外很多外语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在高校外语专业的教学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思辨能力,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由此可见,在德语教学过程中注重跨文化背景的导入,使学生形成对本国与他国文化的客观认识,并由此产生一定的文化自觉,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二、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作用分析

(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德语学习的兴趣

在高校开设的德语专业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点的训练,就会使学生感到德语学习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可言,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德语的积极性和热情,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点燃学生学习德语的热情,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巧妙利用中德文化的差异性来促进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于德语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高校德语教师可以通过对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来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结合教学课程主题内容,适当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穿插进德语文化方面的相关内容,比如可以通过慕尼黑啤酒节、圣诞节、复活节、狂欢节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日文化活动引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带着兴趣和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查询与之相关的素材,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介绍这些节日的来源、习俗等相关文化知识,以此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对于德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后续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双向提升。

(二)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语言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想象,是文化内容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共通性。正基于此,高校德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对相关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来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开展一些有关经典著作的阅读活动,然后再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分享,以此加强学生对于德语文化知识的了解,这样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德语知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水平,从而使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厚。除此之外,在高校德语教学中注重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还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跨文化的实践能力的形成。教师在德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德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在课下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练习与分享交流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在德语应用能力方面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以此促进中国和德国实现更高层次的跨文化交流。

三、在教学实践中导入德国文化的原则

在德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德语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找准合适时机进行德语文化的导入。结合德语文化的特征,在导入文化的过程中应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文化导入的广泛性原则

文化的覆盖面十分广泛,可谓是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文化素材随时随地触手可及,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可能成为有价值的文化导入的生动材料。无论是一个单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一篇文章,抑或是德国人、的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以及一个矛盾的巧妙化解,都可以探知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文化素材,从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导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好导入的“度”,一定要使导入的文化内容既不要过多也不要过散,做到以德语为重点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德语文化的教学却又不是刻意地加以渲染。

(二)文化导入的代表性原则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文化导入占据的时间过长,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的主次颠倒,从而使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影响。因此,在教学导入环节中对于相关文化方面的题材在选择时要注意取舍,尽量要求清晰明了、脉络清晰,切不可庞杂无序,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挥文化渗透的作用。在德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帮助其正确而得体地应用语言知识,并且以此加深对德语国家文化的进一步认识与了解。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德语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所选取的文化题材要尽量与教学内容有关联,这点对于处在德语学习初始阶段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在德育教学中,德语文化在导入的过程中要注意在素材选取方面应紧紧围绕德于教学内容,所选取的素材要有代表性,而且还要尽量选取与德国主流文化相关的并且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内容作为导入素材。

(三) 文化导入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德语教学活动中,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应按照一定的原则、选取一定的角度进行导入,同时应遵循文化的多层面性特点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的规律,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文化导入。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各种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对某个单词、短语、句子以及语法的讲解与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德国文化的初步了解与把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题思想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跨文化学习,一步步夯实学生德语文化的基础,这样学生经过学习之后便可以实现比较顺畅地利用德语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无论对于德语教师还是学习德语的学生来说,了解与各种文化现象有着密切关联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并非很难的事情,然而若想较为深入地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则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一般来讲,德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有关文化现象的教学之后,便可以围绕更深层次的文化教学内容来进一步展开,指导学生适当地拓展相关方面的知识,比如向学生介绍有关德国以及欧洲一些具有代表性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发展、文化艺术、宗教信仰以及哲学思想等。

四、从多层面对德国文化进行全方位解读

从广义角度讲,文化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对其概念的划分依据也是多种多样。 在此基础上,很多专家学者抽丝剥茧将文化大体上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大写字母的文化”,包括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建筑美学等;另一类是所谓的“小写字母的文化”,包括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按照文化概念的广义理解,文化主要包括精神心理、思想行为、制度建设以及物质基础四个层面。结合当前我国高校使用的德语教材,可以从以下层面对德国文化以及德语文化教学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中德文化具有不同的称谓

中国文化与德国文化在称谓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德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进行强调,以此强化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强化记忆。比如在中国语言文化中,人们在各种场合一般会称呼中年以上年龄的人为“老”,以此表示对被称呼人的尊敬之情。在比较熟悉的人进行交往过程中,人们一般通过“老赵”、“老李”、“老孙”等在姓氏前面加上“老”字的类似称呼,用以表达对被称呼人的亲切之感;对于一些知识渊博且具有很高威望和名声的专家学者,人们为了表示对其的尊崇之情往往称呼其为“赵老”、“李老”、“孙老”等。然而,在德国文化中类似于这样对人的称呼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与之相反,在德国文化的人际交流与交往中,人们往往会在称呼别人的时候刻意避开“老”字,而是一般在被称呼人的姓氏之前加上“Herr”(先生)或是“Frau”(女士)。而在德国文化中如果想要表达对某人的崇敬之情时,则可以在表示头衔或者职业的名词前面加Herr,比如Herr Gesandte (公使)、Herr Konsul(领事)等等。通常情况下,德语中表示职业、官衔的称谓词是不能用作称呼的,只有少数称谓,比如教授、部长、博士等属于例外。而在中国则与之不同,比如对于教师的称呼,中国文化中一般会在老师前加上姓氏,比如“赵老师”、“王老师”等类似的称呼,并且在中国文化中“老师”这种称呼其意义较为宽泛,然而在德国文化称谓中,却几乎找不到类似于“老师”这样的称呼。

(二)中德文化具有不同的打招呼用语

在中国语言文化中,人与人之间打招呼经常会用“你吃饭了吗”、“你上哪儿去呀”等诸如此类表示问候的习惯用语,在用法上相当于德语中的“Guten Tag”(您好)。但是在具体的语言交流中,如果将“你吃饭了吗”完全按照表面的意思逐词进行翻译,就难免会使德国人在理解时产生歧义甚至误解,他们会认为对方是在邀请自己吃饭。同样,“你上哪儿去呀?”这句问候语也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用于打招呼的问候语,但如果按照单词表面的意思翻译成德语的话,则会使德国人误认为这是在打探他们的个人隐私,因此会大为反感。从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来看,随便询问别人的隐私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从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中,直接称呼对方来打招呼是一种比较普遍和常用的交流方式,并不会引起某些方面的猜想。然而在德国,如果打招呼的主动方只是喊出对方,则往往会使对方产生让“有事情要告诉他”的错误理解,因而也并没有认为对方这只是在同自己打招呼。

(三)中德具有不同的隐私文化

对于个人隐私概念的界定与理解,中国文化与德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时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中国文化和德国文化之间也各不相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见面打招呼或者交流中询问对方一些问题,比如年龄问题、职业问题、收入问题等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在德国或者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却把这些中国人司空见惯的问题严格列入到个人隐私的范畴,因而在交流时都会选择避开询问对方类似的话题,而且即便是询问了这些被认为是隐私的话题,对方也会选择避而不答。如果在与德国人进行交流过程中贸然询问了被他们认为是隐私的问题,比如“您的身高是多少?”或者是“您多大了?”等类似这样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将会获得德国人“这是秘密”之类的回答。

(四)中德文化在谦辞运用方面各有不同

中国人素来以“谦虚”为美德,因此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中也处处体现出来“谦虚”。当中国人得到别人的当面夸赞时,往往会使用一些诸如“不行,差远了”、“哪里哪里,我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一些类似的回答。虽然每个人在得到别人的夸赞时内心是非常愉悦的,但是中国人却表现的比较内敛,即使内心非常高兴也会尽量做到“喜不形于色”。比如在中国文化中,当有人称赞“你今天表现的太棒了”或者“你穿的这件衣服太漂亮了”时,对方通常情况下得到的回复是“没有那么好,还差得远呢”或者“其实也很普通”等诸如此类的话。然而在德国语言文化中,通常情况下将会得到对方“谢谢”的答复。不仅如此,中国人还习惯于用“自贬”来表示自己的谦虚,比如在中国语言文化中经常用到“鄙人”、“卑寒”、“寒庐”、“草舍”等谦语,然而在德国文化交流中类似于这种表达方式却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并不适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属于独立的专业课程,而只是组成语言教学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内容。在德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德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充分挖掘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讲解,并通过组织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够自主习得,培养学生对德国文化学习的兴趣,

使之能够以积极探索的精神去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思考,逐步加深对中德文化差异的认知与理解,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德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张颖. 德国文化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文化产业,2021(18):36-37.

[2]练斐. Info DaF特刊《中国德语教学》述评[J]. 德语人文研究,2021,9(01):72-77.

[3]何小芳. 《当代大学德语》中的国情学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

[4]杨建培. 跨文化德语教学在中国的发展研究[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0(02):81-89+49.

[5]薛婧. 二外德语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 大学,2021(48):95-97.

[6]孙霖琳. 基于汉德对比的汉语称谓语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