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应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08
/ 2

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应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王多鹏

辽宁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必然趋势。风力发电作为环保节能、可再生、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能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能资源,节约常规能源。但是,在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分析项目建设可能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削弱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风力发电;控制措施;景观环境;生态环境

风能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能源,利用风带动风车抽水、磨面等,风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利用,尤其是风能发电。《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指出,我国减排的难度主要在于煤炭消费比重大,能源结构的转换将成为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

一、风力发电的现状
我国有十分丰富的新型清洁能源生产风能,据统计,我国每年离地10米高的新型风能资源储量约莫只有3.6亿kw,其中了解和开发综合利用的新型风能储量为2.53亿。这些风能资源的采集开发综合利用已经可以有效满足目前我国对现代能源动力的巨大需求,除此之外现在高于海拔离地10米的地区风能资源储存量约需要比10米风能储量多一倍,所以风力发电已经是目前我国最需要重点支持建设的风电项目之一。目前为止我国在许多边远地方已经投资建设了多座风力发电场,工程占地总面积已经达到了18km²,这些风力发电场工程占用了大量的山区土地覆盖面积,这包括山区林地覆盖面积、耕地面积和山区荒地覆盖面积,造成山区土地生态功能性结构改变、水土资源流失等各种影响自然生态自然性和破坏性的现象,威胁了部分边远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所以针对我国现在风力发电项目工程建设中它所涌现出来的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得到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需要采取更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进行改善,进一步加以保护改善我国的能源生态环境。

二 风力发电项目建设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2.1基础开挖施工可能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1)基础开挖施工的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箱式变电站安装。根据相关风电项目施工资料,风力发电机组安装的基础一般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一般为直径约17m的圆形板式扩展基础,基础埋深一般在3m左右(自然地坪以下)。箱式变电站基础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基础埋深一般约为2m(自然地坪以下)。地埋式电缆的铺设。风力发电机组一般采用地埋式电缆进行,电缆沟施工开挖深度一般约0.8m。架空式导线的架设。风力发电机组之间、升压站进出导线的架设一般采用铁塔架空导线。铁塔基础施工一般采用大开挖式,一般最大开挖深度约为4m。升压站基础施工。升压站基础施工主要包括电力输送升压设施区域的基础施工和办公楼的基础施工,一般最大开挖深度约为4m左右。
2.2对植被的影响
风力发电项目建设不仅造成植被面积减少,而且对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分布的影响也较严重。风电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检修道路、风电机组基础和塔架、集电线路架设及施工工棚、仓库等临时性建筑、升压站等,占用土地,使占地范围内的植被遭受砍伐、铲除、掩埋等一系列人为干扰活动,使永久占地内的植被全部消失,周边的植被面积减小,生物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工程永久和临时占用土地完全损毁了原有的植被类型,其上生长着的植物全部被清除,风机吊装场地、检修道路附近区域的植被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毁,导致生物的多样性显著降低和物种消失。
2.3对海洋鱼类的影响
海上风电场对海洋鱼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噪音和电磁场。风电场噪音对鱼类的影响也分为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由于声音在水体和沉积物中传播方式不同,噪音对底栖鱼类和中层水体中鱼类的影响也会不同。除了噪音之外,施工期间在海底打桩固定、铺设海底电缆需要深挖海沟,这些工程会导致海底泥沙和沉积物悬浮,致使水体浑浊,另外还有可能会有含油废水的泄露,对海域水质造成污染,影响海洋生物的正常生活,但总体来说施工期间的影响较为局部、暂时。此外,风电场的施工会阻止当地的拖网作业,从而降低破坏性捕鱼的范围。

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应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措施
3.1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1)植被保护措施。规划风电场的前期,应对项目所处的地理环境进行现场踏勘调查,总结项目生态环境特点,从规划阶段做到合理布局并优化工程选址。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让植被区,对于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当地树种,确保树种的成活率。(2)鸟类保护措施。项目建设应从规划选址开始尽量避开鸟类集中迁徙通道,对已建成处于鸟类通道的风电场,需根据鸟类迁徙的特点,适时关闭通道周边风机以减少对鸟类的影响。此外,还需对风电场区的鸟类进行长期的观测,最大程度地将风电建设对鸟类的影响降到最低。(3)水土流失保护措施。风电建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扰动土壤,因此,应将施工开挖的表层土壤充分用于施工区的迹地恢复。施工期,风机建设平台、线路工程区、升压站、道路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都会对建设区地表造成破坏,永久占地将使该类型土地功能改变,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通过植被恢复措施可有效降低其造成的影响。风电建设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应避免在雨季施工,这样可明显降低风电建设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3.2施工期进行严格的污染控制
科学施工,统筹安排,合理安排施工期和施工时间,优化施工方案,缩短临时占地时间,将有助于降低工程对动植物的影响。风电场的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主要以施工期为主,风电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根据不同的分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分别加以实施。风电场场址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与工程措施的协调,水土保持措施要围绕风电场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保护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施工临时防护措施和植物措施3个方面予以考虑。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扰动土地面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尽可能恢复因工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破坏的林草植被,恢复土地生长力。对开挖、排弃、堆垫等场地进行防护、整治,并采取必要的护坡、截排水措施,防止在强降雨或大风天气下发生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以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施工结束后辅以人工措施,立即进行生态恢复治理,使植被短期内得到恢复和增加。
3.3强化风力发电建设项目的日常监管工作
规划编制单位应编制全省风电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环评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风力发电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划环评的要求进行选址和建设,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等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风力发电项目的日常监管,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对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因环评文件编制不实、环评结论不正确造成生态破坏的,严格依法追究相关单位的法律责任;严肃查处不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严重的风力发电项目单位。

结束语:
综上,风力发电虽属于国家鼓励的清洁能源项目,风电项目建设应实施全过程监控,以保护环境为主线,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参考文献:
[1]赵冬利,薛博.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应注重环境影响控制措施[J].能源与节能,2020(02):73-74+79.
[2]汪鑫.风电场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