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循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

张千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七病区 安徽合肥 230000

【摘 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经循证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68例艾滋病患者均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比较组间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差异。结果:相较于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命质量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水平均显著提升,睡眠质量评分水平则显著下降,但实验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提升幅度和睡眠质量评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和睡眠质量均显著提升,这证明了循证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优质作用,可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艾滋病;生命质量;睡眠质量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艾滋病,其作为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所致的严重传染性疾病,会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患者最终会丧失抵御疾病的能力,从而会因感染其他疾病或肿瘤而丧失生命。目前,临床尚无法治愈艾滋病,患者只能通过长期服药的方式延缓生命,但因疾病的疾病和社会歧视等问题,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故针对性提升艾滋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对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1]。相关研究指出,循证护理的应用可针对性提升艾滋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应用价值较高[2]。为此,本文便选取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部分艾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艾滋病患者68例,其均于2019年7月-2021年7月间在我院就诊,并通过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1:1的比例将68例患者分别纳入两组中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例,平均年龄(39.26±4.33)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例,平均年龄(39.54±4.35)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医护人员首先需向患者宣教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明确该疾病的病因、病毒传播途径、干预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等内容。其次,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遵医嘱进行药物的使用,已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最后,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并做好患者信息的保密工作。

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首先,医护人员要进行循证护理小组的组建,并通过培训的方式使小组成员掌握循证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其次,患者入院后小组成员要开会讨论患者的个人资料,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患者信息进行询证问题的提出。再次,小组成员需通过查询相关期刊资料、专业数据、咨询专家等方式明确艾滋病的相关信息,并针对循证问题查询相关解决方案,并最终通过开会讨论的方式制定护理计划。最后,在患者住院期间,小组成员需依照制定好的循证护理计划予以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

1.3 评定标准

生命质量评分:《艾滋病生命质量量表》,内容包含一般性感觉8项,8-40分、社会状态10项,10-50分、身体状态16项,16-80分、心理状态12项,12-6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命质量越佳。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内容包含症状管理、疾病认知的等 6个方面,满分15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睡眠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满分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计数指标和计量指标表示方法分别为n(%)和(x±s),检验方法则为X2和t,当检验结果(P)<0.05时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质量评分差异

表1显示:生命质量评分组间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比较结果 (x±s)分

组别

例数

生命质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4

97.25±24.88

186.29±35.26

对照组

34

97.75±24.91

152.18±29.86

t

-

0.0828

4.3046

P

-

0.9343

0.0001

2.2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

表2显示: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组间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差异比较结果 (x±s)分

组别

例数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4

73.28±11.44

117.29±13.28

对照组

34

73.19±11.41

98.17±12.28

t

-

0.0325

6.1638

P

-

0.9742

0.0000

2.3 睡眠质量评分差异

表3显示:睡眠质量评分组间护理前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比较结果 (x±s)分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4

11.43±2.38

3.51±0.65

对照组

34

11.45±2.38

7.22±0.83

t

-

0.0346

20.5200

P

-

0.9725

0.0000

3 讨论

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故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艾滋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和睡眠质量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传统护理模式往往存在模式死板、内容简单的问题,循证护理则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循证意识,通过对证据的客观分析,进行潜在问题的探查,并通过科学理论的支撑进行循证问题的解决,从而能够予以患者更加全面且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艾滋病患者身心健康的保障[3]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后生命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和睡眠质量均显著提升,这证明了循证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优质作用,可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韩晶,吴诗诗,刘宇,等. 北京市艾滋病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知识、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0,26(04):398-401+406.

[2]贾玉枝,张红霞. 循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5):667-668.

[3]黄小倩. 循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9):1616-1617+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