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6
/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探究

蔡文德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作为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将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本文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育人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 既要重视显性教育, 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校园文化育人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畴,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点内容,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影响深远。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

1.1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在校园内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过程中逐渐积累发展形成的,具有学校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而言,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的统一体,它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高师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培养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同时,它还能够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要考虑保持独特的校园文化特征,实现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相统一。

1.2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良好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学校的重要类型,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将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校园文化及其衍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景观布置、软硬件设施等,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 通过隐性渗透发挥育人作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准则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2.加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措施

2.1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最直观、最明显地体现出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呈现,也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校园的建筑设施、文化景观、形象标识等方面的物质环境。校园文化建设要让学生接受并认可需要一个心理过程,这其中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更有文化内涵的传承与文化氛围的营造。要有学生喜欢的风景,当学生喜欢校园里的风景的时候,校园就成了他们温暖的家,毕业后校园就成为他们美好的记忆。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建设在建筑、园林、楼道、标语设计等各方面都需融入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生活当中都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促进专业学习动力。

2.2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性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包括历史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形象口号、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制定高职院校校风校训校歌,全方位宣传,做到人尽皆知,人人崇尚。让校风校训校歌中的精神和文字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主动地了解校园文化,真正让校园文化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达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

2.3建设特色鲜明的社团文化

依据上级部门和学校的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社团文化。鼓励社团走出去,积极服务社会。加强学生社团日常管理,支持和鼓励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办好学生社团文化月活动,为学生社团提供展示的舞台。努力打造品牌社团,发挥学生社团文化育人效果。在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红十字协会、篮球协会、音乐协会、舞蹈协会、羽毛球协会、跆拳道协会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新社团的建设;继续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完善社团建设,创建1到2个品牌社团。探索开展学生社团精品快闪活动,突破传统舞台限制,将表演场地进行因时因地延伸,深入到师生中去,打造别具一格的观赏体验。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特色社团建设,社团活动能够促进专业学习,提升社团的专业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社团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试点开展“云课堂”工作,扩大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和受众面。

2.4培育安全文明温馨和谐的宿舍文化

深入开展宿舍文化建设主题活动,通过学生宿舍风采展示、文化布置等形式多样、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宿舍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开展文明宿舍评选工作,打造一批具有优良室风和宿舍文化的文明宿舍,营造出“安全、文明、温馨、和谐”的学生温馨文化氛围。举办宿舍文化节和宿舍文体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宿舍成员的集体凝聚力,让宿舍文化发挥育人的功能,创建学习型宿舍,营造优良的宿舍学习氛围,打造一批星级宿舍,融入学习、团结、安全、文明元素,设立评比标准,宿舍自主申报,学生处开展评比,评出“三星级宿舍、四星级宿舍、五星级宿舍”,树立典型。

2.5志愿服务强素质、专业竞赛促学风

充分研究目前学生活动开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调研当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学生实习就业能力要求,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素质提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以志愿服务为依托,结合专业特色,大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老人院开展老年人关爱与陪伴、老人慰问、文化交流等活动;到中小学等开展志愿活动进校园,与街道办事处等部门联合开展健康宣讲、垃圾分类等,切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校园文明和社会新风尚,走出去服务社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锻炼专业能力。

2.6实施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

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努力贴近时代背景,广泛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参与性强、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打造特色鲜明、示范性强、可借鉴推广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开展 “一系一品”或者“一专业一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精品项目建设工作,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精品。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高质量的育人效果,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沈诗怡.鲍育育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育人机制试探[D].唯实(现代管理, 2015(02):49-50

[2]王砚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分析[J].文化产业,2021(35):79-81

[3]郭瑞鹏,李 良,张鹏鹏.高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及路径创新研究[J].河南教育,2021(11 ):49-51

[4]王妍,梅来源.高校校园文化与文明校园建设的内涵与核心刍议——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1):170-171

[5]唐 雁.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2022(3):102-105

作者简介:蔡文德,男,1980.10.12,广东省揭阳市,汉,本科学历,硕士学位,讲师,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