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治国之本——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2
/ 2

法是治国之本——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渗透

吴鹏芳

宁夏育才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有效课堂的构建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政治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律观念的教育,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旨在为社会培养遵纪守法且具有道德素养的现代化人才。基于此,对法是治国之本——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法律意识核心素养渗透

引言

进入新时代,随着新高考的推行、新课程的实施,高中政治教师要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与认知定位的制约,目前很多高中政治课堂依然存在效率不高、发展受限、作用不大等现状,很多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开展,由于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下,参与政治知识学习、问题探究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也大打折扣。

一、高中政治课堂中法律意识渗透的意义

高中教育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关键教育阶段,其认知能力、价值体系等尚处于发展形成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因此高中思政教师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更为重要。由于思政学科具有人文性和感知性,思政教师进行教学时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促进学生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的政治和法律认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道德有法律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法律知识是高中学校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高中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基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目标,发展学生的法律意识,最终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是当前高中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中法律意识的渗透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热点材料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筛选合适的材料设计问题。教师在筛选材料时要遵循这样的原则。首先,要挑选具有现实意义的材料。教师要尽量选择关注度大的热点材料,挖掘材料中的现实意义,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并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时事热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代表性材料,提高时事热点应用的有效性,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最后,教师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有关大国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近期国际上的热点事件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从大国关系的角度分析时事热点,提高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度,使政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高中学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即强调“以人为中心”,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培育学生,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课堂上,学生占主体,老师占主导地位。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与其平等地交往,让他们了解并参与到教学中来。高中政治法律知识的教学专业性不强,里面有很多适合高中生学习的法律条例。但是因为课时的关系,这些课程都是一笔带过的。要转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要注重案例教育,开发学生喜欢的法律实践活动。例如,针对“法治政府”的相关构建,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索生活中的法治政府构建情况。政府是制定、实施和维护法律的人。如果一个政府的力量太大,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了秩序,没有了秩序,就没有了和谐和稳定,就没有了保障人民权利的力量。过度的权利自由只会导致专政,人民的民主性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所以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应当从政府和社会的资源中获得同样的利益,利用自身的监督作用,让政府的权力受到必要的限制。所以,必须限制政府的力量,让人民成为监督者。所以要引导高中生发挥作用,提升法律素养,利用民主监督,优化我国的法治进程,促进我国的法治化建设。

(三)探索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高中政治教师探索教学模式时,应时刻注意以教材为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深度融合到不同的教学模式。假设教师过分追求创新形式,忽略了课本理论知识的系统教授,必然造成高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索行为“形式化”,甚至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为避免上述问题发生,高中政治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课本教材的重视程度,建立全面化、科学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掌握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的基本特征,结合具体的特点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探索意识,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合理化途径。比如,面对比较抽象的理论概念,教师可利用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将理论概念的原理、推导等过程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侧重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高中政治课程知识涉及社会诸多行业领域,包含基础政治、社会科学、生产经营等等。

(四)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法律意识渗透程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趣味性案例。坚持运用案例讲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以学生身边的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事例引发学生的反思和讨论,真正实现以案为鉴、以案为法。在课堂上,以教材为主线,将《今日说法》等栏目中的典型事例引入课堂。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找到问题所在,从而为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能力提供一座桥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法律基础知识教学的生命线。法律是“死”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但结合案例,就能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在教学中,有三个与现实相结合的内容,那就是最新的方针政策和路线;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最新动态;学生的思维实践,以及他们所关心的热点与问题。因为所选取的个案都是真实的,符合学生敢于直面挑战、思维敏捷、善于思考的特点,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思考能力,从而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五)科学借用各类媒介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涉及很多理论、现象、案例等,如果教师单纯采用理论分析的方式进行讲解,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利用多媒体,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生动、鲜活,对学生在思想、认识、感知上提供多元刺激与指引,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加强对各类媒介素材的应用,将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以更为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可视化、近距离感知中学习政治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有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的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教师可以引入有关人民英雄的影视资料,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这些英雄身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中政治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构建高中政治知识体系框架的难度大大提升。政治知识的理论性直线上升,再加上涉及面比较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堂活动参与频率。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及时观察、分析这一问题,基于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习习惯的了解与掌握,主动调整教学思路,加大教学行为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赵霞.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J].考试周刊,2022(16):151-154.

[2]张麦亮.探究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J].考试周刊,2020(68):144-145.

[3]姜晓梅.高中政治课程学习中法律意识渗透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0(08):68+70.

[4]汪超.高中政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J].高考,2019(35):3.

[5]孙耀华.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