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心文化理念的小学馆校合作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5
/ 2

基于立心文化理念的小学馆校合作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蔡洪龙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太平小学,351100

摘要: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而随着各种场所的普及、发展,发挥这些非正式学习环境的优势,与学校教育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校核心文化素养,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充分发挥学校办学和办学场地各自优势,构建综合管教合作战略,对学校建设用心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馆校合作,立心文化,课程资源,探讨与对策

一、对学校文化体系发展路径的思考

学校发展面临新局面,学校文化体系建设必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快速准确定位,把握“未来”趋势,在课程改革发展浪潮中寻找“先锋”突破口,学校文化体系建设要体现差异化发展的特点。人文校园和最适合师生发展的创新教育生态仍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重要抓手。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还应该有更广泛的延伸,比如与博物馆、科技馆等文教生态进行有效对接。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也将使我们的学校文化拥有更广阔的绿色生活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土壤与边界是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落实教育愿景的基石,良好的学校建设成长课堂,形成了影响课堂的成长和活动的教学格局载体,丰富有效的教育模式,加强科研促教学,构建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的成长课程体系,为学生个性成长和综合素养建设搭建了平台。教师文化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理想德育”的基础。注重教师发展和教师团队文化建设,形成了爱和谐、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各类专业培训,丰富的员工俱乐部活动,为全体员工提供了丰富的滋养生活,真正的奉献教育,相互促进建立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团队价值观,培养教师的文化意识,彰显教师的精神气质。班级文化是学校的场所和窗口,班级文化在学校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位。学校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学术校园文化。阅读文化和写作文化在校园里得到了立体、全方位的呈现。从优质氛围的营造到阅读课程的建设,从文化的传承到新平台的拓展,学校的学术校园建设呈现出全新的格局。

二、以立心文化为基础推荐一体化馆校合作教育

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资源、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的整合,本文以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进一步引导更多在校学生参与多角度了解历史、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本文在充分考虑综合社会实践课程与博物馆教育的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对博物馆教育资源进行总结、梳理和挖掘,设计具有博物馆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强行编写活动手册,使博物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教学风格上有所发展,以博物馆资源为主要素材,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动机、兴趣、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通过整合各学科内容,突出项目的参与性和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体验,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莆田市博物馆开展“小小讲解员”暑期研学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行走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开阔眼界,用“游学并重”的研学模式,让大家感受博物馆的魅力,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刘思蓉:通过这次的研学和讲解员姐姐的讲解,我了解到了许多知识,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我看到这里的第一眼就爱上了它。我非常的激动,我觉得这里的东西特别深奥,让人难以忘怀。同时通过与志愿讲解员共同进行现场讲解,详细讲述党旗的意义,诞生历程等,让红色文化走近基层,走入社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区居民凝聚力。为校馆推进“立心文化”莆阳文化驿站建设的第一站,为接下来的小学生德育建设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以“模拟考古”工作纸设计为例。首先,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听考古学相关知识的介绍,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和术语;通过使用专业考古工具,懂得使用考古工具,锻炼动手能力;通过走进考古遗址体验考古过程,感受考古对于人类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通过“知识试点”做好知识储备,明确考古、洛阳铲、文化层等概念和术语,设计“问、填、查”,巩固行前准备,然后用“我的成绩、成绩介绍”中的“快乐体验”来引导学生做好过程记录。最后是“拓展与提升”,将学生的经验与所学相结合,引出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的进一步探索: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基础,请根据考古成果和相关资料写出推测。

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的教学,博物馆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引领,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不同角度深挖内涵,点面结合广、综合性强,让学生在不断体验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领悟中自然成长,进而深刻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综合课教学内容兼顾德育、智育、美育,科学合理设计教学体系和课程框架,注重学科交叉规划,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整个教学过程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记录活动过程,增加课堂容量,丰富课堂效果。综合实践活动班不仅实现了从现代到古代的时间跨越,也实现了两个班之间的空间跨越,也实现了单学科向多学科的融合,以及校外社会资源向多学科的转化。

学生参加模拟考古和汉简、红宝石、礼仪、雕刻和印刷等一系列活动,锻炼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使博物馆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学校教师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也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实践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和协调者,进而达到馆校合作的最终目标,培养和锻炼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孟晓东.立心,立行,立人——苏州市立达中学校特色发展之路[J]. 教育视界, 2021(10):1.

[2]庄瑜.推动博物馆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构建网格化的上海"馆校合作"模式[J]. 晨刊, 2021(5):36-38.

[3]郭庆. “馆校合作”模式的深入探索. 教育教学论坛[J]. 2016,21:2.

[4]李福利. 文化立校从"心"开始. 陕西教育(行政)[J]. 2018,(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