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何娟

合肥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中小微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且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中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可以达到60%以上,新增90%左右的就业岗位,开发了82%的新产品。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银行收缩银根,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大批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有的倒闭,有的处于倒闭的边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问题,提升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力度。本文就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长效机制

引言

在经济的发展下中小微企业数量有所增多,规模得到扩大,金融行业更以高速发展的姿态实现了创新变革。其中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只有切实可行地合理应用金融商品,才能推动金融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反之则会造成阻碍,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分析,就目前而言,积极解决中小微企业金融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

1企业金融概述

金融业依托金融产品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要想拥有企业金融的发展资格,在开展金融业务时不仅要获取启动资金,还要依靠企业自身潜力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金融业务开展许可证。例如一些信托公司、邮政储蓄行等都是以金融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业务。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首先获得与银行业务相关经营许可证。再比如,像保险类企业想要开展金融业务,就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授权的经营许可证,才可以利用金融产品开展相关业务。总而言之,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企业金融的有效调控,这样才能使其发挥最大优势。企业金融的特点主要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

2中小微企业金融的特征

中小微企业金融作为当前较为新颖的名词,能够依据国内经济的发展形式,实现各项体系与战略的相互整合。在一段时间内中小微企业金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与进步,各类问题的出现往往会对中小微企业金融造成限制,中小微企业金融在解决问题中需要从特征出发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布局。其中关于中小微企业金融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点:第一,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从股权控制以及兼并互补等多个方式进行,实现其全面且统一的管理;第二,中小微企业往往可以在发展过程当中投身于金融经济的发展,然而对于少部分中小微企业而言,尤其是上市中小微企业,金融行业少之甚少,所以要想实现全面且有效的管理,要按照改革发展的步伐,实现金融行业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互整合,推动创新与变革。

3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策略

3.1聚焦中小微企业金融需求,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是聚焦中小微企业需求,创新普惠金融发展思路和模式,不断推出符合不同群体需求的金融产品,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合理测算风险的前提下,加大信用贷款发放力度。二是持续优化线上信贷产品,在现有线上贷款审批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中小微企业非财务信息,如知识产权信息、关键技术人员等,并赋予一定权重,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率。

3.2拓展融资渠道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需要充分挖掘和提高各个环节资金周转率和利用率,才可以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首先,拓展内源融资渠道,加强内部现金流管,使用平衡留存盈余的建设方式,充分利用固定资产折旧,加强纳税筹划。盘活存量资产,加强现金管理,加速应收账款变现,提高存货管理。增强内部债务融资,加强内部集资和应付账款融资、预收账款融资。其次,充分利用外源融资渠道,中小微企业的间接融资需要加强经营管理水平。强化诚信意识,积极寻求新的担保形式,合理的使用自然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联保贷款。创新动产抵质押担保形式,有效地建立金融租赁,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存货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典当融资等方式。最后,中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合理的使用股票上市融资,吸引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建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

3.3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降低中小微企业金融风险不仅要对金融市场实施改革,也要从金融机构内部进行整改和监督。金融机构的运营必须要保障中小微企业监事和董事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实现。首先,可以适当增加金融机构内部董事数量。这可以更好地起到制衡和约束作用,防止出现一人独揽全活的现象。其次,在实际经营中,为了保证金融工作的执行效率,可以建立股东表决机制。这可以防止一些股东滥用职权。最后,中小微企业可以将中小微企业内部的股东划分为非控股股东和控股股东两大类。在股东表决机制的建立中,不断完善表决制度,保证金融机构的表决与裁定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防止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此外,对表决制度的适用范围和表决比例要有一定的规划,并在实际经营中予以落实。例如,开放非控股股东话语权,从而制衡控股股东的股权,对他们的经营进行一定约束。如此一来,整个金融机构公平性和公正性得以体现,这保证了金融机构决策的合理与科学。

3.4完善自身财务管理

在本质上,中小微企业基本上规模较小,大部分的人员素质不足,并且企业还是处于“家族式”管理方式,不仅制度上比较的混乱,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时,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提高财务管理的培训力度,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使用信息化的方式,真实地披露企业财务,最大限度增强对应的资金使用效率,为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

3.5信息监管系统的建立

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微企业金融的风险防范工作,必须建立起信息监管体系,实现全方位的互联网监管制度,从而保证风险防范工作有机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根据法律准则,确保监管系统能够全部执行,以此来优化市场经济中的金融市场。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例如不正当交易、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都应该依法严厉打击,并落实相应的惩罚措施,从而警醒其他金融中小微企业。同时,要根据中小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发展现状不断引入先进的专业技术,以此来保证信息监管系统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利用信息监管系统对中小微企业金融动态进行密切关注,提高其金融风险敏锐度。一旦在监管过程中出现中小微企业金融运营不当的情况,要通过信息监管系统及时预警,防止因监管不当使一些不法中小微企业进入到市场当中。对于一些符合进入资格的中小微企业,要在进入之前对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掌握和了解,并利用信息监管系统对中小微企业法人进行识别,从而保证整个金融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中小微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核心的一部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小微企业金融的出现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减少风险的发生,提高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水平,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体系制度,实现风险问题的快速解决,加快完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大林.基于企业金融经济的经济数学模式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93-94.

[2]许恩铭.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及对策[J].财经界,2020(2):29-30.

[3]张潍.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131-132.

[4]亓秀华.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1):126-127.

[5]杨夕雪.信息化在金融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