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

谭红强

绵阳市安州区自然资源局  四川省绵阳市  622651

摘要: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是一个农业大国,特殊的国情造就了农村和农业发展是我国快速发展的命脉所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基于此,本文将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1 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振兴的概念分析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区域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进行开发和保护,通过科学管理为不同地区的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开发和保护,既能为各项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重要保障,也能为一些建设工作的有序实施提供稳定的环境。综合来看,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一项重要指南,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既能促进新时代我国乡村地区产业规划的顺利实施,也能实现战略发展的高效开展。在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能有效地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按照实施要求发展和提高农村地区产业经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能有效地开发和保护乡村的一些土地资源,构建清洁环境,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进而推动农村地区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主要是在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的人口分布以及经济布局的环境因素基础上,将生态环境的发展作为基础要求,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乡村地区的国土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以及保护。这种方式既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新格局的完善构建,也能提升乡村的空间治理格局。通过实施整体性规划使乡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空间朝着更加合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也能在农村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绿色生产的发展模式,加快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农村治理的现代化步伐,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乡村建设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建设的实施情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乡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一是国家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四好公路建设”工程以来,交通更加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增强;二是农村经济基础雄厚,实施乡村振兴的步伐加快;三是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更加优美,造就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四是基础设施配套具备了一定基础,为全面振兴创造了条件。

2.2 存在的问题

一是村庄空间分布不均,规模偏小,既不利于基础设施的配套,也不利于产业经济发展。二是城乡融合发展不足,基础设施无法有效共享。大部分建制镇均建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如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天然气和供热设施,但是由于村庄布局不合理,建设分散,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共享。三是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模式尚属粗放。镇驻地村和镇区较近的村庄,享受到镇区建设带来的红利,经济条件、生活配套较好,而其他村落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村庄资源优势明显、发展特色养殖、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经济条件较好、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前列,涌现出了很多全国“文明村”、地方“文明村”,但尚有部分偏远村庄虽然村民靠大棚蔬菜、林果种植、家庭作坊和外出打工等方式经济收入较高,但集体经济薄弱,还没有有效地支撑乡村振兴的产业。四是在乡村振兴的整体投入上还存在多头投入,不能有效形成整体合力。

3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3.1 文化传承带动模式

这种模式建立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需要全方位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文化价值,打造特色乡村文化“金色招牌”,为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时,要围绕游客感受,从以前单纯的“观光游览”逐渐过渡到“传统文化的体验”,给游客带来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在保持原有乡村特色风景和文化古迹的基础上,完善乡村现代化设施设备,给游客一种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文化体验,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如3D、4D技术等),结合乡村特色的民风民俗,给游客身临其境的别样感觉。另外,当地政府要大力支持乡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宣传,积极带动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打造全新的农村。

3.2 建立部门联动新机制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加快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应进一步增强各级各类规划的协同性,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为促进乡村振兴,国家相关部门相继推出了扶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帮扶资金,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进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行业分头管理和投入,有些项目虽然重合,但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在乡村振兴投入上应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整合财政、农业、民政、国土规划、水利、住建、公路交通、环保、电力等诸多部门单位的相关资金、政策,在涉及农村脱贫攻坚、农田整治、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电网改造、环境生态、安全环保等配套政策上,整合各部门力量,严格执行村庄空间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循序渐进,补齐短板,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3.3 生态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生态文化旅游所倡导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让游客体验乡村当地的“生态文化”,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的感觉。通过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对气候、环境、社会与人类关系引发共鸣与反思,这是吸引游客、令其流连忘返的真正魅力所在。这种发展模式是乡村生态发展和经济振兴的最好选择。

3.4 以再开发为规划重点,推动空间结构治理

以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再开发作为基础的规划重点,能有效推动农村地区国土空间结构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国土空间资源的分布状况以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科学调整,进一步深化国有空间的规划工作,结合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地区的国土资源进行再开发,既能强化资源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也能形成城镇空间的综合治理格局,进而有效地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缩短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差距。国家和相关部门在对农村地区的资源进行再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将农村地区的国土空间资源类型划分为禁止类和淘汰类等各个种类,将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和产业资源进行集中化的整治和改造,既能实现国土资源的合理和规范化开展,也能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5 确定产业发展目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

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提升和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可以以确定产业发展目标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既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地区的产业,结合农村地区特有的地理优势和空间优势来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力,也能实现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促进各项产业的良性循环,形成村庄产业融合互动的整体发展格局。

4 结束语

自然资源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不仅包括了土地、矿产和水资源,也包括了其环境空间中的一些林地和生物等各种自然资源。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在近几年的城乡发展中注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通过强化国土空间管制措施,加强土地整治,提高国土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价值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空间,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冀秀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J].华北自然资源,2022(05):118-121.

[2]龚政.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以义乌地区多规合一村庄规划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2):2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