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技术与电网安全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配电自动化技术与电网安全管理分析

杨华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盘州供电局     贵州省盘州市      553599

摘要:配电自动化技术是对电网发展所产生出科学技术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与延伸,综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信息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故障快速隔离,能够对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实时数据支撑。配电自动化技术提高了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大大节省了人工管理的工作量,通过在信息技术方面自身高效性、交互性进行了充分结合,进而推动配电网的相关运行以及维护工作能够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以及系统化,在提高配电网运行工作的相关工作效率的同时,不断提升配电网在运行方面的稳定性以及持续性。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电网;安全管理

1 配电自动化发展背景

在我国从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背景下,电力自动化是我国电力系统未来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也是我国农村电网改造的重中之重。电力自动化主要包括配电自动化、变电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等。

智能电网以实现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为目标,通过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硬件设备、控制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等对电网内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经网络系统收集、整合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一体化融合。随着我国电网由跨区域互联阶段跨越到智能电网阶段,积极利用机器人、智能电力监测和控制设备等现代技术手段发展智能作业、提升电力行业的作业效率、提升供电可靠性、降低成本,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在智能电网的投资方面,随着新能源、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物联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和储能装置(系统)等行业快速发展,终端用电负荷呈现增长快、变化大、多样化的新趋势,加快了配电网改造升级的需求释放。根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国家电网“坚强智能电网”的三个建设阶段中,智能电网第一阶段(2009—2010年)的总投资为341.00亿元,第二阶段(2011—2015年)、第三阶段(2016—2020年)的总投资均为1 750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比例分别为6.19%,11.67%,12.50%,智能电网投资额占电网总投资额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智能电网建设加速推进。

2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手段

2.1共享系统内网络资源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快速适应自动化控制,需要企业内全体成员积极适应现代计算机应用环境,主动学习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尽快达到企业的要求。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实现企业内关于电力系统内外的数据库资源共享,电力生产线上的数据可以和营销数据相对应着看,更有助于未来企业定位新的营销策略。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全新的信息技术,能够让电力供配电系统更快速的实现统一智能化管理。企业内的相关人员必须意识到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意识到其应用价值,主动学习和接受。

2.2电力系统科学规划

要想让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内运用自如,需要经历漫长的磨合适应阶段,不仅仅是管理程序,还包括操作内容等复杂繁琐的知识。企业内人员应当根据电力系统具体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工作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在新技术应用与系统运作融合的更好。在自动化系统设计期间,需要从系统整体效益方面考虑,提出多种方案,并对每一种进行可行性分析,进行讨论之后确定哪一种方案更加适合目前的电力系统。除此之外,系统设计人员的工作应当分模块有条理的进行,进行合理分工分阶段。这样合并之后的系统才能更加有效。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尽可能多的影响因素,全方位考虑问题,将人工因素和不可抗力都考虑进去,并针对电力系统建立区域的不同改变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让方案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2.3 注意力度配合

在进行电力系统构建的时候,自动化系统作为虚拟技术,会有面对更新升级的时候,设计工作人员应当考虑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环境变化需求力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随着技术的更新,保证内部软件也实时更新,保持系统运行同意,工作人员积极进行优化完善,从而保障构建的电力系统一直处于不断更新技术的平衡状态中。

3 配电自动化的结构功能

3.1 FTU功能

FTU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性功能,在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归纳于终端的馈线装置,并且可以高效地实施动态监测。在整体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加强对FTU功能的侦测,可提高FTU功能处理故障的解决能力。

3.2 DMS功能

DMS作为配电管理系统,是整个供电信息网的信息源头,它所具有的特性是要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在配电自动化的整个体系当中,DMS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功能,在整体信息一体化的状态下,构建相应的信息体系,保障整体供电网络的信息安全。

3.3 SCADA功能

SCADA作为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在整体的自动化系统中,SCADA功能广泛的应用,它利用计算机技术作为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对于现场的所有的设备进行监控,常常用于采集数据和调节参数。同时它所利用的“四遥”功能:RTU(远程控制单元)、FTU(馈线终端单元)都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变电站层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

3.4 GIS功能

GIS作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极其重要的空间化信息系统。GIS系统在计算机各类的硬件软件等不同系统的支持下,在地球表层的不同空间上,包括大气层的空间中,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GIS作为信息采集系统的一类,通过地理分布进行不同的各类数据采集等。

3.5 DSM功能

DSM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容,所谓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对用电方各类电力实施的管理。这种管理办法是通过国家进行引导实施的自动化功能,在不同的用电峰期,在高峰期减少用电量,低峰期增加用电量,使用电质量得到提升,供电效果更加高效,更新居民用形式的办法。在相同的用电消耗情况下高质量的提高用电效率,减少电力的耗费,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用电压力,使供电成本大大缩减同时也使用电压力大大减少。

4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

人员的相关配置工作,需要按照电网整体系统的覆盖面积和运行方式,以及按照配电网的复杂程度分配相关运维人员,配网运维人员定期参加技术培训,学习配电自动化设备前沿技术,在培训时进行针对性的配电自动化设备操作检修训练,通过相应资质考试,这样配网运维人员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和掌握配电自动化技术与运维模式。

同时,建立完备的配电自动化运行管理体系,对配电自动化管理而言是比较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行业企业不仅需要制定出完备的配电自动化工作制度体系,以此来规范工作人员在运维工作的职业素养以及行为,由此来确保配电自动化开展工作时的实施效果。除此之外,需要强化配电自动化的管理力度,严格按照配电自动化工作制度管理配电运维部门,加强对工作制度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工作,确保能够科学、有序地落实相关工作。

5结语

配电网是电网与用户之间相互维系的重要纽带,由于我国使用电力资源的相关用户数量较多,配电网十分频繁复杂,需要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对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记录与分析,直接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对故障进行隔离,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充分融合到当前的配电运维工作中能够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效提升配电工作的稳定性以及工作效率,全面提升配电网运行工作效率时,并且还能够不断确保配电网的不断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居剑文.简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8):299-300.

[2]莫捷晖.配网自动化技术及配网管理探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07):68-69.

[3]魏荣森.探讨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J].中国新通信,2020,22(1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