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张博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前言:历史地图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的教学资源,通过使用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更清晰的认识教学内容,更直观的理解复杂的文字信息。而这也对我们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提出要求,合理的利用历史地图,能够达到启发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的作用。本文意图通过阐述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原则,进而探究历史地图在高中教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历史地图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五大素养之一,而历史地图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的叙述大多都会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上的概念,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空间与时间,即历史都是发生于特定地点的特定时间,通过历史地图,学生能够自主的对历史事件进行查找,通过查找,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能够在识图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明确时空观念,任何一个历史时间都不能够脱离时空独自存在,而历史地图正是连接二者的一个重要纽带,另外不同历史时期在空间分布上又都具有着不同特点,而只是依靠文字来进行这种变化的叙述,使得学生难以具体理解。而通过两幅历史地图之间的区别,就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时空上的变化,进而明确历史发展的脉络。诸如在《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一课中,分别呈现了《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两幅图片就直观的显现了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势力变化,通过对两幅图片进行对比学习,进一步启发学生认识诸侯国之间发生变化的原因。

历史地图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文字内容。在高中的历史课本中,有着大段的文字叙述,或者是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将全部内容包含在文字叙述中,这时文字下面附加的历史地图便格外重要,大段的文字有时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无法在脑中形成清楚的发展脉络,不易于学生记住。而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查看地图,查找地理信息的方法,应用地图将这些大段的文字串联起来,形成图画,直观的保留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得学生的掌握的历史知识更加的牢固,扎实。

历史地图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不同于文字的被动接受,历史地图增加了学生自主查找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地图自己得出结论,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中历史的教学更是承担着启发学生精神的重要使命,相较于文字,地图更加直接、更加清楚的呈现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明确朝代的更迭,感受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达到震撼学生精神,明确家国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的目的。

二、历史地图在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历史地图时要时刻保持科学性原则。无论在查找地图时,还是自己绘制地图,都必须要保证地图的科学性,不要查找错误的地图,在自己也不确定的情况下,更是要进行多方的求证,务必保证使用地图的准确性,注意图名一致。另外,要尽量提供标准的历史地图、使用线条清晰、文字示例明确的历史地图,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查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意识。

必须时刻谨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使用历史地图教学时务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将自主性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查找所需要的信息,教师在必要时候进行引导和说明。

历史地图的使用要求教师坚持趣味性的原则,历史地图作为直观反应历史教学的工具,应该重视坚持趣味性原则。这一点要求教师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引入历史地图,调节学生学习状态,同时也需要教师在选择历史地图时,注意选择色彩丰富,图示清晰、内容有趣的历史地图,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地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导入中使用历史地图。作为导入中的重要一点是要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使用历史地图则会使新课导入更加顺利,更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而地图带来的参与感,会使学生自觉的开始探究学习。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的第6课《全球航线的开辟》的新课导入环节,向学生依次呈现《墨卡托投影地图》、《高尔-彼得斯投影地图》、《古德投影地图》,提出问题:1.世界是怎样的?选出你认为最接近世界的样子的地图,通过这一过程进而探究各个地图的特点及各自存在缺陷,让同学们大家思考,在很久之前这个地图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今天的世界是如何被一步步发现的?完成新课的导入。通过辨认地图的这一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世界逐渐被认识的这一过程,进而衔接新课讲解。

使用历史地图突破重难点。有些历史事件是非常复杂的,单靠文字表述难以形成完整清晰的认识,在这一点上地图在发挥了重要作用,地图可以将事件与时空相联系,使抽象的文字描述变得更加具体,加强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中的第三个字目“十六国与北朝”所涉及到的民族、政权较多,这是本课的难点,在这里就可以通过“东晋十六国形势图”,明确十六国之间的相对地理位置,明确其统制的具体区域,进而理解在不同政权交迭的过程中,原有的民族格局被打破,各民族之间频繁接触,突破该课的难点。

    使用历史地图补充教学内容。我们的课本常常因为篇幅的限制,不能够将全部内容细无巨细的罗列在教材上,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加以补充,而历史地图作为一个直观的详细呈现,在补充教学内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就更需要我们将历史地图融入到教学中,加以补充。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第二个字目“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中,由于篇幅所限对于古代希腊文明并未进行展开讲解,在这里教师可以提供古希腊的地图,引导学生探究由于众多的山脉和水域,将古希腊分成支里破碎的小块陆地,陆上交通不便,不能够形成中中央集权,却形成了公民直接参与政治的民主政治,并进一步分析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的诸多影响。

结语:综上所述,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文字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而这也要求我们在使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时务必要坚持科学性、趣味性、参与性这三大原则。使得历史地图在新课导入、突破重难点、补充教学内容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