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研读及对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体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研读及对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体系的思考

贾媛媛

通用技术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00161

2022年5月13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明确了金融机构要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全过程管控,详述了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应规避的各类风险点,引导金融机构要合理审慎评估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全面、真实反映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水平不得通过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调节利润、调节财务指标和监管指标,规避监管要求。本文在研读《办法基础上,对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体系做一些思考。

一、《办法》研读

财政部于2017年上半年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即新金融工具准则,新准则提出对金融工具减值的计量要通过预期信用损失法来完成,但由于没有专门规范指导文件,导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个体差异较大,同业可比性不高,为了引导金融机构能够规范预期信用损失管理,提升实施质量,及时充足计提信用风险损失准备,制定了办法》。该《办法》共分为五个部分总则、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监督管理、附则全面系统规范了金融机构预期信用损失的全过程管理

(一)总则

总则部分详述了预期信用损失的定义、适用范围,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五项原则(即全面、真实、谨慎、动态、匹配性),从总体上规范和要求金融机构要全面、真实的反映信用风险水平

(二)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

1.明确治理层的职责与分工

《办法》第二部分强调治理结构在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过程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董事会承担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的最终责任,详述了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等各部门在内的职责与分工。

第一,对于董事会的职责,强调要对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的相关管理制度、重要政策、重要模型以及关键参数的最终审批权负责,监督高管层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情况。

第二,对于监事会的职责,强调要把监督董事会和高管层在预期信用损失法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纳入监事会工作报告。

第三,对于高管层的职责,强调要根据董事会授权审批模型及参数,具体实施贯彻相关管理制度、组织配备各类资源,并至少于每年向董事会汇报一次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相关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要检查实施制度的落实情况,各部门的履职情况,审计内部控制和审批流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向董事会报告发现的问题及监督整改情况。

上述职责分工的明确,特别是强调董事会承担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的最终责任,充分体现监管于董事会职责预期信用损失法中的地和作用。《办法》的发布全面规范了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各项职责分工,为机构组建自身有效的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团队加强规范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同时也成为监管监督评价金融机构是否合理审慎评估信用风险损失准备、全面、真实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依据之一

2.建立有效的信息维护制度

《办法》指出,金融机构要持续加强信用风险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和管理建立完备的历史数据存储机制,确保计提结果可以复现。

这一制度的提出,意在引导金融机构要建立科学、精准的预期信用损失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存储历史数据并实现任意历史时期计提数据的复这对于信息系统建设体系相对较完善、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高、资源相对丰富的大型商业银行来说难度并不高,但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各方面资源条件受限加之实施时间较短,想要完全达到这一要求需要费一番功夫。

(三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

1.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实施环节

《办法》在第三部分详述了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环节内容涵盖风险分组、阶段划分、模型搭建、前瞻性调整、参数确定、模型验证、实施评估、信用

风险准备计提、信息披露等多个方面,

2.实施环节更新频度

办法》对于大部分的实施环节提出了更新要求,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至少一年更新一次,这不仅金融机构的预期信用损失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办法》指导意义,要不断推动提升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实施质量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3.规范实施环节的适用条件严加防范触及监管底线的违规行为

(1)金融机构建立评估模型的方式

监管对于金融机构建立评估模型给出了三种不同方式,原则上要求金融机构运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模型法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的精细程度,但如果确有困难的,可按照困难程度选择另外两种简易方式,一种将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两个参数合并为损失率进行估计,若还有困难的,可采用母行或其他类似机构的模型,这体现了监管充分考虑到目前金融机构现状,在实施层面适用差异性上给出一定的选择空间但这并非是监管在降低要求,对于选择简易方式处理的机构来说,还是要开展运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模型评估的建设工作,持续优化和提高评估的精准度

(2)管理

叠加

对于短期内难以通过阶段划分、评估模型、前瞻性调整反映相关风险因素的,可通过管理层叠加进行调整,但是该因素并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任意运用管理层叠加对评估做调整,以达到调节利润、调节财务指标的目的前提是要规范的审批流程经董事会审批通过才能够运用管理层叠加。《办法》同时特意强调对于常态化的影响因素不得通过管理层叠加实现调整

二、对预期信用损失法管理体系的思考

可以看到,监管对金融机构在预期信用损失管理工作上提出全面、系统规范的建设要求,仔细对比不难发现,其实《办法》近年来监管数据治理工作思路很多一脉相承、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对于预期信用损失法的管理,可以充分借鉴数据治理方面的工作经验

从目前的实施情况部分机构对于预期信用损失管理的重点主要还集中在模型数据的应用与监管报送等方面,对于治理结构及制度体系建设、模型的构建验证信用评级团队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治理结构及制度建设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近年来监管多次在数据治理中重点强调的部分。为推动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水平提升,充分理解预期信用损失管理的重大意义,落实各环节责任机构可依据办法思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认真履行决策把关、贯彻执行、监督检查、防范风险等职责

完善预期信用损失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健全内控体系,《办法》中对预期信用损失的管理提出了很多具体、详实的要求,包括各个实施环节的操作方法、划分标准、更新频度、评估优化等,机构可结合自身情况,建立统一的制度来规范各类操作行为提高风险合规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实施质量,防范触及监管底线的各类违规行为。

(二)构建预期信用损失信息系统

《办法》多次强调建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性,与系统建设在数据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类似,由于模型各阶段的实施过程需要大量的数据作支撑,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充分运用,机构可以考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收集整理、历史文档的存储、模型验证与运用、压力测试等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第一,系统能够更、更全面的预测预期信用损失状况,例如,评估某一因素对预期信用损失的影响系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设置多种情景快速收集各类信息并能够根据管理要求进行压力测试,帮助公司更高效的了解到不同情景下预期信用损失的评估状况,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第二,系统能够更快、更精准的预期信用损失进行评估和计量提高预测分析月末结账、报表报送、内部管理等应用层的管理效能。

作者简介:贾媛媛 1988年12月 女 山西省 汉族 硕士 会计师  通用技术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方向:金融监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