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概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歌唱的概念

薛红艳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清河中学   054800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歌唱?宏观的看有两种概念。第一种是音响。包括“语言”——也就是说话。它包括所有生灵交流的声音(当然这个概念只限于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震动范围),如,人类为了交流而发出的“语音”——说话声,鸟类的鸣叫,昆虫发出的声音,动物的叫声等。其次是大自然发出的一切人类耳朵能听到的所有声音。如雷声,雨声,小溪淙淙的流淌声,大海的波浪声,工地施工时发出的各种声响等。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第一种音响的特点。前者音响都是出于本能,没有规范化,属于一种机体潜意识里发音器官的自然功能,后者是大自然的运动,搬移发出的音响,也属于无意识的发出音响,没有被整理,属于碎片化,零零星星松散的发音状态。但是这些音响看似没有什么,但是它们每发出一次声音也都在表达着某种意义,和信息,这些声音有着自己的音高(震动频率),音高的变化代表着不同的思想和自然界的变化,声音之间的间隔(音值)也是有着某种意义和规律例如约瑟夫 施特劳斯的《铁匠波尔卡》,就很形象的把铁匠打铁时的节奏和音响巧妙地融进了乐队给人以生动形象活泼的音乐感受,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序曲》的结尾部分融进了炮声,钟声给人以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我们中国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更是夸张形象的把各种鸟的鸣叫模仿的惟妙惟肖,令人百听不厌,也成为了考研唢呐吹奏技巧的试金石,又比如我们熟悉的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由于此曲的旋律极快,后人常选用此曲作为展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类似的古今中外的作品还有很多就不过多的列举了,总之前边的这些音响我给取名为”大自然的歌”。

第二种歌唱也叫规范式“歌唱”即有了专门从事整理音响的人员——作曲家。或者群众口头整理创作人员——民间艺人。这些创作者根据自己的思想,按照现有的音乐基础和灵感进行规范化写作或者整理,以便于形成规整的易于记忆和传唱的成型的歌唱作品。由个人或者团队,经由专业或者非专业训练后,借由声带,发出的优美动听的声音。不用于日常交流,仅仅用于抒情和艺术的表达。例如《辽阔的草原》一首流传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蒙古族“长调”歌曲。这首歌的歌词。表现了蒙古族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真实和追求。歌词采用了。边比喻边点题抒情的方法,也就是先介于草原中的种种自然状况,而后表现自己对爱情生活不够一帆风顺的惆怅不安心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具体地说。歌中的每两句词形成一个小段落。而两个小段落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容整体,因此也就形成单数段落用比喻的内容寄情,偶数段落点明主题以抒情的格局.

这首歌采用了上下句单乐段的结构形式,上下句之间形成一种并置、对比、呼应的关系。从节奏上看,它具有自由、舒缓、漫长的特点。从旋律上看它。他开阔悠远,绵延起伏。富于装饰,给人以气息宽广。颇具草原特色的印象,尤其是歌曲的旋律采用了与调适作为发展的基础,从而使音乐更富有鲜明的蒙古族色彩.

又比如侗族大歌的经典代表曲目《蝉之歌》是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合唱歌曲,其声音。或热烈浓厚,或清脆亮丽。或悠扬柔美各具特色且能完美的和谐的相互融合。

《蝉之歌》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范畴,一领众喝的演唱,使得歌声协和明亮,音色多变,十分动听。蝉的叫声对于侗族地区人民来说,是世界上非常美妙的歌声,因此侗族人民。常常模仿蝉的叫声自娱自乐,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蝉之歌,世代传唱,澶这歌如山泉般清澈的音色,如鸟叫蝉鸣般的语言,以及。独具个性的旋律与平稳协和的和声。散发着淳朴的乡土气息,尤其是那无伴奏无指挥的高难度唱法,让这首复杂的多声部的侗族大歌。被誉为天籁之音。在这首蝉之歌中,既有自由的散版,也有紧促的让人分不清歌词字数的密集节奏,散尽结合是侗族大歌语言节奏的重要特点,在音乐形象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侗族社会中,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村田园生活。农耕生活,自由闲散,造就了侗族大歌。灵活多变的节奏,原生性与变化节奏相互组合,节奏自由即兴性强,结构潇洒而富有弹性,没有周期性的节拍循环。其音乐时值足以供歌者自由的咏叹。另外在《蝉之歌》中,衬词也是自由添加并且频繁使用。侗族大歌《蝉之歌》以其独特的音乐结构特点,自然和谐的多声部唱法,传统且独到的音乐表现形式,完美地阐释了侗族大歌丰富的艺术内涵。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在节奏方面体现出相对自由性。二,节拍具有“非周期性”特征。具体表现为频繁的变换节拍,显现出四三。与四二拍两种节拍交替的特征。三,侗族大歌的横向曲式结构拓展方式非常严谨而完整,呈现出结构的三阶段特征。起顿。(开始时具有起腔性质的几小节独唱部分)。——更夺。以(以齐唱为主的中心部分)。——拉嗓子(合唱的尾腔部分)。

又比如河北民歌《小白菜》是一首在全国范围内都流传广泛的河北民歌,采用的是最简单最直白的歌词,配合他简单的旋律,以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冲击着观众的内心。这首民歌属于经典的“小调”这一题材,河北民歌中小调居多,这种小调题材形式较为短小精炼,内容多是以叙事的为主。相对于其他歌曲来讲,它的歌词更具有口语性,并蕴含蕴含强烈的抒情性。《小白菜》也可以说是一首童谣歌曲,他有着简朴、简单、朴实的音乐素材,并且全曲以精炼的艺术手法合成,整首歌曲只有12个小节,歌曲的旋律使用了逐层向下发展的手法,加上歌曲的音调呈下行的线条,充分地表现了歌曲悲泣的情绪效果。

民歌《小白菜》的调式采用徵调,是六声音阶,它的旋律线条简单并且谱写的细致,巧妙地表现出了一种音乐曲折性和自然性,更加清晰地营造了歌曲的情感色彩。二,整首歌曲有四五,和四四混合拍子构成,两种拍子的转换会相应地营造出一种。情绪的紧张感,一种乐曲的终止情绪。整首歌曲的节奏型采用了前短后长的形式,每小节的最后一个音为两拍。三,河北民歌《小白菜》采用的是最简单最直白的歌词,配合他简单的旋律,以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冲击着观众的内心。这首民歌在全国广泛流传着,同时因为它的艺术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之后的一系列歌曲的创作,为他们奠定了创作根基。

另外按历史创作时期划分这些“规范的歌唱”又分为“传统民歌”,以及“新民歌”。按题材划分,又分为“山歌”,“号子”,“小调”,按民族划分又分为“少数民族歌曲”“汉族民歌”按区域又分为“北方民歌”,“南方民歌”,这是国内的基本划分,放眼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又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如安第斯山脉的“约德尔”歌曲,欧洲的“美声”歌曲等等。

综上所述无论“大自然歌唱”还是“规范式歌唱”首先“语言”是第一要素,只有“语言”才能更直接的表达歌者的思想和意图,其次是“音响”要被听者接受,也就是音色的二度处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歌唱的基本功”要起到调音台的作用。三,歌唱的外在形式“旋律”它可以是对话,也可以带拖腔。如果把“大自然的歌唱”比喻成天空,花园里的小草,树木,小鸟,以及水里的小鱼,那么“规范歌唱”就是园丁,他把它们按一定格式(调式,曲式,地域的不同风格)加以规范调整,使之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歌曲),所以两种“歌唱”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彼此融合,互相促进,真实的反应和诠释大自然以及人类生活。这就是我送给初学歌唱的朋们的一点自己的认知,来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