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言语蕴德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点滴言语蕴德行

肖宗伟

重庆市永川区职业教育中心

摘   要:本文谈及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现实基础,针对学生的语文教学,如何利用课本将学生的品质、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并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感悟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助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品质培养;学生现状;《我的空中楼阁》教学案例;聆听学生美好情怀。

一、语文与中职生的缘来

这些年一直在从事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中职语文模块版本和学前教育专业的《阅读与写作》都同时教过。语文教学,常常被认为是识字教学,造句教学,高一些的层次就是欣赏教学,最后是作文写作教学。让学生通过几年的语文学习,能认得基本的常用的字,能进行普通的应用文写作,能进行各种交流,或者能欣赏其他人所作的美文。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品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学生时代,正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其形成时期,通过教育,通过潜移默化达成学生美好品质的形成,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学生,品质教育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更应该养成坚毅,执着,认真,踏实,勤奋,感恩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应该如何从学生时代培养,特别是在中学生时代(中职学生时代)培养,这是我们教师所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其他什么可以代替。

二、课文中蕴藏的正能量

    在中职语文课本基础模块(上册)中,有好多课文可以作为这样的教材,只要我们对学生稍加指点,便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成长》一文中,拉索尔的成长过程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如果我们只是从作者的写作手法,文章的结构上来分析这篇文章的话,我们就是丢了西瓜去拾了芝麻了。我们应该从作者的所有经历中去学习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努力做事的精神,更要努力学习作者了解自已,认识自已,从小树立远大志向的,有进取心,有所作为的品质。这才是本文的一个最重要地方。

    再比如,中职学生的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总是认为自已是最差的,总比别人笨,什么也不会做等等。而《我很重要》一文恰恰能激历学生,让他们觉得,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是很重要的,我们并非无用的人,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我们都很重要地生活着。

面对课堂上的中职生,可以这样进行课堂的开场: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说“我不重要”,大家有从生命、父母、爱人、朋友、事业方面去设想过吗?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朗读,告诫学生不读三遍就没有资格发言。由此再分析课文: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一连串的四个排比句,来解释“我不重要”的教育,其实是忽视个体尊严和个体价值、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接着作者从多方面列举了“我很重要”理由。这样的文章恰恰最能鼓舞学生的士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就我们现在中职生的现状而言,学生中大多数在行为习惯上有明显的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已经影响了职高生的整体形象。他们有的自由散漫,常常迟到、早退,化妆、戴首饰、染头发,上课讲话、睡觉,作业拖拖拉拉,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之不理;有的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抽烟、喝酒,上网吧,甚至结交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打架斗殴,对老师的批评教育采取漠视甚至是对抗的态度……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由于长期教育的不当,这些学生已经产生了思想追求上的缺失、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上的偏差。品质教育对这样的学生来说,尤其显得重要、艰巨而且必需。

怎样加强对我们的职高学生的品质教育呢?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品质教育渗透到职高语文教学中去。

三、聆听学生倾诉的美好情怀

    正如我文章开头所例举的,中职语文教材中选入的作品多是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的;有的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勤劳和勇敢;有的是讴歌他们为解放事业顽强斗争精神;有的是描写民族英雄的爱国壮举;有的是叙述历史伟人的光辉业绩,再现了他们的宽广胸怀和高尚节操;有的是革命烈士的伟大传记。因而,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充分挖掘语文教材本身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语文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主要是以下四种: 1、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2、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3、传统教育 4、优秀古代文化教育。课本里所包含中华文化的精髓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但我觉得语文中的一滴言语所蕴含的情感、德行、情怀对学生的培养极为重要,一篇美文足以让学生受益匪浅,改变他们浮躁、空虚、无聊的内心世界,我从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的教学案例中就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这一点。

《我的空中楼阁》是学前教育专业《阅读和写作》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散文包含三个学习重点:1 理清脉络,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以及观察角度;2 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3 感受作者美好情怀,培养宁静平和的心态,保持独立人格,体会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我要描述的案例是我们在文章2、3学习重点上,在这两节课里重新认识了中职学生的内心情怀。

师生探讨问题

问题1:同学们,在如此美的环境中,作者有何感想呢,请你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这时候,同学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学生齐读本段,领会本文的“情感美”,畅想作者的“快乐”和“幸福”观。

问题2(讨论):你认为小屋是否真的存在,这空中楼阁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

学生讨论。

明确:同学们发言挺到位的!应该说既是现实的也是虚拟的,现实是指最爱的小屋确实建于山上;而它虚拟则是因为它象征了作者内心中的一种理想境界:远离喧嚣、自由宁静的生活环境!

问题3(讨论):“空中楼阁”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

明确:寄予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宁静自由生活和保持独立人格”的情感!

问题4(讨论):生活在喧嚣的大都市里的李乐薇将一间交通不便的、似有实无的山脊“陋室”描绘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又寄寓着他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呢?

明确:追求超然物外的独立与安宁;向往淡泊自由的田园生活;厌恶追名逐利的浑浊与喧嚣。

问题5(讨论):散文中这样的“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志向”的手法,我们把它称为什么?同学们请阐述一下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并说出初中阶段你们学过的类似文章。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且列出了《爱莲说》《荔枝蜜》《马说》等等

师:为了更深层的理解把握“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我首先做了示范,做了 “善于发现美的我”,课件上面显示了我自己拍的两张照片,这是两张我自家阳台上种的昙花,非常美的两张照片,拍出了夜晚的昙花盛开到了极致。美丽的照片一出,同学们为之惊叹,接着我抓住两个要点阐述:“昙花一现,定格记忆;美,在于展现的是生命的极致”,顺利进入同学们的拓展练习。

欣赏以下景物图片,指出自己最喜爱的,并谈谈它可象征什么,可以借助它来寄托什么样的情。课件上展示了两幅图:“巨石下的嫩苗”“巨石上的大树”,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幅谈谈自己的感悟,用笔将感悟记述下来!

学生静默,进入了思考与习作。

十五分钟过去,同学们开始发言并且朗读自己所写的,其中幼教2014级2班的蔡成丹同学的《如此一棵树》足以让学生们称赞:(带★为引用学生文章)

★我是一棵树,一棵生长在贫瘠山腰的树。在迤逦的群山中,我靠着自己的

不自卑,精神抖擞,默默地在悬崖上努力生长。我让自己看起来那么的威武,雄壮,我让自己的姿态变得优美,枝干变得遒劲,虽然我孤独无助地被风霜击打着,但我始终没有向它们低头屈服,我倔强的挺直腰杆,把一丛的枝干向上斜长出去,骄傲地迎接各类风霜。因为我有一个信念:成为这群山中最美最耀眼的风景。

★树如此,人生亦如此,当我们面临失败的打击,你需要有一颗不屈于认输

的心,要成长,就需要逆境的磨练。你也不必为了偶尔的不顺而失魂落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我们可以将逆境视为我们成长之路的必要条件,微笑面对。

★处于逆境,战胜绝望,我是一棵倔强的树:“怒放吧,我的生命”!

学生学了这篇美文,不仅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心灵上也得到陶冶,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感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样的学生敢说他的品质与美育没有得到提升吗?利用文章引发我们对人生、世事的一些思索,那我们就不虚此课了。美好的情怀是我们语文课的神,我希望从美好情怀开始去挖掘中职学生的内心,去引导他们的德行、品质培养,或者说在他们的成长培养中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吧。

“教书育人”是风雨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担起教育学生的重任,充分利用好语文书当中的各篇美文,以及各种优秀的课外书籍,来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真正起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了我们的作用,让点点滴滴的言语魅力化作丝丝高洁品质浸润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去,因为点滴言语蕴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