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劳动定额管理的若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新时期劳动定额管理的若干对策

田博雅,刘英杰,王孙菲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5066

摘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将劳动定额管理模式逐渐规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劳动定额管理模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我们要不断努力,敢于面对问题,不断完善劳动定额管理模式,进而使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劳动定额;管理;问题;对策

一.简述劳动定额管理

  从宏观意义上说,劳动定额管理是一系列管理规范的总称,而这些规范制定的依据就是:确保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一个企业建立的规章制度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理规范合理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企业需要按照快、准、全的原则制定劳动定额管理模式;劳动定额管理涉及劳动定额管理的机构或岗位、企业相关领导的相关责任、劳动定额管理的负责人以及分工权限等内容。

二.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定额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定位不清、职责不明

现在很多人认为劳动定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给工人算奖金的。对劳动定额在企业合理编制生产计划,组织精细化生产实行各项经济核算,科学衡量劳动量,促进提高劳动效率,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削弱,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2、定额管理人员队伍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目前,由于机构调整从事劳动定额工作的人员变动较大,许多新人在各基层单位临时充实到劳动定额工作岗位。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经验,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对劳动定额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方式方法都需要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定额管理队伍的力量呈下降趋势,直接影响到了定额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3.劳动定额制定的标准不统一

劳动定额都是考核工人技术水平高低、贡献大小、评定劳动态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劳动定额不合理,就难以科学地衡量劳动业绩,合理地进行工资分配。劳动定额制定的标准不统一,就会造成,同工种,在不同部门,由于所参与生产的部位不同,劳动定额制定的差异非常大,从而收入水平相距甚远(当然这里面也存在各单位劳动定额小时单价不同的原因)。采用科学、统一的劳动定额制定标准,客观、公平的评价每个工序、工位、工步操作的合理耗时,使劳动定额的制定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

三.提高劳动定额管理的应对策略

1.完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实际可行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法,构建专项管理机构,设置专职并且对应专门责任岗位,聘用专业定额管理人员,使劳动定额管理与企业自身的章程制度,特别是内部分配制度相挂钩、协调和适应,以制造类企业为例,具体分析每个流水线工序的特点,全面把握生产资源配置,及其与劳动用工、工时消耗的关系,才能确保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1. 提高企业员工对于劳动定额管理的认识。

因员工对于劳动定额管理的认识度不足,所以对其不够重视,导致企业的劳动定额管理出现问题。首先,应当在企业文化、企业大会等方面对于劳动定额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宣传,使员工认识到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要性;其次,要在企业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门户网站等企业自身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对劳动定额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密集覆盖式宣传,加深企业员工的印象;最后,要对专门的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专项讲座,加深企业员工对于劳动定额管理的认识,使劳动定额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

3.发挥好各级政府的导向和服务功能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使劳动定额由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企业行为。政府应由过去的“管制”者变为“服务”者,并要借助政府的权威,充分发挥其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转换生产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4.制定定额管理相应的评价与分析体系

劳动定额管理评价体系要避免与绩效考核发展为两套独立的、不能兼容评价体系,否则由两套制度做出两种不同的生产指导,很容易使得员工在二者之间疲于兼顾,更加容易导致后续的分析和奖励制度失去公平。关键在于,企业有必要对劳动定额管理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准确定位。对于大多数尚未制定完整的劳动定额配套制度的企业,可以首先按照每周、每月、每季度的频率定期对员工个体、生产小组、部门等单位,进行劳动定额考核,统计实际定额被完成的情况,以此为基础,再分析得出影响劳动定额达标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围绕关键因素改进现有制度,最好将关键因素与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挂钩,使员工在日常生产劳动中能够在劳动定额管理目标,与绩效考核标准之间做到较好的平衡。

5、提高定额管理人员的素质

定额管理涉及许多生产技术知识、数学知识、统计知识以及生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又涉及职工的经济利益,政策性较强,其专业性和职能决定着定额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并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其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定额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对定额管理人员的培训,对不同层次的定额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和考试,实行持证上岗制。对不合格的要及时更换,使定额管理人员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四.劳动定额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1.由传统的管理方法转变为科学的管理方法

在劳动定额管理方面,仅仅是依靠传统的估工和统计分析法,这样造成对劳动定额的质量造成很大的误差,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将传统的管理方法转变为科学的管理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优化劳动定额管理的发展模式,更能完善企业的全面革新。

2.由非专业人才转变为专业人才

一项好的制度想要充分发挥其功用,必须有专业素质强、各项技能好的从业人员去执行。因此完善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和模式还必须将现有的非专业人才转变为专业型人才,这样让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在日常工作学习中,要按照我国劳动定额相关的制度条例通过思想教育、专业技能的培训来培训一批有素质、技能高的专业人才,使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铁路企业建设的需要。

3.定额管理需要全员参与

在企业内部实施劳动定额管理后,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推广,将劳动定额管理落实到企业员工的实际行动中。定额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共同利益,所以,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工作。因此,需要和企业员工沟通交流,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执行、考核等要获取全体员工的认可,进而巩固和强化定额管理工作。

结语

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企业各方面工作中重要的基础依据。劳动定额牵涉到企业多方面的生产环节,定额管理得好,各项工作才能顺利按预期目标进行。从而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阻碍生产经营的进行。本文通过对企业劳动定额定员进行简要的探讨,以期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建立科学的定额水平统计分析评价,全面掌握生产计划、工段、工组、职工实际的定额水平,找出影响定额管理的因素,进一步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管理水平,提高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制定后,要经过广大职工去贯彻执行,并在生产实践中予以检验总结。因此,定额管理工作绝不仅仅是定额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事,而是全体职工共同的工作。

[1]王雪梅. 浅谈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工作.社会学,2019-09.

[2]姜锋1许东波2. 浅谈轨道吊劳动定额标准化.建筑设计及理论,2017-09.

[3]李铭岩. 国有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相关思考.建筑技术科学,2020-04.

[4]张婷. 企业劳动定额管理问题及其改进策略探析.,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