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分析

邢玉琳,齐清

山东黄河河务局聊城黄河河务局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内部控制和风险防控的意识,虽然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制定了内部控制的制度,但是由于制度与现实工作的不匹配以及执行层面的监管不足,导致其内部控制中出现诸多问题与漏洞,无形中给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能力,确保政府的财政资金合理合法的使用,就需要从制度层面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提高内部审计的力度,加强廉政建设,从而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公共形象,发挥出事业单位服务于公众的价值。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1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内部控制工作是事业单位高效、稳定运转的重要保障,而会计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实践中产生的作用不可替代,总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会计内部控制是推进政府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

会计内部控制并非单纯地以问题为导向的规章制度,而是具有突出系统性、结构性和长期性的特征,用制度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弥补了权力反腐的缺陷和不足,能够起到良好的标本兼治效果。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是政府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可以促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1.2会计内部控制是深化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保证

根据政府部门的财务报告制度相关的改革方案,可以知道事业单位应大力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等财务信息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同时,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和实施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相应且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岗位,加强政府财务报告编报内部控制,确保政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基于这一层面来说,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是深化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保障。

1.3会计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各项活动行为规范的重要保证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规范了单位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管理等,切实有效地提高了事业单位各项职能运行效率。同时,在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有序展开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中,从而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对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效路径

2.1夯实和不断巩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

要想让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必须夯实其存在的基础。

第一,事业单位内部实际负责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找准和确定定位,同时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完成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第二,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内部核算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在对相关核算系统进行必要优化的基础上,及时审核财务报表,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问责。

第三,事业单位可以定期举办内部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在财务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专业性与综合能力,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持续为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确保财务数据和各项信息的呈现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单位内部需要及时做好相关会议资料的搜集和汇总工作,及时根据内部控制的效果做好内容和制度的完善,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始终处于规范和公正的范畴当中。

2.2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机制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行为,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的推行,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良性的工作机制,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搭建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形成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行为。首先,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事业单位管理需求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通过健全的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经营决策和资金使用进行明确的要求和有效的监管;其次,要根据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要求,配备相应的岗位和人员,做好人员的分工,落实责任主体,采取岗位责任制确保各个岗位和人员可以履行内部控制的职能,加强内部监督与内部审计,保持会计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开展全方位、动态化的会计内部控制,有效防控事业单位内部不规范的经济行为[7];再次,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通过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规避财务风险,在公众当中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2.3提高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组织的属性,使得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比较琐碎,经济活动比较频繁,涉及到的财政支出项较多,在内部控制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为了确保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财务风险的防控,提高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从自身及事业单位的角度对涉及事业单位的各项内外部风险加以防范。首先,要根据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质和工作内容,结合事业单位的特点,梳理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的流程,明确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落实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细则,做好分工,制定短期与长期的工作计划;其次,要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需求,开展相应的培训及教育活动,提高领导干部对于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再次,要深入分析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中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对一些关键性的风险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最后,要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及员工的法治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加强信息对称,加大信息披露,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坚决打击贪腐行为,坚守职业底线。

2.4加强财务内控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在加强内控时,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自身财务内控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健全财务内控信息管理机制,完善电脑操作规章制度,加大对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防范和数据结果的分析利用,从而为单位的领导层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提升财务内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的同时,应确保严格遵循相关的审批流程,来开展财务线上审批工作。另外,需要注意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升业财融合度,以促进财务管理者发挥更大的创造性,对财务管理的成效加以有效分析和深入研究,以建立健全财务内控信息化运用体系,从而为保障事业单位自身的变革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3结语

事业单位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受市场监管,同时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关键组织,其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也直接影响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事业单位要保持稳定持久的发展,必须要依靠于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借助于内部控制工作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合法合规地开展工作,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专业的会计内部控制人才,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养与监督,从而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会计内部控制的行为,帮助事业单位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来升.探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方法及相关思路[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0):179-180.

[2]刘长婕.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相关策略分析[J].财经界,2020(10):149-150.

[3]付婷婷.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制度存在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