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张天骄

济南市长清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也随之提高,而在农业领域,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提出了优化方案与创新方法,成功研发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水资源节约的目的,促进了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增加,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的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1导言

在农业产业现代化运行及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环境下,水资源科学化使用也成为不同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部分农田水利项目落实过程中,仍旧存在节水观念落实难度高、水资源浪费问题较为严重,此类现象不仅会使水利工程有效性、高效性受到影响,还会使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必须要将节水灌溉技术在水利工程当中全面引入,精准掌握符合区域需求的灌溉技术,以此保证节水灌溉的实施及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真正实现。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第一,社会效益。与常规灌溉相比,高效节水技术可以节省水资源30%~40%。比如新疆的一些地方,采用传统的灌溉方法,必须事先开挖沟渠,占用了部分农田,而采用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所以,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转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第二,环境保护。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达到节约用水、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护生态环境等目的。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防止土壤发生二次盐渍化,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第三,经济效益。与传统的灌溉方法相比,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节约了人工成本的水费,使农业生产的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3.1渠道防渗透

在水资源保护工程中,提高水资源输送的质量是工程的重要部分。在水运过程中,注意水运防止渗漏。因此,研究人员应在整个施工中积极应用防渗技术,保证输水水质,避免在运输中出现泄漏,导致水资源流失。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有效防止问题的发生,保证向灌区输送质优量多的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和质量。在水资源输送设备中,加强防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传统工程建设中,主要是用石头和砖砌成的渠道,应用现代化工程处理技术,用混凝土对渠道进行处理,达到防渗效果。工程技术需要建设输水通道,有效提高了输水效率,防止输送过程的水资源消耗。

3.2膜上灌溉技术的应用

膜上灌溉技术主要是利用地膜覆盖农作物栽培区域的新型技术。实际应用中,利用膜上流水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地膜附近灌水方式,沿着苗木设计渗水孔,让水资源可以渗下或者沿孔流下,优化农作物用水量,进而达到节约用水、降低水源消耗目的。当灌溉区域农作物使用地膜覆盖展开栽培,栽培作物为玉米、棉花、豆类、棉花和小麦(套种)及花生等,可用膜上灌溉技术。相比于传统地膜栽培水源灌溉模式,膜上水源灌溉技术有着更加优异节水效果,与沟灌节水相对比,膜上灌溉可以节约25%~30%水源,水资源实际使用效率可提升到80%左右。如果在水资源紧缺的区域合理应用膜上灌溉技术,则可让节水效率提高到40%~50%,将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与之相融合,可以让水资源整体使用效率达到90%左右。

3.3喷灌技术

农田灌溉中,农作物需要获取所需滋养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雨水是自然环境中最佳灌溉水。为此,可模拟雨水实施喷灌,在确保灌溉范围充足的同时,还可通过细腻水流形式向农田喷洒,使水分向所需灌溉农田内流入,保证农作物获得充足水资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的喷灌技术,灵活性与自然性的特点十分显著,能够使农作物获得更充分的水资源供给,实现灌溉目标。一般情况下,喷灌技术主要包括移动喷灌、固定喷灌与半固定喷灌等形式。其中,固定喷灌受喷头影响,仅可在小范围农田中使用,直接限制了农田使用面积。而半固定喷灌可对喷头固定问题加以解决,然而位置相对固定也仅适用于小范围农田灌溉中。移动式喷灌技术则扩大了喷头的喷洒范围,可在大灌溉面积农田中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喷头可移动应当明确其移动轨迹与空间,以实现灌溉的全面性。

3.4微灌溉技术

在温室作物灌溉中,采用微灌技术是目前最广泛的一种,其缺点是工作量大,而且布置方式也比较复杂,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只要按照实际的用水要求调整出水量就可以,而且还可以将施肥和灌溉结合起来,既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又能减少水资源的损耗。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将现代科技和传统的农业灌溉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根据作物的用水需要,进行精确灌溉。通过计算机技术,实时监控作物的灌溉水量,满足用水量的实际需求,达到对水资源精准利用的目的,实现农业灌溉科技现代化。

3.5步行式灌溉技术

目前,步行式灌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虽然该技术与喷灌技术存在本质共通点,但步行式灌溉技术的成本更低。此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机械设备完成灌溉,以增强灌溉效果。其中,拖拉机或柴油机灌溉均可实现提升灌溉效率的目标,且灌溉成本明显降低。需要注意的是,步行式灌溉技术选用滴灌形式实现节水,较之于微灌技术,其灌溉效率更高且实际应用广泛性更强。

3.6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的应用

低压管道灌溉方式可以在最低压力帮助和支持下为农田区域传送、提供定量水源,保证水源利用效果提升。在实际应用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时,需要构建与灌溉需求相关的低压环境与管道布局,尽量将管道埋入地层内部,以避免低压管道在运输水源中发生水源大量蒸发、流失的情况。

4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措施

4.1全面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要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就要根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促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践中,除了可以依托电视、广播、网络等向农民积极宣传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外,还可以深入实地,以座谈会、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让农民深入了解和掌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另外,要加快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引导周围地区的农民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4.2水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现阶段,国内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均匀,仍有很多区域存在干旱的情况。为此,在农田灌溉期间,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化使用,在科学分配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其利用率的提升,使得全部区域农作物均获得充足水资源。所以,农业部门要对水资源予以充分利用,与当地农业发展规划、不同土质的含水量相结合,对用水方案展开针对性设计。此外,水利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用水保障机制,以全面落实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对灌溉技术应用前,需要系统检测当地农田土质情况,并根据具体检测结果制定灌溉方案,科学选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开展农田水利灌溉,对单一灌溉形式加以转变,充分利用水资源,全面推广微灌技术、滴灌技术与喷灌技术等,使农民群众切实认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优势,以扩大其使用范围。

结束语

总之,在农田灌溉中推广高效节水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因地制宜的推广灌溉节水技术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为不同作物提供所需的灌溉水量。高效节水灌溉应用有助于农业工程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更快地发展,满足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燕妮.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智慧农业导刊,2022,2(02):61-63.

[2]吴春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24):120-121.

[3]彭梦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1,(24):130-132.

[4]马依拉·卡地尔.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J].珠江水运,2016,(2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