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雷永福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  550599

【摘要】:目的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后造成的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是选自于作者在2022年4月至5月支援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活动中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接收的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患共计72人,并根据发病程度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危重组有36人,本组病患是症状较重的一组;另一组是非危重组有36人,本组症状较轻。在治疗过程中对病患的肝脏功能展开监测研究分析两组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情况、观察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数据并找出导致急性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危重组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概率为为36.11%,而非危重组的发生率仅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而在对比两组病患的ALT、AST水平结果时,危重组病患的各项结果明显高于非危重组病患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同时在对新冠肺炎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可知,CRP与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影响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急性肝损伤的概率呈正相关。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感染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虽然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是影响其发生率与发病程度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非常大的可能是CRP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肝损伤;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分析

2020年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席卷而来,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2年多,但是疫情仍未结束。并且随着新冠肺炎的不断发展和对其深入的研究,该疾病对人体的伤害和后遗症情况也逐渐清晰了[1,2],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后造成的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实验对象是选自于作者在2022年4月至5月支援上海抗击新冠疫情活动中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接收的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患共计72人,并根据发病程度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危重组有36人,而另一组是非危重组有36人,基础资料见表1,筛选实验对象是主要诊断依据是根据国家卫健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的非危重和危重的判定,非危重一般指轻型(是指病患临床症状较轻,影像学资料显示并无明显肺炎表现)和普通型(是指临床症状具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影像学资料也显示有肺炎表现)。而危重型则是指临床正传显著,发热、呼吸道感染情况严重,并且肺炎显著,同时已经出现了并发症等。而在筛选病患时也排除了病患在患病前已经出现了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有病变或慢性病史的可能。通过对比两组的常规资料,确认无显著性(P>0.05)差异,说明实验对象之间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表1 实验对象之间的资料对比

平均年龄

(岁)

性别

非危重组

36

42.17±10.78

18

18

危重组

36

43.02±11.56

15

21

P

-

>0.05

>0.05

1.2 实验方法

    对病患展开治疗期间,同时对病患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并根据疾病症状和发病情况定期对病患的肝功能及相关指数进行检测,同时还要对影响肝功能的其他指标比如CRP、白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在对病患的急性肝损伤进行病因判定时,一定要排除掉病患既往有肝病病史或因病患长期饮酒所导致的疾病。

   排除不可控因素之后,对收集到的病患的基本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并分析,在入院时还要首先开展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以作为后续判定肝功能指标的基础与对照,从而从中分析会导致新冠肺炎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和导致发生急性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对病患的肝脏功能展开监测研究分析两组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情况、观察两组病患的各项指标数据并找出导致急性肝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临床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P0.05作为标准进行判定,判定两组实验对象之间的实验数据是否有显著差异,使实验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实验对象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概率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危重组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概率为36.11%,而非危重组的发生率仅为5.56%,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对比两组实验对象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概率

分组

人数

发生急性肝损伤人数

发生率(%

非危重组

36

2

5.56

危重

36

13

36.11

P

-

-

0.05

2.2 对比两组实验对象肝功能的指标水平并分析危险因素

    在对比两组病患的ALTAST水平结果时,危重组病患的各项结果明显高于非危重组病患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且P0.05;同时在对新冠肺炎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可知,

CRP与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影响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急性肝损伤的概率呈正相关,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实验对象肝功能的指标水平并分析危险因素

人数

ALT(U/L)

AST(U/L)

CRP(mg/L)

白蛋白含量(%)

入院时

治疗中

入院时

治疗中

入院时

治疗中

入院时

治疗中

非危重组

36

36.12±5.22

49.15±7.39

40.11±3.45

56.16±6.23

25.11

35.32

36.17±3.30

29.18±0.15

危重组

36

35.76±4.33

89.16±9.76

39.17±2.22

90.18±8.42

24.18

48.93

38.19±2.89

32.10±1.31

P

-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总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伊始,在国湖北省武汉市集中爆发很多病历,由于其发病快、病情未知、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并恰逢我国春运时节,但经过快速应对,同时研究工作同步进行,随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基因测序已基本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并命名为SARS-COV-2,属β冠状病毒属,这类病毒实际上广泛存在在除人之外的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一旦人类被感染就会引发发热、咳嗽、咽喉痛、肌肉痛、疲劳等症状,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病患身体受损情况也逐渐明确[3]。其中除了病患的肺部会因为炎症导致病患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之外,发生急性肝损伤也是主要症状之一,根据本文中的临床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危重病患发生急性肝损伤的概率为27.08%,同时病情严重时还会引发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等多种重要器官的衰竭,致使病患最终死亡。要知道肝脏作为我们人体内最重要且最大的器官,承担着身体中解毒、生物转化、排泄等中药功能,一旦发生损伤将是不可逆的伤害[4],即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了,也会对疾病的预后带来困扰,更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也经过实验初步判定CRP和白蛋白水平的变化是导致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希望在后续治疗中引起重视,降低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帮助病患提高患病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窦爱华, 郑俊福, 惠威,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北京医学, 2020, 42(6):4.

[2]黄傲, 杨欣荣, 孙惠川,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0, 19(3):248-250.

[3]张美玲, 王祯芝, 熊  康,等. 浅析新冠肺炎肝损伤的发病机制[J].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12(5):6.

[4]龙丹, 秦凌辉, 高山. 20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肝损害临床特征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年36卷7期, 1567-1570页, ISTIC PKU,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