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现状与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5
/ 5

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现状与策略研究

杨健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邮编:610000

摘要: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对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服务职业院校发展、语言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服务、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现状及其问题原因,从领悟法规文件精神、提高教师语言文字教学水平、推动语言文化类课程“结构化-模块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协调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的关系、立足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优化语言文字检测技术、多元化开展活动比赛等角度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的实践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话推广,现状调查,策略研究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标准语。[1]我国于2001年开始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1)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22年11月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3](1),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工作。多年来,我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加强国家发展各领域建设工作。

一、高职院校普通话推广普及的重要性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规范使用民族共同语,加强民族融合和国家安全,增强文化传承意识构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4]沈骑认为“从语言工具观的视角来看,语言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介质和信息载体,在防范与应对各类安全问题的沟通与交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5]这体现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与文化安全、文化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2.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继续坚持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主阵地和主渠道”。[6]国务院认定,从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7](2)加强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截止2022年,高职院校已开展了25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高职院校加强普通话、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改革,重视学生普通话等级水平测试工作,加大测试机房的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普通话测试系统与资源平台的数据共享等,提升学生普通话使用的能力,加强语言政策和语言文字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增强学生“一种能力两种意识”[3](2),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

1


“21世纪核心素养的5C模型”研究报告[9]提出,学生综合素养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审辨思维素养、创新素养、沟通素养与合作素养”五个方面,这就需要在加强文化理解与认同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有效表达、倾听理解等语言表达能力。刘素勤谈到:“语言能力即为一个语言使用者关于语言系统规则的基本理解。语言能力是一个人掌握语法规则、语法结构、语法范畴、词汇意义并运用其遣词造句、表达所思所想所要的能力。”[10]学生需要增强“一种能力两种意识”(即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实现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现状

“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实现了普通话基本普及的目标,高等学校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1]这就强调高等学校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四川省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为例开展研究,对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商务学院、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的学生关于普通话推广普及情况进行调查,于问卷星平台发布调研问卷,针对收回的966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问卷中,被调查学生共966人,男生503人,占52.07%;女生463人,占47.93%。汉族学生903人,占93.48%;少数民族学生63人,占6.52%。文科学生437人,占45.24%;理工科学生529人,占54.76%。本次调查围绕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语言能力情况语言使用情况不同场合使用普通话情况语言学习情况对普通话的态度普通话语音面貌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调研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语言能力状况

关于学生掌握的语言文字情况,75.16%的学生掌握普通话和四川话的能力,95.55%的学生使用简化汉字。高职院校学生具备使用普通话和四川方言的双言交际能力,具有规范使用语言汉字的意识。

(二)高职院校学生语言使用状况

高职院校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差异性。5

1.66%的学生在家里最常用的语言是四川话,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最常用的语言是普通话;66.77%的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或社会兼职最常用的语言是普通话,59.63%的学生在商场、医院等公共场合最常用的语言是普通话,45.24%的学生在微博、QQ、微信、短信、邮件、电话等公共交际平台最常用的语言是普通话。调查可知,四川话(方言)在家里占主导地位,普通话在公共场合占优势地位,这体现了高职院校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明普通话是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升个人发展的语言工具。

(三)高职院校学生语言学习状况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途径呈现多渠道、多元化的特点,主要途径涉及增强母语认同感、提高教师语言文字水平、建立管理监督机制、开展普通话调研、“课证融通”模式、活动比赛激励、加强测评系统支持、加强校园语言文化建设、学分激励、政策方针宣传等。据调查,87.89%的学生认为增强母语认同感,提高汉语文字规范意识是内在驱动力。79.5%的学生认为应该提升教师语言文字应用水平,73.29%的学生认为应该建立高效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等。高职院校学生基于母语文化认同,通过激发内在驱动力、利用外在条件,实现多元化推广普通话。

(四)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语音面貌

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普通话能正常满足日常交流,但语音的准确性、发音的流畅性、语言的逻辑性、方言的影响性、发声的习惯性、气息的顺畅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据调查,50.21%的学生能流利准确地使用普通话,但57.76%的学生受方言影响有较重的口音,49.48%的学生理解普通话语音规律,但发音时方法不正确,12.11%的学生不太理解普通话语言规律,29.81%的学生受方言影响总是在某些语音发音方面出现问题。

(五)高职院校学生对普通话的态度

据调查,68.3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推广普及普通话,且91.2%的学生认为推广普及普通话能提高语言文字使用能力,便于日常交流;81.68%的学生认为推广普及普通话能满足学习、工作需要;78.67%的学生认为推广普及普通话能适应交际需要,减少生活中的误会和矛盾。高职院校学生认为推广普及普通话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个人日常交际需要、自我发展需要、满足职业岗位需求、适应新时代需要、协调普通话与方言关系、推动语言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交流等。

三、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的问题原因

(一)普通话推广普及受到方言影响

方言是最自然、最有感情的交流工具,承载着人们的成长经历和情感记忆。调查中,51.66%的学生在家里最常用的语言是四川话,57.76%的学生受方言影响有较重的口音。高职院校推广普通话时,使学生意识到普通话与方言的重要性,协调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二)普通话语音规律掌握难度大

普通话有自身语音规律,学生理解普通话语音规律有较大难度,还需要基于语音规律找到正确的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气息控制方法等,49.48%的学生理解普通话语音规律,但发音方法不正确,12.11%的学生不太理解普通话语言规律。四川学生还要掌握普通话与四川方言在辅音声母、韵母、声调、变调等方面的差异,辨别两者的语音理论知识和实际发音的差异等。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薄弱,语言文化环境氛围不够

普通话推广普及需要一种语言文化的氛围,浓厚的普通话使用氛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广泛使用。调查中,40.17%的学生认为周围的人都不说普通话,说的机会少;22.98%的学生没有坚持训练普通话的毅力;普通话使用环境氛围不够,学生说普通话的毅力或自信心较弱,高职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足。

(四)普通话证书考取率较低

普通话证书获取率是衡量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维度。75.88%的学生没有考取普通话证书,普通话证书考取率较低,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考取普通话证书的意识薄弱或考取普通话证书的能力较弱。

(五)受到网络上不规范用语的误导

“信息时代的语言文字生活,需要重新审视以往的语言文字规范。”[12]据调查,41.41%的学生比较反对网络语言中不规范现象,46.27%的学生偶尔关注网络语言中不规范现象。信息时代的语言方式不断变化,互联网发展使语言的使用出现不规范现象,学生应该关注网络上的不规范用语,增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四、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的策略

(一)领悟法规文件精神,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党的十八以来,为不断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我国发布、修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语言文字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职院校学生需要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不同时期政策法规,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二)提升教师语言文字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工作与科研课题相融合

“熟练掌握相关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自觉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基本用语用字的法定要求,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思政。”

[3](6)这就要求提高教师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建设高质量语言文字科研人才队伍,增强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意识。

国家要求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团队研修和科研工作,实施项目研究。教学是普通话训练的演练场,强调普通话语音训练的重难点,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水平,检测普通话练习问题。科研是普通话研究的主阵地,调研教学工作现状,凝练教学成果,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以教学助力科研,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普通话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

(三)推进语言文化类课程“结构化-模块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强化语言技能训练

1.开展普通话课程“结构化-模块化-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梳理课程学科体系的逻辑结构;聚焦“职业活动过程系统的整体性”和“职业的工作过程导向性”,[14]基于核心知识和能力点整合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素养”为导向,以合理的逻辑设计教学项目,将项目细化为核心教学任务;基于课程标准、培养目标、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一体化。以学生成长需要、职业岗位素养、社会公民素质、家国情怀培养四个维度,遵循设计、引导、体验、评价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能力和职业岗位综合素养。此外,尝试普通话等级证书与课程的学分替换、加分政策等;改革普通话类课程的成绩考核评价标准制度,将普通话等级证书或相关荣誉证书纳入课程成绩考核之中,以课堂教学表现、随堂测验、语音练习、在线资源平台学习等方面作为考核依据;改革普通话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多样化、多渠道的教学模式。

2.结合四川方言的特点,强化学生语言技能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普通话的语音规律、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气息控制等,掌握普通话与四川方言在语音(辅音声母、韵母、声调、变调和轻声儿话)、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辨别两者的语音理论知识和实际发音的差异,纠正语音典型易错点。对学生普通话情况进行摸底测试,针对不同学生的发音困难和问题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纠正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地、流利地进行训练,提高学生规范使用普通话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

(四)协调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的关系

普通话是以一种方言为基础的汉民族规范共通语,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现代汉语标准语。方言承载着人们童年生活的乡土记忆,是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反映群体的共同心理,体现集体的文化习俗。以上海作家为例,“普通话和上海话都是他们的母语,但二者在作家语言意识结构中的位置,恐怕上海话还是第一母语,扎根深处,再上一层才是现代汉语和普通话,那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后天学习获得的第二母语。”[15]职业院校推广普通话时,提倡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普通话或方言,尊重保护方言,协调两者的关系,实现“普通话和汉语方言动态和谐”。[7](8)

(五)立足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增强职业岗位语言能力

各行业要求从事人员具备较好的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沟通。职业院校需要立足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强职业岗位语言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指出:“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2](8)《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要求“有良好的汉字读写能力并能够熟练运用普通话交流”;[18]《2021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要求“考查考生与导游服务相对应的语言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逻辑性、生动性、感染力、说服力及肢体语言的得体运用、语音面貌等”。[19]教育工作者、铁路运输行业人员、旅游行业人员等要认识到规范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

立足职业院校特色推广普通话。《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强调,职业院校要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X证书制度改革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多元化地考取技能等级证书。职业院校立足于办学特色,践行“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彰显在各行业的责任担当。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至今,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已有4000多名学生参与春运社会实践,推动铁路事业发展师生在担任春运志愿者时,要通过普通话和乘客进行通畅、有效的沟通,避免语言不通畅等问题,要求学生提高规范语言文字的能力。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工作,让学生能够在职业岗位中熟练使用普通话有效、顺畅、和谐地进行交流沟通,提高职业岗位发展综合能力。

(六)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语言交流

2015年,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1],拉开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序幕。“‘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大战略。……‘语言互通’贯穿于五通全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前提。”

[22]因此,规范使用我国通用语言是各国进行语言沟通、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重中之重。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语言交流,注重铁路运输事业的高职院校在开展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时,可从如何立足专业特色来培养职业岗位工作中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讨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视角和新重点”,需要“重视对旅游专业中职、高职、本科等学历人才以及相关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普通话规范意识培养与旅游服务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业务培训工作。”[23]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下,“中国和相关国家一道共同加速推进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 [24]。中国铁路工程在青藏铁路建设、海外铁路建设中必须要重视双向语言交流,因此职业院校推广普通话时,要增强中外建设者通畅、有效的交流,加强语言文化建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

(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测评技术(系统)支持

为满足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需要,高职院校可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机房,结合教务管理系统,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点。学校购买普通话水平测试软件将软件安装于学校官网。学生可在学校计算机阅览室通过学号和密码进入页面,进行测试;也可于学校官网下载普通话水平测试软件安装至手机,用手机进行测试。测试软件提供较为全面的功能,如设置真题测试,熟悉测试模式;加强模拟训练,熟悉题型设置;记录语音错误,纠正易错发音;分析模拟成绩,攻破典型错误;加强过程性管理,预估动态趋势;总结注意事项,开展测评引导;智能专项训练,实现个性化设计。实施学校现有计算机辅助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扩大学生普通话测评覆盖面,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实现管理过程和测试过程的信息化,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工作。

(八)举办丰富的活动比赛,多元化推广普及普通话

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校园语言文化建设,推动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创设语言文字宣传标语牌,设立语言文化展示栏,查纠校园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中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现象,营造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环境。

认真开展“推普周”活动,打造校园语言文字品牌活动。学校发挥校园社团、学生会等作用,落实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展丰富的活动比赛。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举行普通话形象大使选拔大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等。

立足职业院校特色,组织学生参加含有普通话、导游服务等赛项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导游、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等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培训;开展普通话相关的公益宣传活动,开展应急语言服务、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助力脱贫攻坚等语言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的任务,需要学校、社会、国家的多方协作,坚持试点到推广、由点到面的原则,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创新,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四川铁道职业学院一般项目“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普通话推广‘三维融通,文化育人’实践路径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202122003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6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

【3】教育部 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2022年。

【4】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

【5】沈骑著,语言安全与语言规划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年。

6】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规划》,2016年

7】于根元,推广普通话60[J],语言文字应用,2009(4):49、50

9】魏锐,刘坚,白新文等."21 世纪核心素养 5C 模型"研究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0,38(2):20-28.

【10】刘素勤,语言服务视角下的语言应用研究[J],语文建设,2014(12):72

11】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高质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022年11月29日。http://www.gov.cn/xinwen/2022-11/29/content_5729351.htm

12】李宇明,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J],语言文字应用,2017(1):8

14】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20076):37

【15】郜元宝,方言、普通话及中国文学南北语言不同论——从上海作家说起[J],文艺争鸣,2010(10):49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许可办法》,2019年.

【19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评委员会,2021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考试大纲,2021年。

【20】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

019年。

【2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15年。

22王铭玉,“一带一路”建设与语言战略构建[J],中国外语教育,2017(1):3

23】韩荔华,“一带一路”中国旅游景区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运用,20171):61

【24】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05月14日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的主旨演讲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0%BA%E6%89%8B%E6%8E%A8%E8%BF%9B%E2%80%9C%E4%B8%80%E5%B8%A6%E4%B8%80%E8%B7%AF%E2%80%9D%E5%BB%BA%E8%AE%BE/20799253?fromModule=lemma_inlin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