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邓媛元

巴蜀蓝湖郡小学

摘要:在当前,PBL教学模式正逐渐变成了培育小学生核心素质的重要途径,PBL模式是以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围着提问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独立、协作、探究式学习,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对人才教育的要求。笔者通过对国内外PBL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学生在课内课外面临的真实问题,设计实施具体的项目,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程的适用性及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引言:PBL教育模式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适用性较强,将PBL教育模式引进小学美术课堂中旨在解决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兴趣不足,缺少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枯燥等问题。PBL教育模式强调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引导,团队的合作,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授本科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本科生的情感实践与学习技能,这与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

一、在美术学科中融入PBL的意义

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项目课堂为指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学生为核心,通过不同问题,诱导他们积极认知,启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将其整合在美术教育中有着很大价值,一是PBL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真实探究,驱动问题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能够对学生形成真实教育,这也是PBL的突出特点所在;二是PBL教学方法是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所必须的认识与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三是跨学科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习美术知识也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辅助。美术创作就是生活的记录,在创作皮影戏思维导图时,就需要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学科知识,剧本创作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PBL教学模式是在学生本身已经具备的认知能力基础上,融入交流、质疑、思考和碰撞的平台,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因此,本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拓展PBL教学模式的应用,提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PBL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举措

本文将PBL定义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项目化学习模式,就是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全新的认识,并以此培养沟通协作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学生在PBL模式下是知识的参与者,是难题的解答者,他们的主要内容并非教师传授的,他们利用其自身的知识、探究、学习来解题,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进行美术理论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探索,了解不同艺术的特点与特征,在探究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意识。这种主动探究学习方式的采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人公的身份,也能够让他们真实的投入到美术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术学习的魅力与价值,提升了教育工作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效果,老师可依据教材知识点给学生设定任务,指导学生围绕此展开探索练习,以增强课堂的针对性,为课堂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虽然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教师的角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并不是完全的退居幕后,而是需要为学习过程提供适当的支架和支持、过程建模和学习监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当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等多重角色。所以对老师在各方面的领导才能都有相当的要求,老师需要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知识,也需要学生掌握优秀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指导技巧,从而训练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能力。

(二)以问题情境为教学起点

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起点,教学通过联系真实情境以围绕问题的形式展开,这也是PBL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按照问题的状态来划分,可分良构问题与劣构问题。良构问题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标准的解决方案,对问题解决限定了条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概念、原理和规则。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属于良构问题,例如在美术学科中"三原色是哪些颜色?"、"足球是什么形状""哪两种颜色相调和可以变成绿色?"等等,这一类题目是设计良好的项目难题,但只有一种标准答案。PBL教学中存在着不确定性,但有许多的处理途径,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良好的合作沟通交流的过程,例如"扇子的造型有哪些?""国画可以怎样分类?""有关于春节的色彩?"学生们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多层次的思考和回答,更好的开拓思维,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

因为在PBL模式下,设置的问题不仅存在唯一性而且还比较复杂,靠一名学生独立完成是相当艰难的,因而学校必须以分组协作的形式进行教育。教学进行前,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标准,把学生分为几个组(但通常并不提倡自我分组,老师根据他们成绩的差异,根据群体、特点、学习兴趣、男女比例等原因,把各组划分,让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组员存在)。因为每位学生的成长特点不同,知识储备也不同,因此观察问题的视角也不同,才能形成对问题处理的多种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个人优势,促进学生成员间的取长补短,从而激活整个团队的潜能和优势,同时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的集体意识。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他们积极投入课堂的积极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PBL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趣味和能力大大提高,通过创造环境、启发式地激发他们的思维,在互动阅读、互动交流、探究实验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合作思考意识、问题处理意识、表达能力和探究创造意识,将有力推动他们的成长。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进行美术教育,能够为小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沈艳霞.赵芝璞.王子赟.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探索及其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9(17):165-166.

[2]李芒,徐承龙,胡巍.PBL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1(06):8-11.

[3]王海.PBL教学模式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交流,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