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的对策

段新华

中共陕西省汉中洋县县委党校    

内容提要: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是党的社会形象的集中展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晴雨表。本文简要分析了作风建设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对当前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

主题词:新时代 作风建设   对策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今天,作风问题依然不是小事,它关系我们党会不会脱离群众,能不能长期执政、能不能很好履行执政使命的大问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必须锲而不舍的抓下去,抓出成效。

一、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内涵

所谓作风,是指一个人、一个组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上的风格特征。党的作风,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由全体党的成员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品德和风貌的高度凝练。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人心向背、党的生命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作风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干部作风是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的集中反映,从十八大以来被处理的诸多高官来看,一个腐化的干部,很难有好的思想作风和良好学风,也不可能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因此,作风建设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反映党的形象,体现党的路线和宗旨。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党的作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二、新时代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当前,绝大多数干部政治坚定、心系百姓,锐意进取,能力超群、作风过硬,清正廉洁、出类拔萃,但也有极少数干部作风存在着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学习风气不浓,不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学习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有些党员干部不思进取、碌碌无为,不愿学;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些党员干部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

(二)、工作作风不实,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有的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作风严重,在处理各种关系上,对上级捧着、抬着,对下级哄着、护着,对同级包着、让着,对群众压着、拖着,对存在问题捂着、盖着;有的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的有效办法;有的干部搞脱离实际的 “政绩工程”、工作留痕等。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②。加强作风建设,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针对当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原因,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一)、抓综合建设,把作风建设置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运作

一是在发展全局中研究和部署作风建设。把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党和政府年度工作的全局,分析研究干部作风状况和变化规律,及时解决带有倾向性、全局性的问题。切实做到谋划经济发展、制定社会规划、研究部署工作的同时考虑作风建设。

二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作风建设。从讲党性、重品行入手,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从机关整体建设上部署作风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从举措上做起,细致入微、防微杜渐,大煞不正之风,敦促干部谨言慎行,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

(二)、抓教育为本,发挥教育的正反作用,弘扬新风正气

一是以教育活动为载体,狠抓教育转化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断加强干部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摒弃特权思想。对那些思想、作风中存在具有共性的问题,重在教育转化。对带有个性的突出问题,绝不姑息养奸,以儆效尤。

二是健全干部分级教育培训体制。按照中央提出的《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用5年时间把全体党员普遍轮训一遍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相应干部教育培训实施细则。依托党校、各类干部院校资源,从领导科学、党性修养、心理健康、廉洁从政等多学科提升干部素质,不断拓展挂职锻炼、岗位交流、异地交流等锻炼培训途径,促进领导干部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教育有机结合。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既要总结和宣扬新风正气的典型,又要发现抵制歪风邪气;既要树立转变作风的典型,又要弘扬敢抓敢管的典型;既要重视上级对下级、班长对成员的表率示范作用,又要重视发现和树立典型,剖析反面案例,以达警示之目的。建立党校警示教育基地,在日常教育培训中解析案例,筑牢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三)、抓制度规范,发挥制度指引和约束功能,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以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促制度建设。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要求,严格落实《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支部工作条例》等制度。不断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制度,确保各级党的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不断扩大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用制度规范党内工作。

二是树立“制度至上”的神圣感,强化制度的监督检查。树立制度的权威性,使干部对制度有“敬畏感”,维护制度执行的威严和刚性,敢于碰硬,敢于向部门利益挑战。人人自觉按制度规定办事,按制度规定使用手中权力,使制度成为约束干部行为的主要标尺。杜绝干部的言行凌驾于制度之上、滥用职权,用制度约束干部行为。

(四)、抓正确导向,健全科学选人用人机制,树立良好新风

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估体系。在考核评价主体上力求多元化,向被考核者的上级、同级、下级和工作服务对象等全方位评价转变;在考核方法上力求科学化,考核结果尽可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在考核过程中力求公平、公正、透明,公开考核程序、过程、结果;在结果应用上力求务实,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使之成为干部认识差距、改正提高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能力和岗位相适应的干部配置机制。对领导岗位,要明确领导职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设定准入资格条件;对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等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选拔方式,要通过制度加以固定和推广;要拓展公开选拔领导岗位渠道;要科学确定党政领导班子的职位设置,地方党委和政府可以适当扩大交叉任职,减少和避免职能重叠;对班子成员的配备,应统筹年龄、经历经验、专业知识结构等因素,提高班子的整体决策和执行水平。

三是推行领导干部正常退出机制。要严格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强化任期内和任期后的考核,执行不胜任现职的规定、标准,凡不符合标准的退出实职或降级使用;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对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对重大事故负有重大责任的,由本人提出辞职申请;完善领导干部退出后的保障机制,为退出岗位的领导干部提供合理的生活保障。

(五)、抓监督保障,用科学的方法强化监督,使干部养成良好作风

一是进一步转变监督理念。国家监察委员会建立、巡视巡察制度的实行,进一步表明中央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日常教育和管理。加大对干部作风问题的检查力度,同时,要突出监督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就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制约“一把手”和权力部门的滥权行为;难点,就是对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净化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环境。

二是运用网络技术拓宽监督渠道。网络媒体是群众参与作风建设监督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开展网上举报、网上投诉受理、网上行风评议,及时收集对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畅通群众对干部作风的诉求渠道,提供群众参与作风建设和开展监督的平台,促进对作风建设的监督工作深入开展。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