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童俊博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巩固扩大农村脱贫攻坚战的成效,进一步搞好城市同农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整个十四五期"三农"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任务。要把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战成效放在首要地位,把握了不出现大规模效益返贫的底线。脱贫区域、脱贫群体尽管早已完成了脱贫致富,但发展基础和自身发展实力依然不强,且仍然处在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锅底,巩固脱贫致富成效,遏制返贫任务依然很繁重。目前我国的许多农村之所以破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工业的基础。农村主导产业非常单一,很多地方仅仅围绕着简单的农产品来发展,农户从业岗位少、收入低,年轻人不得不进城务工,使得不少地方存在空心村的状况。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三农问题

一、城乡融合重塑乡村活力

城市的发达与兴旺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农村凋敝与衰落的基础之上,而农村的复兴也同样离不开城市的引导与支撑,国家城市复兴策略就明确了要建立健全农村城市发展的制度与政策措施系统。城市发展是城市共同繁荣的最基本途径,但同时二元制架构又是约束城市发展的最重要阻碍,因此推进城市融入最重要的条件是要突破城市分离的传统制度阻碍。

城乡融合,首先要保证都市人民在获得的各类资源、基础设施提供,以及基础社会保险等方面都是基础平等的。首先,都市的不均衡最明显的体现在基础公务提供水平不均衡上,要逐渐促进都市人民在教育、就医、生活保障、社区救助、养老等基础公务提供上的统一。不管在城市或者在乡村,人民所享受到的基础公务提供水平应该大同小异。第二,逐渐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加速推动乡村公共道路、资讯、用电、供给排水管、供气、供热、环保、消防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向乡村扩展、向乡村全面覆盖。第三,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为一旦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之间就不能够完成经济融合。

要落实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平等就业机制,减少对职业性别歧视,促进社会形成平等竞争、规则有序、城乡统筹发展的劳动力市场。同时,政府采取了发展工业等各种方法,以扩大农村就业岗位,从而增加收入。但除了社会地位的平等,城市融合的最重要意义更在于把原来隔离城乡之间的"墙"全部拆除,从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然流转,让城市形成互动,从而实现了都市与农村之间的有益互补。

要改变农村要素的分配体系,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对流和配置,为农村复兴提供了机遇。实现农村复兴就离不开与城市之间的双向交互,但目前的农村业态仍然非常单调,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农村只是内部的循环,如果我们的农村体制被城市互动给卡死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就只能单向的向城市流转下去,而从城市先进生产要素中流入乡村的则相对很少。农村和都市是在几乎完全隔离的状况,各玩各的,这也是导致农村衰落的主要因素。而一旦二者不隔离,都市对农村又有需求。双方形成交互后,农村的产品也会适应这些交互形成的需要,形成数量和形式上的转变,农村的机遇和生命力也开始增强。

二、乡村振兴向改革要动力

改革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保障和动力源。目前农业体制尚不健全,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化程度较低,制约农业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因此加快农业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要加快农业改革,必须加速深化农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推进城乡建设管理要素公平交易、双向流转,到健全乡村集体承包地所有权、农村土地发包权、经营者分置机制,逐步放活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到探索宅基地使用权、资格权、土地使用权的分置实施多种形式,到探索推行乡村集中经营型社会建设用地入市机制,再到推进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了乡村改革的具体路线图。

推进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改革是未来推进中国农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关键。2019年我国的乡村集体账面资本达到了六万亿,但由于乡村所有权划分模糊不清,缺少相应的资金流动性,当前乡村集体中还有大量的农田、山水风光、住宅、村庄建筑和传统民俗文化等珍贵的土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合理使用,已陷入了休眠状态,无法转化为农户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通过清产核资、农村土地确权到户、农民股份合作,唤醒沉睡的资本为中国农村复兴带来了市场活力,并唤醒这部分"沉睡的资源"成为中国农村复兴的重要要素。

农村产权制度变革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所有权明晰到组、集体所有股权明晰到人。一方面,农业集体产权制度变革使所有权明晰到组,并赋予了集体所有组织的特定法人主体地位,让农业集体的经济发展有组织、有载体,并赋予了农业集体生产资料所有权更完整的权能,并由此形成了产权交易平台,使农业集体的资本能交易、能融资、能升值,实现农业集体壮大发展。另一方面,变革使农民集合所有权的份额明晰到人、落实到户,使集体所有资产通过折股量化土地确权到户,使农户全部变成农民股份,农户也能够从集体资产收益中获得利益分配,从而增加农村收入。每个农户和集体所有组织之间的关系也由以前的按利益分配转化为按股份比例分配,从农民原先对集体所有组织的漠不关心到踊跃组织监督。越是在集体经济能力较雄厚的农村地区,农户参与股改的积极度也就越高。

关于中国农村的土改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改造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复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支撑,如果只是一味去探讨农村土地问题将毫无意义,也毫无好结果,所以关于中国土地改革怎么改,就必须要有针对性地从问题入手去分析。

第一,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经济振兴的重要基石,目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困难问题就是要把农田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但目前的小农户所经营农田规模过小,耕地细碎化程度高,已变成妨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困难问题。所以,土地改革中必须采取所有权明晰化和农村土地市场化改制措施等,使部分农户脱离原耕地,把耕地所有权流转给新的经营者,以推动耕地规模增长,并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第二,由于更多的农户进入到了县城,农民就有了大批闲置的宅基地,并且也因为宅基地无法买卖,农户就没有了收益权、租赁权、抵押权和转让权,从而造成了耕地资源的被大量浪费,农户也就无法分享到宅基地产生的巨大利润。所以宅基地改革就是要放手搞活宅基地权利,实现宅基地可买卖。并通过推动宅基地制度变革,遏制农村衰败,推动乡村转变,一旦宅基地权利无法买卖,整个农村将活不过来。

第三,农村各种工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土地,但过去政府在土地利用计划中把工业城乡建设用地的大部分都规划在了县城,而基本上没有考虑农业产业的发展土地,造成了乡村工业建设土地普遍匮乏,所以,在未来一定要给农村工业建设发展土地的自主权,并改变农村用地分配体制,以做到城乡的公平发展权。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集体城乡建设土地市场,做到了集体建设土地与国家城乡建设土地的权利公平,才有了农村产业与城市发展空间的共同繁荣。

最后,国家要美乡村必须美,国家要富农村必须富。未来的中国乡村将变得富强而来,国家村民将真正地富有而来,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富民强军百年梦的标杆。当中国美乡传遍神州大地之时,美好中国将变成真实,这是建成富有社会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志。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2]毛凤仪,赵先超,胡艺觉.湖南省美丽乡村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机制分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1(06):40-47.

[3]宋德孝,韩心怡.美丽乡村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及策略——以苏州市甪直镇田肚浜村为例[J].江南论坛,2022(1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