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浅谈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

拓畅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以及政策的导向性,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得以逐步应用。BIM可以说是建筑工程发展的里程碑,使建筑从传统二维转向直观立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模型本身携带各种属性信息,可实现三维和二维的即时转换,使设计、施工、运营能够协同工作、提高准确性。因此也形成了BIM技术的固有特点: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施工;应用

BIM为英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即建筑信息模型,是Autodesk公司于2002年率先提出的,用来形容以三维模型为主,实现建筑的电脑辅助设计。BIM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直至建筑全生命周期,将各种信息整合于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运营部门等各相关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准确性,宏观上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各相关部门大力推广BIM技术应用,以建设单位为主的各参建单位开始在建设项目(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中大力推广,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得以大力应用。

本文将从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重点阐述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如何充分发挥其价值,提高建设工程的准确性和质量,为大家在实际项目中提供借鉴参考。

一、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二维与三维即时转换

对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二维和三维基本上是分离的,常规采用CAD推敲平面,SU等三维建模软件推敲形体和空间。其中一个调整,另外一个也要对应调整,造成了工作量的叠加和时间的浪费。而BIM技术有效的规避了这个问题,实现了二位和三维的同步,只要在进行平面绘图或者三维建模时赋予建筑各构件以属性信息,就可以实现二维图和三维模型的即时转换,将二维平面信息直接转换成三维可视图形信息,通过三维可视图形显示,可以直接查看建筑的内部构成。

建筑设计中的大多公建类项目,对于业主是非建筑专业人来说,如口岸建筑的海关、边间及口岸办,医院建筑的各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等,虽然对于业务工艺流程、功能流线组织都相当专业,但是对于常规的建筑平面图纸不能形成三维空间形象,对图纸标注的尺寸没有基本概念,不能真切的感受到空间大小关系。如用BIM模型的二维和三维透视或漫游展示功能与业主进行功能组织、空间布局的沟通,会很大的提高沟通工作效率。

2、构件信息化

BIM的特点是建筑模型构件附有属性信息,信息与构件互相关联,更改构件信息,对应的构件形体就会对应更改,使设计人能直观的发现模型存在的问题。在BIM建模过程中根据建筑构件的特点,建立构件库,构件库有建筑构件库(窗、栏杆扶手、门等),结构构件库(钢筋、桁架、基础、梁柱等),装饰构件库(标识、灯具、卫浴等)等。建立构件库时,需要完善每个构件的信息,包含构件的名称或编号、尺寸、材质、位置等,从而形成构配件标准库。构件库可结合项目特殊性建立独立的构件库。BIM建模时可以利用已经建立好的构件库进行整体模型的搭建。

整体模型完成后,可以利用构件属性作诸如数量统计等工作,如门构件包含位置、标高、材质、尺寸、单开双开等参数,据此可以对门进行数量统计,一键生成门窗统计表。这样即节约了以往逐层统计门窗的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准确性。对于部分位置门的属性调整,统计表都可以一键更新成果,方便又安全。通过BIM模型也可自动生成平立剖专业施工图,同样可以避免重复工作还可以避免错误,而且剖切的位置可根据需要在任意位置设定,即高效又便捷。

3、各专业协同设计

建筑设计的特点之一是多专业协同工作,涉及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燃气、电气、智能化、室内、幕墙等,对于医院项目同时还包含净化、纯水、医气、射线防护等,各专业间的协同配合的工作量巨大,需要协同平台的支持。在传统的二维CAD时代中,部分设计院采用二维技术平台支持协同设计工作,能够达成不同专业之间数据共享的目的,但这似乎并不能高效解决设计工作中不同专业之间的高效协调问题。借助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设计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使不同的专业人员能够在“一张底图”上协同工作,完成建筑模型的建立、修改等工作,促进信息传递和信息更新速度的提升,最终实现不同专业之间有效沟通和信息共享的目的。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的提升建筑设计各专业协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规避二维中不易发现的错漏碰缺。当然,不仅建筑设计阶段,包括施工和运营阶段也可以利用BIM平台的协同性。

4、机电管综优化

在机电管综分析优化中,二维图纸很难发现不同专业间较为隐蔽的冲突,常规在二维软件中各专业叠图,画出典型位置及不利位置管综剖面,结合剖面调整管线布局,分析优化净高,然后返图至平面,形成管综成果。这样工作量巨大,且不能直观全面地反映管综关系,只能反映设计师认为的典型和可能的不利位置。正因为如此,通过BIM技术实现机电安装工程管综优化成为BIM应用的核心环节,其中包括:结构梁排布、机电管综路由、功能空间的净高分析优化等。BIM模型将各专业的构件元素纳入到其中,可以根据需要转换三维视角,查看各个位置的管线排布情况,也可以直接截取特定位置的剖面,查看管线分布和净高。对于布置不合理的地方可以直接在模型中进行调整优化。同时,可以利用三维碰撞检查各专业间的碰撞情况,并导出碰撞检测报告,根据碰撞检测报告进行管综碰撞分析,并提出合理排布建议,为管综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管线综合调整完成后,根据项目需求输出应用成果,为后续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二、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BIM建筑模型数字化技术将实际建筑工程的全体构件加以展现,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完成的BIM模型全面掌握工程的各方面、各环节,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整个工程的造型与功能空间的布局,同时也能够直观的观察整个工程的施工状态,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之前,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对设计错漏碰缺进行系统排查分析,将设计漏洞、不完善有效排查、解决,进而避免造成返工,间接节约工程造价与工期。

三、BIM的现状与未来

1、现状

对于建筑正向BIM设计,设计前期投入时间和精力大,尤其是方案不稳定或者工期紧张的项目,BIM设计会有很大的制约性。对于施工大样图的绘制,包括墙身大样、楼梯大样等可以通过模型截图的方式得到剖面图,但截取的剖面图还会有很多的问题,线条不能封闭,断线残线较多,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再者,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部分项目虽然最终形成BIM成果文件,但是是通过后期翻模的形式来实现,完全失去了BIM推广的真正意义。其软件优化和正向设计推广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未来

BIM技术的应用,即利用三维模型来完成设计工作,可使得整个建筑工程更为直观地展现出来。根据BIM技术的特性以及政策的导向性,加之BIM软件和平台在大力推广应用中不断完善,相信BIM技术会越好越好的为建筑工程服务,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发挥其优势,更好的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现代信息化飞速发展,工程建设也逐步向信息化发展,这是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效规避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不完善,从而避免施工返工。同时在施工阶段也加强了工程的监督管理作用,使监督管理手段信息化,减少了人力投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建筑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敏.BIM 技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18(11).

[2]蒋小龙,杨兵兵.浅析BIM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房地产世界.2022(15).

[3]王春生.BIM技术的应用及其对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散装水泥.2022(4).

[4]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工程BIM实施指引SJG7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