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分析

韩康

610423198512230915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工民建施工越来越多。工民建建筑是指市场内建成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针对此类项目进行现场专项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工人的施工行为、进场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集中优化管控的过程,通过对工作行为的约束,保证现场可以按照业主方制定的规范,在合理、有序的条件下,实现项目的标准施工,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

引言

工民建施工技术及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系统的使用,协调工作范围,进度和成本目标,并客观地衡量这些目标的进展。工民建施工技术及管理强调计划和整合项目技术性能、成本和进度,以支持项目经理的决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工民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工民建由于其特殊性对建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工民建的施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必须不断提高,才能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

1工民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

(1)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降低对工程建设成本的投入,会违规使用一些不符合工程施工质量的材料作为施工材料。在对施工进场材料的质量验收时发现,施工现场现有进场材料的质量验收通过率仅为70%。而建设方要求施工现场的材料一旦出现质量校验未通过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现场登记,并标注未通过质量验收材料的批次,并与供货商取得联系,进行材料的退货或换货处理。但根据相关工作的执行现状可以看出,施工方未能全面落实此项工作。

(2)在工民建项目的施工管理中,资料与合同管理工作是一项较容易被疏忽的工作,也是市场内大部分建筑工程企业容易发生疏漏的工作环节。如在施工中,出现材料丢失、损坏、被篡改等问题,施工方的进度将受到影响,也会造成现场施工出现进度偏差,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在对工民建项目施工队伍的考察中发现,一些建设单位要求管理人员在完成项目的整体施工后,再进行文件的完善,尽管此种做法不会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却无法发挥工程参考文件在施工中的作用,甚至会由于文件的缺失出现工程项目质量方面的不足。

(3)施工队伍人员管理是建设单位管理工作岗位人员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市场内较多的工民建项目负责人在获得了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资质后,为了减少后续投入,增加项目的经济收益,会采用在市场招标方式,进行施工队伍的选拔。为了满足其个人利益需求,承包单位会选择一些不具备专业资质的施工队伍作为工民建项目的施工人员,此类施工队伍中的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也不具备充足的工作经验,甚至一部分施工人员都不具备安全常识,经常在施工作业中出现违规作业行为。选择此部分群体作为主要施工人员,不仅会对现场管理工作造成影响,还会出现人员不服从管理、不听从指挥等方面的问题。

2技术管理优化对工民建施工的影响

2.1施工规范

施工规范实际上指的是我国建设部门在工作中按照施工环节的顺序和步骤,严格撰写编制的工作规范,其中包含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操作规程,属于工民建施工的落实规则以及管理依据。当下我国建筑行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其涵盖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随着行业要求的不断提升,需要注意的就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判断标准也在产生变化。当下几乎工民建工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和工作标准,同时在设计到施工的过程当中,全部工序落实都需要工作人员深入理解其中包含的技术问题。

2.2施工条件

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序活动落实需要的条件以及工作内容的复杂程度都比较高,其中工人的综合素质、材料、设备等都是需要工作人员注意优化的方向。尤其是想要为工民建工序质量提供保障,就需要对这些因素展开更下系统有效地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工民建工程当中,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没有经历过正规培训,月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不仅专业知识达不到施工标准,相关的技术操作经验也有所欠缺,在这样的条件下,公民操作大型设备十分困难。材料方面也是如此,部分建筑企,会更注重经济效益提升,在材料选购工作,并不注意质量,仅以价格为主要标准购买。

2.3质量监督

加强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检验力度,对工民建工程质量状态进行综合统计,以及定时分析施工中各环节的变化,都是保障工序质量的具体方式。这些都属于收督工作的范事之内,通常会交给第三方监督单位负责落实,他们有比较完整的工作流程以及产业链,会审查施工企业是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从业标准,以及其能否承建该工民建工程。主要注意的方面有两点,一点就是参与工民建工程的工作人员是否都具有从业资格证书,另一点就是哦安短工程中应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若材料合格,则建造出工序质量达标的建筑也会更加顺利。

3优化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的具体策略

3.1制定更加完善的组织系统

在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个完善且全面的组织系统是支撑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一个更加健全的组织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的提升。现阶段,总承包工程管理系统体制是建筑行业比较普遍的一种承包形式,总承包工程单位要与所有分包单位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与协作,从而进一步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系统。作为总承包单位,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要与各个分包单位展开紧密的合作与协调,还需要为分包单位提供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或者是展开一些与技术相关的沟通,从而保证组织系统能够真正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总承包单位还需要对各个分包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加细致地掌握,从而方便后续各项工作的展开。

3.2优化对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程序的把控

一般来说,在工民建工程项目具体展开施工期间,理人员要注重每一道检验程序的把控,原因在于检验程序和质量检验成果可以将每一个施工工序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直观且有效的反映。为了真正实现检验成果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在完成一道施工工序之后,就需要展开质量检验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倘若仅仅由施工单位本身展开自检,质量检验结果的可信程度和客观程度可能无法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因此,在展开质量检验工作时,还需要展开互检和交接检。质量检验工作需要由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该工序的负责人员以及监理人员共同参与其中,切实保证这一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

3.3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在工民建工程项目展开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安全管理。无论对于何种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旦安全管理工作的程度不够深入,不仅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威胁到一线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倘若工民建施工项目进行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对于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社会信誉度而言,也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展开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所有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不能遗漏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可能影响施工人员安全的细枝末节,只有确保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处于安全状态,才可以展开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工民建施工技术探讨中发现,应依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最终确定各道工序施工技术实施的节点,并绘制相应的网络图,对各个节点的施工进行质量检验,在合格的基础之上,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工民建筑施工管理措施方面,应明确施工风险点,做好施工部属方案的设定管理措施,将每一个环节施工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韩志林,雷浩.炸山嘴隧道围岩大变形特征及其控制措施[J].勘察科学技术,2019,223(02):25-30.

[2]袁志广.当代铁路建设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评《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J].铁道建筑,2019,v.59;No.549(11):154-154.

[3]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31(008):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