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7
/ 2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探析

李彤

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 450000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英语教学也发生了转变,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对于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需要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语感。在分析英语文章时,许多教师都会带领学生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握关键词,特别是通过不同的分支和框架更好地把握英语文章的结构性特征,增强初中英语教学的综合性与全面性,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基于此,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理解一直在英语教学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阅读文本中包含大量的语言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这是对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有效检验,而且阅读能力的高低也可以反映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初中学习中思维导图学习方式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方法,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兼顾逻辑关系和发散性思维特征的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初中阶段的课程学习中,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化抽象为形象的能力,将一些复杂的文字叙述性内容转化为更直观的图像框架系统。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可先尝试带领学生共同勾画和推理,然后引导学生真正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使他们在面对其他学习内容时能够独立绘制思维导图,真正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的教学优势、教学价值。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体系发育不够完善,在思维导图的分支体系建立过程当中,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块进行区分,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和分支化的体系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且在不断丰富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画面当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丰富知识架构,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建构清晰直观的知识结构。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纳入系统的阅读认知框架中,以此梳理所学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和使用文本信息,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深度理解和认知,最终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在新课改运动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语老师在教学课程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基本英文学习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把握,而且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尤其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教学能力培养。而借助思维导图,就能够有助于学生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想的产生,使其形成独立进行学习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部分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遵循固化的教学流程,即听阅读材料、认识单词、翻译课文、做课后练习,这种教学模式枯燥无味,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机械性地记忆单词、句型,很难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行文脉络,造成阅读教学效果不佳。阅读兴趣是唤起学生阅读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对英语阅读文本产生浓厚兴趣时,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冗长的语篇内容转变为简单易懂的文字符号,运用色彩、图像、线条等多种元素串联起各个关键信息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将阅读文本化繁为简,建立起文本内容的形象直观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本,提升阅读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一)运用思维导图积累阅读词汇量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信心的重要因素。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为了攻克词汇关,一味地死记硬背,却收效甚微,词汇量薄弱使得他们在英语阅读中屡屡受挫,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学习成绩也难以提高,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帮助学生攻克词汇关,教师需积极探寻适合他们的词汇记忆方法。而思维导图便是一种高效的记忆工具,有着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将其运用到词汇记忆中,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顺利完成词汇量的积累,为后续的英语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维导图使用须适配

基于学生个体的认知、年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习惯有所差异,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时,更应注重思维导图与学习群体的适配性。如面对七年级的新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色彩比较鲜明的颜色,或是绘制异形思维导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伴随其年龄增长,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渐渐向抽象思维转变。由此,一些过于鲜艳或异形的思维导图并不会让学生觉得有吸引力,反而会使学生觉得幼稚,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然而,逻辑性较强的思维导图则会使中、高年级的学生更具挑战意识,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在此,教师应增强思维导图的内在逻辑链,培养其阅读发散思维。除此,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的时候也应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给予学优生一定关注的同时,也应针对学困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三)基于思维导图开展快读细读教学在

阅读教学环节,教师要灵活运用快读、细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其中,快读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完成文章阅读任务,找出各个段落的主题句,圈画出重要短语、词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细读是在快读的基础上针对某一部分进行研读,重点解决关键性问题,主要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阅读思维能力。教师在快读、细读教学中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实现阅读思维训练目标。以“Growing up”为例,在阅读语篇的快读中,教师让学生找出各段落的主题句,再从主题句中找出关键词,绘制成思维导图。关键词包括dream,much smaller,try out for,practice even harder,succeed in getting a scholarship等。通过准确找出主题句和关键词,学生能够了解文章大意,即Spud Webb是如何实现自己梦想的。在语篇的细读中,教师要求学生细读第1段找出关键词,围绕关键词研读2~5段,思考以下问题:Spud Webb在实现梦想的每个阶段做了什么?有什么共同点?Spud Webb的成功秘诀是什么?通过阅读这篇短文,你认为实现梦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绘制起以时间为主轴的思维导图,根据时间节点总结出关键事件,梳理短文的逻辑架构。学生在解决前三个问题后,再结合自己的想法解决第四个问题,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广泛地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课前、中、后三个阶段。教师在课前可选用合适的思维导图,厘清教学重难点,有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德育渗透,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其文化品格的深入引导。在课后,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参照,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学。同时,教师可将思维导图融会到英语的其他能力的培养中,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金菊.浅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0(32):169-170.

[2]韦健萍.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20(29):116-117.

[3]后春丽.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178.

[4]陈曦.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0(28):42.

[5]周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0(26):6-7.

本文系: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课题2022年度立项课题,课题题目《 深度学习模式下初中英语阅读有效设问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ZJKYB--X1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