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李必文

36253119861101271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交通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城镇化在不断推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变得十分重要,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道路交通设计不仅要关注交通实际需求情况,还应该立足经济、文化以及城市特色等相关方面。所以,道路交通必须要做好设计定位,在工程设计、技术运用上把握相应的要点,探讨合理的设计技术方案,能够在不断地做好交通工程设计之下,为城市的有效运转带来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道路交通;分析;交通工程;设计要点

引言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居民对城市道路路面美观度、实用性以及道路质量等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城市居民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量、道路功能多元化等重大变化,加强城市道路改造设计已成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城市道路改造设计过程中应遵循和体现精细化、以人为本、道路设计转向街道设计等理念,才能科学合理地调配各种元素,有效地避免可能存在的矛盾,确保城市道路改造后符合城市形象要求,符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优质人居环境的要求。因此,本文对城市道路改造设计的理念及要点进行分析。

1城市道路交通分析

现阶段,我国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导识系统建设期间,由于建设资源利用效果不佳,对系统建设与规划有阻碍作用。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道路交通导识系统设计不合理,缺乏整体性的全局规划,新旧城区交替过程中,城市规划出现不一致现象,影响城市一体化建设效果,难以实现城市高速、可持续发展;(2)城市道路交通导识系统缺乏专业的设计和规划人员,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等存在“兼职专业”设计现象,影响了导识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效果,加之部分城市缺乏相关专业设计人员成长和培养的环境,抑制了城市专业系统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3)城市道路导识系统设计工作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适用法律条文缺失,尚未形成统一的系统设计效果评定标准,与国外部分国家道路交通导识系统建设效果存在巨大差异,同时,城市道路交通导识系统建设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行业市场上出现众多良莠不齐的系统产品,导致行业发展秩序混乱。

2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2.1强化智慧赋能

随着5G通信、移动互联、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慧赋能形成智慧网联、全息感知、仿真推演、精准调控、全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道路交通系统。道路新建和改扩建中应同步建设和预留相关智慧设施。通过智慧赋能,面向政府端实现城市级的精细调控,面向企业端支撑运营系统优化,面向公众端提升出行体验。

2.2立足实际生活节奏需要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以人性化需求满足为出发点,这也是更好立足城市需求、生活节奏的实际方向。在城市人流密集的位置,比如娱乐中心的人流量比较大,或者上下班时间的人流高峰阶段,要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创设应急车道,并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能够增设通道,或者开创人行通道等。

2.3强调景观设计

道路景观设计除了令人愉悦之外,还有景观、生态、环境、防灾等功能。健康街道依托绿色植物的景观美学设计,创造更佳绿色空间,打造绿色街道空间,让老百姓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大乔木的树荫可以减少道路路面的热岛效应,各种植物都有碳汇能力和吸收大气中其他有害物质的能力,良好的道路绿化可以使沿道的楼房遭受的交通噪声降低3dB。

3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

3.1分析城市旧路路面情况,合理确定路面结构方案

(1)详细地调查收集与城市旧路路面有关的所有资料,包括道路纵坡、横坡、路面结构和材料组成、相关路口交通量、建设单位的勘察测量等资料,全面地了解城市旧路路面的现状情况。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路面结构层厚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最终确定材料强度和性能指标。

(2)根据路面结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方案。一方面应当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综合考虑路面结构方案的经济成本,包括改建费用、日常养护费用等;另一方面,应通过可行性研究,对比不同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合适的方案。常见的方案包括:选用分离式或结合式水泥混凝土加铺结构、沥青混凝土加铺结构、复合式路面加铺结构等。

3.2感官设计法

城市道路交通导识系统设计过程中,由于传统的静态与动态导向信息系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呈现滞后性特征,传统图片与网络媒体导向信息系统融合效果不佳,影响导识系统的基本功能,为此,相关设计人员采用交互式感官设计法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几方面交互属性,为目标人群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高民众对导识系统的感知能力。

首先,视觉交互主要利用城市道路周边环境中的光线进行导识信息传递,将道路信息以文字、图片、颜色、闪烁光源等形式传播,具备较强的交互效果。其次,听觉交互利用系统提示功能,对道路信息进行分享和传递,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能够有效弥补视觉交互的缺陷,具有易于传播性、通用性和可调节性。最后,嗅觉交互指人们利用嗅觉对道路信息进行捕捉,感知城市某一标志性建筑的位置。

3.3道路线形优化设计

在平面直线设计中,直线用作常见的线性形状,具有清晰外观和简单设计的特征。但是,长长的直线缺乏变化,简单且乏味,很容易引起疲劳,并且也很容易引起隐藏的安全危害。图形设计的科学性质与车辆的离心力密切相关,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当速度相同时,离心力随着弯曲曲线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凸曲线的最小半径将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距离,凹面垂直曲线的最小半径将影响车辆的下坡速度并导致车辆摇摆。大量的交通事故是由不合理的线性组合引起的,例如后弯曲曲线,重复的垂直表面,陡峭的斜坡组合和小的宽松半径等等。驾驶员无法合理判断曲线前面的路线和驾驶状况,因此曲线中有许多交通事故。当设计平坦的曲线半径时,应该在道路驾驶的安全性方面进行合理控制。曲线是道路设计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在道路线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坡度、坡度曲率、行驶距离等,经过技术、经济和美学比较,确定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大几何线,给驾驶员足够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3.4绿化带的合理布置

绿化带的形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城市的面貌以及对行车安全性影响。线形绿化带直而长,块状绿化带集中而精致,条状绿化带生动活泼。此外,应注意绿化情况应与道路上的建筑物、管理结构和地下天然气管道充分协调,以避免植物遮挡驾驶员视线,并防止植物遮挡必要的警告信号。树木应定期修剪,防止过低的拐点划伤高大的车辆。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经济发展之下要着手于城市建设,将其中存在问题合理解决。积极把控人本为主这一建设思想,从城市交通工程有效改进和推广入手,以形成现代化的规划目标和体系为主,能够针对城市道路交通实施科学管控。在设计管理当中要做好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多种技术和方法运用,能够让交通工程设计符合具体城市发展需要。文章通过道路交通分析和工程设计技术的要点探讨,希望为道路工程设计提供启发。

参考文献

[1]蓝充,王泽玉.中国城市道路导向标识的标准化设计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531(19):108-111+133.

[2]罗伟彬.探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及技术要点[J].中华建设,2019(9):188-189.

[3]李善伟.基于问题导向的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J].建筑发展,2019,3(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