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教育“1+1”二元核心数学美育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听障教育“1+1”二元核心数学美育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李思慧

汕头市聋哑学校     515041

【摘要】在聋校数学教学中向学生实施美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更是能够使发现数学之美,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爱上数学的学习。本文提出“1+1”二元核心数学美育教学理念,旨在通过提升教师和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为营造富有美感的数学课堂打下根基以此提升听障学生内在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听障教育;数学;美育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数学给予听障学生的印象往往是抽象枯燥、晦涩难懂的,学生很难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这是因为,听觉障碍既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又很大程度上影响聋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因此,打造数学美感课堂,使聋生认识数学美和理解数学美是很有必要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对听障学生们有着示范作用的数学教师,是提高听障学生数学审美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数学教师们具备相对较高的审美素养,才能培育出具有数学审美力的听障学生。基于此,笔者提出了“1+1”二元核心数学美育教学理念:“二元”即数学教师与听障学生,其二者皆为数学美育教学中的重要核心因素;“1+1”二元核心数学美育教学理念中的前一个“1”指提升数学教师的审美素养,后一个“1”指提升听障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提升数学教师的审美素养

数学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听障孩子们的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既要讲究科学,更要讲究教学艺术,要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用艺术的魅力紧扣住听障孩子们的心,和听障学生手牵手一起走入丰富多彩的数学大世界。聋校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一)数学教师课堂执教艺术的提升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亲切的教态,准确、生动、优雅的手语和谈吐、大方的服饰、漂亮的板书等,都是对听障学生进行美育的资源。在语言艺术上,教师要善于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熟练地使用统一、规范的手语,配合清晰、简洁的口语以及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体态表情,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励每一个听障孩子。通过精心设计提问,层层设疑,引起听障学生的思考,用语言的艺术去启迪听障学生的智慧,燃起听障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板书艺术上,教师所设计的板书要布局合理、条例清晰、重点突出、排列有序,给人以清新、流畅、整洁的感觉。在教学风格的艺术上,每位教师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灵动的教学风格:或潇洒自如、风度翩翩,一举一动皆能触及听障孩子们的心灵;或风趣幽默、生动活泼,使干巴巴的抽象数学变得妙趣横生;或言简意赅、平中见奇,使课堂常常出现跌宕起伏、恍然大悟的局面……让听障孩子们在老师们迥异多彩的教学风格中感受到:数学课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二)数学教师审美眼光的提升

一名老师想要不断地进步与提高,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投身到阅读当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伴随始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数学教师不仅可以阅读一些教学教育类的书籍,也可以多多阅读一些文学类、科学类、艺术类的书籍。通过撰写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心得,教师能够在阅读和艺术的学习中博采众家之长,吸取精华,提升审美眼光。

(三)提升数学教师跨学科的教学能力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其与诸多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数学教学为核心,打破学科壁垒,有针对性地融入其他学科,能够使数学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

跨学科整合的数学教学涉及的学科内容较多,需要数学教师具有综合的教学观念,也需要教师掌握其他学科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使用多元化的适合听障学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听障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为此,在观摩公开课时,数学教师可以不局限于观摩数学课,也可以深入到音乐、美术、科学、语文等各个学科课堂,观摩不同学科的优质公开课,以此增加自身的综合学科素养,有意识地积累不同学科的知识,以便能适当、适时地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同时,聋校数学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艺术特长、艺术兴趣,选择数学以外的一门艺术学科进行教学,在实践中掌握艺术学科的教学技能,提高艺术审美素养,笔者所在的学校,有不少数学老师“身兼双职”,不仅担任数学学科的教学,也兼任一门艺术学科的教学;最后是构建“双师融合课”,“双师融合课”由数学老师和其他学科的一位老师组合授课,比如数学和美术、数学和语文、数学和音乐、数学和信息等,能够给听障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和课堂收获。

二、提升听障学生的审美素养

情感和学习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一个学生拥有了对学习热爱的情感时,他自然会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是什么能激发一个孩子热爱数学的情感?相信,当这个孩子发现他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是美妙的、充满各种各样的乐趣时,他对学习的热爱之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油然而生,从而促进他数学的知识、技能、能力更好地发展。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听障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动机

    通过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游戏、直观演示、现场操作、角色扮演等,吸引听障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二)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欣赏数学的美

数学中一个个简洁的定理、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这些都是数学家的心灵智慧撞击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数学知识这种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只有被挖掘、渲染、感受,才会体现出它美的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想法设法地创造美的意境,引导听障学生更多地接触一些美的对象,尽情领取、享受数学的美。

(三)分化型兴趣协同发展学生数学审美力

听障学生数学审美素养的提升,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数学美育的熏陶,也需要更多地接触一些具有美感的课程,从而促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不同学科的审美素养融会贯通、互相促进。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育资源,如潮绣课、美工科、剪纸课、彩铅课、律动课、黏土课、烘焙课、茶艺课等,我们的数学教师在了解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等情况后,会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择上给予学生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引导其学习兴趣进一步深化,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美感发展。

三、结语

在聋校数学课堂上渗透美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素养,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更是能够使其发现数学之美、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动力。作为聋校数学教师,应当从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出发,将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不仅传授听障学生数学知识,还引领他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培养审美能力,从而创造充满美、富有乐趣、受听障学生喜爱的数学课堂,从而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听障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宁生,李玉影.听力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8(09)

[2]吴正宪.吴正宪与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