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2
/ 2

中华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探究

孙丽 

枣庄市实验学校

【摘 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中华古诗文集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于一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呈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课堂是提升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的方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古诗文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是英语笔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一、引言

2021 年 2 月 5 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下文简称《指南》)。《指南》要求中小学校: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载体形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中华古诗文集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于一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呈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课堂是提升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阵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的方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古诗文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是英语笔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在初中英语课中开展中华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必要性

1.教材内容鲜有涉及

初中英语教材是初中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要教材。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鲜有涉及中华古诗文译作。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适时引入中华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利于初中学生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教材内容碎片化

初中英语教材中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受教材篇幅的限制,内容是零散化的、碎片化的。碎片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易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会导致低效率的重复学习。 所以对于处于黄金学习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主题清晰的、系统的、连续的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将有助于他们获得整体化的中华优秀文化知识体系。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也要求英语笔者要重构英语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因此,在初中英语课中融入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正是顺应了发展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顺应了不断丰富英语教学内涵的时代需求。

三、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实施

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笔者在学校七年级英语校本课中积极开展了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实践活动,并依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的四大核心要素,确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

(一)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目标

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目标是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制定的。

课程目标:七年级学生通过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的学习,能够在感知、体验和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感悟汉语和英语的异同,积累英语运用经验;能够加深对中华优秀古诗文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能够在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促进语言学习;能够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积极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内容

我国的古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入门内容。 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选取了许渊冲先生翻译的古诗文英语译作,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 许渊冲先生的译作把中英两种语言韵律巧妙融合,译作短小精悍、韵脚明显,既有诗意的美感又有韵律的美感,学生们诵读起来郎朗上口。

笔者重点选取了贴近学生们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的季节类、景物类、情感类这三个类别的古诗文英语译作。

1.季节类

学生们诵读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Spring Morning》 《春晓》),感受着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学生们诵读“Since olden days we feel in autumn sad and drear; But I say spring cannot compete with autumn clear.”(《Song of Autumn》 《秋词》), 感受着诗人一反常人悲秋的寂寥无奈,对秋天的赞颂之情。

2.景物类

学生们诵读“The Sun along the mountain b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eat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On The Stock Tower》 《登鹳雀楼》)),感悟着诗人寄情于景,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学生们诵读“With spring and fall they come and go, Wild fire can’t burn them up again.”(《Grass On The Ancient Plain-Farewell To A Friend》 《赋得古原草送别》),感受着诗人对小草坚忍不拔的旺盛生命力的赞叹之情。

3.情感类

学生们诵读 “In the deep woods where I’m unknown;Only the bright moon peeps at me.” (《The Bamboo Hut》 《竹里馆》),感受的是诗人的安详闲适的精神;学生们诵读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A Tranquil Night》 《静夜思》)感受的是诗人客居异地思念家乡之情。

(三)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教学方法

①古诗文诵读融入英语词汇教学

古诗文中的部分词汇超越了学生现有的词汇量。这虽给学生带来了古诗诵读的挑战,但是更给学生带来了英语词汇积累的大好机会。通过古诗文营造出的画面感,笔者指导学生结合前后语境将其中的词与义结合起来猜测词义,这样学生在语言学习时多了一个维度,学习热情也被激发出来了。

②古诗文诵读融入节奏诵读技巧教学

笔者在课程中选取的古诗文译作短小精悍、节奏感强,读起来易于上口。在诵读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意群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同时,笔者还会选配适当背景音乐,调动学生们诵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对诗文内容的联想和想象。

③古诗文诵读融入文化感受力培养教学

古诗文描绘的文化意境深远。为提升学生文化感受能力,笔者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再现作品意境,并精选相关背景故事渲染文化氛围。

(四)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评价方式

中华优秀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既注重对学生在诵读学习过程中语言基础知识和英语诵读能力的评价,也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评价。

在诵读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多采用自评、小组评、老师评等多元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诵读过程中的诵读能力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依据评价结果动态调整诵读学习的内容和进度。学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则采用诵读汇演方式,学生可自由采用独自诵读、小组齐诵、情景剧诵读等多种形式,尽可能结合自身特长和优势,在汇演的过程中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以促进后续的诵读学习活动。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在未来即将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开展跨文化交流重任的初中学生,毋庸置疑也应加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以便承担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开设中华古诗文英语译作诵读课程正是为了激励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拥有丰富内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并能有意识地不断增强自身用英语介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本项课程的研究旨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传承形式;丰富初中英语教学的内涵。但是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还较短,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编写和课程评价实施方面,还有很多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将进行不断的调整与修正,以便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实现本课程目标,进而为本课程的推广积累更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顾玉珍.探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融合路径[J].海外英语,2019(22):202-203.

[2]刘建.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9(11):22-26.

[3]魏静.借助传统故事绘本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J].课程与教学,2019(1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