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祁丽芬

东莞市技师学院 523000

摘要:作为世界人口及劳动力大国,我国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职业教育发展,是填补技能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学历职业教育的扩招,亦使得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职业教育发展是填补技能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学历职业教育的扩招,亦使得技能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

关键词:就业中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人才,人才严重短缺使许多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大学是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形成的沃土。但是,人力资源的质量必须建立在精心招聘和以科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以确保拥有高技能和先进性的人才。中等学校向社会输出大量物流管理人才,带动了物流企业的建设和发展。然而,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相去甚远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过程中,必须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当前物流企业发展的新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在面向就业的中等职业培训机构中发展后勤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方法。

一、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物流人才长期处于空缺状态,近几年随着物流管理专业不断扩招,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人才质量已经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随着创新创业理念的普及,普通的物流专业人才也无法满足高质量市场发展需求,拥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实践素养的人才已经成为各大物流企业争抢的焦点。有专家指出,在当前物流产业的发展背景下,高质量、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是行业内的稀缺人才,也是带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人才资源往往是影响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行业人才学历普遍偏低,导致物流行业存在严重的监管困难、运行困难和创新困难等问题,危害了我国物流行业资源的整合与发展,不利于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存在问题

中职扩招后生源类型多样化,社会人员学习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要实施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学院依据物流管理专业社会人员需求,将班级分为3个教学班。其中,有专业转换升级需求,时间较宽裕的组成全日制工学交替班;有合作企业共建的组成全日制送教到企班;其他组成全日制半工半读班,因此学校制定3套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半工半读班级管理困难,学生因工作变迁多,时间调整难度大。相应的与企业合作的班级,因合作企业工作环境、技能需求相近,教学效果较好。“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为在线开放课程、虚拟实践平台等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由于面向社会招生的学生时间不稳定,知识层面跨度大,在教学中片段式教学资料、在线开放课程等自由学习,多种考核方式等还需要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因其面向岗位多,技能操作知识要求高,在理论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中,对技能的反复操作与实践要求高,不同的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差异大,教学中需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工作背景,工作相关证书五花八门,学分兑换中对证书的概括不够,一直在修改,基本满足首批毕业学生。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以就业为导向,明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无论是与物流管理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还是新的物流管理理念,都属于物流相关知识的范畴,要求专业学生能够基于就业导向,了解国际物流业务流程,学习与报关、检验、运输仓储、采购、营销、信息、成本等相关的物流管理知识,并熟练掌握操作物流软件和处理实物信息的计算机技能。根据现代物流管理流程,具备处理仓储管理形成的各种单据,完成产品收集、组装、装车,并根据客户订单提供各种服务的能力,同时具备收集、分析、处理物流市场信息,完成市场调研报告的能力,可为物流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要要求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够顺利开展人际交往活动,解决岗位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具备商务沟通和谈判的能力。物流专业人才素质包括积极的心理状态、基本的心理调适能力、高度的岗位责任感、团队写作能力和创新工作能力,以及环保安全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深化产教融合,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是提升职业教育产业适应性的重要抓手,职业类院校应紧密围绕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行业急需的高质量、高技能人才。比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以航空物流为培养特色,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铁路物流为培养特色,在精准定位培养特色的基础上,依托紧密合作企业,推动校企多方共同开发课程、教材、教学资源,提升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职业院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供给。

(三)嵌入式改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项目式、案例式和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样适用于应用型智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但在具体实施上需要结合培养对象特点做出相应调整。一是在内容选择上要紧密结合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实际,设计的项目和选择的案例既要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二是在具体实施上要注重技能与思维的双重培养,既要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智慧物流技术与装备等基础理论知识解决智慧物流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要训练学生的大数据和协同共享等智慧物流思维;三是在评估方式上要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通过对过程的记录与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思维方式上的问题,加以引导与纠正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四)优化信息化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教学效益的提升

需要看到的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信息化教学的实现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要在理解信息化教学本质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开发,继而形成多元化的信息化教育教学方法论。其一,可以使用线上教育教学模式,就是结合学生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情,合理的设定对应的微课课程体系,这些微课资源可以成为学生补充自身知识短板,夯实自身专业技能的依据,由此构建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其二,可以使用线上与线下教学交互的模式。在对应章节知识学习之前,会在教育系统上布置对应的自主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进入到学习的状态,结合完成预习任务情况,合理地进行课堂内容和方式的架构,在课堂上也可以巧妙地引入多媒体资源,在课后还可以结合课内开展情况设定一些在线的作业,由此使得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可以完美的融合,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也可以依靠这样的方式,更好地与专业教育关联起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流业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行业之一,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教师必须按照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就业为导向,制订更切合现时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增强综合实力,逐步适应社会需求,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基于培养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的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突出“行动导向”和“能力导向”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林昭悦.“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风,2021(01):150-151.

[2]王爽,陈汉明.产业升级视阈下中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2):169-171+174.

[3]王雪芬.新时代下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4):103-104.

[4]张倩,林春玲.关于我国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J].农家参谋,2019(01):230.

[5]杨新凤.基于创业型的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