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改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数改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探究

冯燕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政府部门履职的物质保障,各级各部门资产管理质量对我国公共事务管理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再次过上紧日子,如何利用数字化改革这一利器,来破解资产管理中的瓶颈和困境,成为每一位资产管理人员不得不思考的课题。

一、资产管理的任务及要求

(一)加强资产管理主体责任

要强化对资产管理的责任担当意识,全面履行国有资产的主体管理职责和整改责任,把资产管理放在与资金管理同等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具体管理,强化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管理合力。

(二)完善资产登记入账工作

要规范和加强各类资产的会计核算,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要求将资产分类登记入账,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行政事业性资产年度报告编报质量。

(三)建立资产配置审核机制

要建立健全新增资产配置相关预算管理,优化新增资产配置相关预算编报审核,以存量制约增量,以增量调整存量,进一步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结合单位履职需要、存量资产状况和财力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配置。

(四)规范资产处置管理流程

要及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堵塞管理漏洞,夯实制度基础,并抓好制度的组织实施,提升制度约束力和执行力。准确完整登记资产卡片信息,确保一卡一物、不重不漏,定期清查盘点,及时处理资产盘盈、盘亏和资金挂账等事项。建立和完善单位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及时进行账实、账账核对,确保资产报表与会计账相关数据相一致。

二、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一直以来对资产管理的要求不高,普遍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及处置的现象。资产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缺失,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淡漠,从而导致单位内部对资产管理不善的后果及危害性认识不足,对资产管理政策执行的刚性欠缺。

(二)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虽然每个单位看似都有面面俱到的内控制度,但由于为了制定而制定的出发点,注定该制度的实操性和制约性存在问题,再加上缺少数字化等高效手段,仅靠人为管理难以完全覆盖资产管理全过程的各个风险点,使这种先天不足的内控制度基本流于形式,难求实效。

(三)信息化程度较低下

虽然财政资产管理系统已形成网络化,但具体到单位内部,还是依靠手工对账、人工盘点等传统方式,资产二维码赋码管理由于没有信息化系统作支撑,根本无法发挥其动态化管理、实时跟踪的作用。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多为兼职的现状下,期望实现有效管理的难度显而易见。

(四)管理过程尚未闭环

在资产购置、管理、处置的全过程中,购置环节由于需要财政强制性审核,管控力度较大些,相比较之下,管理环节全部依赖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管控力度明显就会差很多。而处置环节虽向财政部门备案,且定点回收后残值收入上缴国库,但由于没有实质性审核,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至目前为止尚不能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控。

三、利用数改提升资产管理的几点设想

(一)管理意识再造化

审时度势,不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转变陈旧观念,加强全员资产政策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资产管理意识;而且要有系统思维的宽度,主动学习新知识,熟练掌握通过现代信息手段来增强资产管理效能的本领。恪尽职守,明确资产管理各环节涉及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让每位干部都意识到资产与资金同等重要,同样要珍惜爱护,不能随意毁损和造成遗失。

(二)内控管理一体化

利用数字化改革要求,强化资产系统移动功能应用,完善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功能,实施资产全员管理,促进资产管理全口径、全生命周期模式加快建成。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推动财政预算系统、支付系统、核算系统与资产采购、管理、处置等相关数据自动对接,真正形成数据共享,实现内控无死角。

(三)管理过程数字化

借力平台数据实时共享,打通了资产管理全过程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对每项资产申请、调配、租赁、维修、处置等各环节的实时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掌控,在规范管理流程的同时,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促进了财政资金产出效能。

(四)资产位置可视化

通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资产的位置信息和相关属性有效结合起来,资产的综合信息能更准确、真实、清晰、更直观地表达出来,再次创新了资产管理的手段。资产的可视化管理,解决了资产管理人少事杂的难题,实现了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和多元性。

(五)管理决策科学化

健全的资产系统本身具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监控预警模块已经具备了超强的图表分析数据统计自定义等功能,可提供更全面、更科学、更精准的决策依据,使决策更高效、更有力、更到位。

(六)外部监管有效化

基于大数据的有力支撑,使得纪检、审计、财政等外部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各自职责、各自标准,通过对资产数据的查询统计,实现自主取数、开展实时监管。从而,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真正纳入“笼子”,最大限度地从萌芽上发现风险隐患,杜绝腐败现象孳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改革举措都离不开数字化这一现代化手段因资产管理数字化不仅兼顾成本效益、投入产出,还要考虑资产数据的安全及与单位的实际需求,故值得每位资产管理人员深入探究和共同研讨。希望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不断完善,使其能为社会提供更为公平、高效的公共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