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新桃换旧符”—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学片段化策略探微—以《传统节日》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总把新桃换旧符”—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学片段化策略探微—以《传统节日》教学为例

姜栋

东昌府区启明小学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精神财富,传统节日是其核心部分,而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语文课程完成渗透德育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学任务,小学阶段语文有着基础性、阶段性、递进性的学科特点,有着片段化、整合化的教学表征,因此,本文以中华传统节日为基点,结合教学设计,丰富教学片段内容,以此例探究传承传统文化传承策略,寻求提升小学语文德育水平,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传统节日;教学片段;德育


前言

从“月上柳梢头”到“寒食东风御柳斜”再到“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中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无数诗词赞美,正所谓三千年诗韵,五千年文化,中华文化渊源流长,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人文故事,饱含着家国情怀,关联着精神血脉。小学低学段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语言能力都处于快速成长期,如何在传统文化单元完成语文素养培育、文化认同与归属、良好品德养成的教学任务,实现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实现传统文化认同,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亟待攻克的难题。教学片段是将教学目标分解为数个关联递进的教学步骤,是科学、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的框架支撑,本文举例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传统节日》一课教学,将教学过程进行片段化处理,构建“递进式”导学模型,从而探微教学片段于提升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方面的教学作用。

一、寄情于读,体味传统节日之丰富

课文一般都是文意俱美的佳作,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先明字义再明义理,学生感知传统节日的家国情怀,感知传统节日的文化血脉,就要先知晓传统节日的含义,知晓传统节日的历史底蕴。读是学的第一步,在《传统节日》教学的开始,教师先设计识字、阅读片段,寄情于读,即以教师领读、自我朗读为载体,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传统节日或是热闹或是庄严或是愉快的特点,用课文紧凑、连贯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此教学片段中,分为粗读与精度两部分,粗读主要目的是学习、认识生字,如“传、贴、街”等,了解生词运用语境,如“花灯、圆月、团圆”等,使学生能够理解“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字面意思,能够按时时间排列传统节日的顺序。精度采用教师导读、问题导入的方式进行文章再一次结构分析,以文章文本顺序,把“雨纷纷”“会鹊桥”“当空照”等韵脚进行梳理,把文章所绘美景、所立美意、所传美德仔细揣摩,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联想生活情境,明白传统节日意义,体会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底蕴。在教师导读过程中,总体把握这首民谣欢快的整体节奏,细心地把“转眼”、“热闹”等词点读出来,让学生感受朗读的节奏之美,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形式之美。

二、寓情于练,体会传统节日之内涵

学习是不断实践、不断体验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直观感受获得精神升华,获得真情感动。建构主义学习法提出:教学过程要紧密联系教学目的,紧跟教学主体的学习愿望与需求。教师要设计语言综合运用环节,设置练习教学片段,巩固课堂内容,提升学生认知。教师布置分组练习,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或者角色表演,让学生自己体会传统节日后面的悲欢离合和人民的美好祝愿,实现学生与文化传统的认同与归属。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传统节日思维导学卡,设置三个学习步骤:1、猜猜看,看图说出节日,如展示人声鼎沸、江面赛龙舟的照片或播放一段传统音乐;2、填填看,重点识字、认字:如()是女孩对月乞拜,乞求心灵手巧的节日;3、连连看,将节日与古诗词相连,体会传统节日的诗词之美,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有难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诗词。学生在查找资料亦或演绎历史的同时,可以把节日中出现的人物、地点、故事发展串联起来,如讲述清明节由来中,可以由学生分别饰演晋文公、介子推,再由一个同学进行旁白,将发生在春秋战国的这段错综复杂的故事用小话剧的形式展示给同学,并形成自我记忆,让学生身临历史片段,深刻体会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感恩父母、报效国家、朴实无华的传统美德,让传统美德有血有肉,实现德育渗透“润物无声”。

三、融情于写,抒发感恩之情怀

“辞藻气骨,略无可寻”,写作是思想的精华,新课标明确要求低学段学生必须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写想象的事物。写作是抒发学生思想情感、凝结思想动态的重要教学与学习手段,而写作困难是低学段的学生经常碰见的难题,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缺少联系生活的能力,缺少写作素材,没有激发出写作热情。教师完成读、练片段后,组织学生进行练笔或小写作活动,让德育渗透与基本技巧、基本训练相互融入,在写作过程中感怀传统节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节日》教学为例,教师利用当日所学文章立意进行小写作练习,将写作作为重点教学片段进行深化探索。教师抛出话题,“最喜欢的节日是哪个?”“哪次节日让你印象深刻?”“如果我们班要进行一次集体活动,最希望在哪个节日进行?”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想法说出来,或回忆家人团圆,感悟亲情;或憧憬远足踏青,规划设计;或交流生活体会,互相激励,这些素材都是源于真实生活、亲身想法,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通过教师引导与启迪,学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把传统节日和品德修养、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总结出适合积累、适合扩展的立意主体。学生通过完成题意丰富的小练笔写作,沐浴在课堂之上感受到的传统美德感悟之中,内化情感与学科要求,让传统节日再次凸显精神归属,让传统文化再次凸显人文教化。

四、总结

新教学改革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德育渗透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立足于语文课堂,紧跟于学生自我发展,在教学现场开展广泛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现品德与智慧的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宋国伟.浅议小学语文德育渗透途径[J].名师在线,2019,027.

[2]梁芳.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思考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9,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