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李萍,李乐驰,熊睿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重庆) 401121

摘要:BIM技术下,建立虚拟建筑是适应目前工程生产和发展需要的,尤其适合于工程技术难度大、工艺复杂、交叉作业多、构件尺寸变化大的工程[1]。虚拟建筑是以工程项目的建设图纸作为基础,通过BIM技术和电子技术,可以在工程建设中实现对现场的数字监测。通过对工程工地进行实时监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上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上报,使工地的数字化管理更加高效。B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新型CAD技术,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技术保证。运用BIM技术对工程建设进行仿真,通过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经验和分析,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地预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建筑安全管理的观点出发,运用BIM技术,建立了一套以BIM为基础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安全防护;应用

引言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BIM虚拟建筑技术兴起。基于BIM技术构建的数字建筑模型及协同办公平台具有可视化、多维化、数字化的特点,和施工模拟、参数计算、技术分析、项目管理等功能。

一、BIM技术

BIM技术的中文为建筑信息模型,美国对建筑信息模型的定义为能够利用数字表达的方式展现建筑工程或者其他建设项目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特性。属于共享的知识资源体系,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包括建设项目的设计、概念想象以及最终拆除。BIM技术的应用具有极大优势:第一,具有可视化的优势,也是BIM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相关人员可以利用PM技术打造建筑模型,观察到具体建筑结构的放置位置,了解是否存在着结构交叉的问题,改变了以往二维设计的缺陷性。第二,BIM技术具有集成性的优势。BIM技术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功能信息进行集成处理,包括建筑形状、尺寸参数、方位信息以及材质数据等,同时还可以对进度信息及成本信息进行分析,能够为后续的管理活动开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第三,BIM技术具有交互性的优势。业主、施工单位以及第三方机构均可以在BIM技术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对设计计划以及工程开展方式进行调整,提升了沟通效率,能够保证施工活动有序开展。

二、BIM技术特征

2.1可视化

如今,建筑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建筑物内部结构以及使用功能越来越复杂多样,传统的工程设计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绘图设计,但这种设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建筑工程设计,并且在绘制时容易出现数据的误差,对施工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在设计管理中加入BIM技术后,设计人员可以通过3D立体模型图,熟练掌握建筑物的内部空间结构以及使用功能,并将其可视化,方便施工时工作人员的查看以及按照图纸的标准开展施工,促进建筑整体效益的提升。

2.2协同性

BIM技术的协作就是通过BIM技术的运用,使施工各方、专业之间的高效协作,通过及时沟通和信息共享,使施工过程更加顺畅、顺畅。在施工工地的管理中,利用BIM技术的协同作用,可以强化工地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各个工种的具体工作分工进行细化,以保证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从而防止在工程过程中产生矛盾。利用BIM技术进行生产流程协调,可以防止工程建设滞后、工程质量下降、工程安全隐患等问题。

三、BIM技术在建筑安全防护中的应用策略

3.1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安全管理方案的规范性

建筑工程的整个环节都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也对技术人员和施工的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安全管理中,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制定出符合当前安全管理的方案,更好的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而传统的施工过程中,其安全管理往往是以过去的施工经验来作为管理的基础,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也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将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和改善。而BIM技术就可以有效的将实际的工程和管理工作进行结合,通过BIM技术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从而对其进行解决,提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3.2系统危险源识别与实时监控

在建筑安全管理中采用BIM-RFID传感器技术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危险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机危险源,一种是特定危险源。特定危险源主要是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经常与建筑结构或者临时设施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可以进行人为控制。随机危险是指在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施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风险,并且不同因素的互相作用会加剧系统的风险情况。可以通过已经建立的传感器集成技术和BIM模型技术构建预警系统,实现对项目的自动检查和风险预警。例如,BIM建筑模型识别出地板边缘失去保护,那么系统会自动分析危险源的成因,并给出解决方案,一般在地板边缘加装合适高度的保护轨。

3.3建筑施工安全防护中BIM安全可靠性分析

在传统建筑施工中大多都是依靠施工人员的个人经验对危险源评价,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也是结合二维平面图信息进行,很难直观展示安全防护效果,加上建筑环境之间的差异,受主观因所影响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防护设施与建筑位置出现偏差也会影响整体效果,甚至需要重新返工,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利用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功能,模拟建筑环境。对可能会产生的碰撞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其对防护栏位置做出调整,达到防护目的,有助于工程施工顺利展开。从事故统计数据结果分析中了解常见的事故发生类型,可以得知高空坠落发生概率最高,可以在常见作业部位设置防护栏杆,利用BIM建模技术创建三维模型,达到标准化施工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施工安全。

3.4在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方面的应用

当前,安全三级的安全培训涵盖了各个方面,例如建筑作业工人的标准,BIM技术能够很好地将三个层次的安全知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视觉上的一种形式。要使工程施工的安全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必须事先对员工进行安全的教育和训练,并针对不同的施工需要进行不同的训练,使各类型的员工都意识到,BIM技术只能通过正规的安全教育来实现。为了节省训练经费,缩短安全教育的训练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做工程建设。与其它技术相比,基于BIM技术的安全教育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工程施工队伍进行个性化的培训,以适应各种教育程度的施工队伍的需要。

结束语:

现阶段,建筑行业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新挑战。新施工技术、新施工设备的引进,都需要实时调整施工方案,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性,所以建筑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此最大程度地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效率与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以求提高管理效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提高施工环境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陈定坤,何军,王海豹.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防护预警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2):68-69.

[2]姜玉婷,彭英健.BIM技术在高层建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5):93-95+103.

[3]刘钊.深入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陶瓷,2020(08):147-148..

[4]胡贯华.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C]//.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二).,2020:39-49.

[5]覃安松,张超.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