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经验思维的中医临床价值及其局限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浅论经验思维的中医临床价值及其局限性

曹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广东 深圳,518000

摘要从中医学的形成及其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其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人们长期实践的产物,也是人们在生活及生存中所得出的经验积累。这种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中经验遍布的现象,构成中医学的鲜明特色。学习、应用中医学理论与实用方法,都需要借助于前辈的经验,因此就很易形成经验性思维习惯,进而又会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对中医学的学、用带来许多障碍。

关键词局限性;中医;经验性思维;临床价值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都离不开经验思维,中医亦是如此。人们从最初的单味药治病开始,到后来的多味药物,最后发展成一个复方、方子,都是从前人的经验慢慢积累而来,把这些经验不断总结升华,加以运用,才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遣方用药体系。因此,经验思维在中医临床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它同时更是一把双刃剑,经验就意味着不足,意味着人们在继承它的同时必须加以增减。中医临床中常常需要经验思维提供一个方向,或者是治病的一个灵感,再结合实际病情加以运用发挥,方能做到遵古而不泥古[1]。故要正确认识经验思维与中医临床的关系,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论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1.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经验思维

目前普遍认为中医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地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成书,而《内经》非一人一时所著,是集合众多医家经验之所长,不断整理、总结、升华,最后才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而继《内经》之后形成的又一部著作《伤寒论》,成书于瘟疫盛行的战乱年代,张仲景遵从《素问》、《灵枢》上的治则治法,再结合当时的环境背景,提出了现今非常推崇的六经辨证体系。而六经这一概念是在《内经》中就有提及的,但没有详细论述,笔者认为,或许正是张仲景对前人留下的著作反复研读,深入研究,加以完善补充,使一个指导性的经验,变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六经辨证体系,并能在临床中验之有效。后世医家又在《内经》、《伤寒论》等前人著作的基础上,不断研习升华,则又出现了金元四大家,“补土派”、“滋阴派”等各家学说,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的理论体系。总而言之,前人经验的总结,或是著作,或是验方,只有在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补充,才能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完善。

2.经验思维为中医诊治过程提供方向

经验对医学而言是很重要的,诊治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会帮助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于中医而言。中医发展至今,就是在前人无数成功或失败的经验验上,才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临床上加以运用,且用之有效。但同时经验思维只是给诊疗提供一个方向,只是在临床上需要加以考虑到一个方向,最终确诊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从而判断是否合用,而不是照搬照用[2]。比如现在很多人崇拜的“火神派”,善用附子、干姜等大温大热之药温补肾阳,扶助一身之正气,而收效却相差甚远。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认识经验思维在中医临床上的运用,如果不加以辨证,对阳虚不甚,甚至兼有阴虚的病人,也投用大剂量的附子、干姜一类药,则必然会出现反效果,甚至出现中毒现象。但如果对症用药,则大剂附子、干姜能收良效,是疾病痊愈。故临床上用不用大剂量附子、干姜,应当以临床实际情况为准,遇到阳虚的病人可以将其做为一个考虑的用药方向,但最终的判断应以病人本身为主。因此,经验思维切不可照搬照套,实际上它为中医诊治过程提供一个可考量的方向,不可绝对化,有是证用是方才是中医的核心所在。

3.正确运用经验思维

医学是很广阔的,而人的一生很短,唯有集合大家之所长,在前人的经验上不断继承,加以发展,这样才能提高临床水平,推动中医的发展。而时下注重总结名老中医的经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承方式。如国医大师邓铁涛用大量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国医大师朱良春则善用风药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他们穷尽毕生精力得出的,后世应该认真加以学习研究,而不是单纯地照搬照套。国医大师们独具特色的遣方用药,本身就是一门经验之学,是在众多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对这些宝贵的经验应该认真钻研,加以运用,明白运用该经验背后的理论所在,即经验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如果超出范围去运用经验,而收获无效,则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经验从得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的局限性[3]。一个从具体环境或者大部分情况适用的情况中得出的经验,就必定有不适用的情况,经验不是万能的,但它能给人们的思考提供方向。因此,在中医临床上,要学会正确运用经验思维,让经验思维为临床服务,而不是被经验思维绊倒[4]

4.讨论

综上所述,学、用中医的经验方法、理论及经验思维是必要的,经验性思维则是应当尽可能避免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中医经验应辨证看待,应充分博采兼收、加以利用,又不能为其所限,一昧的使用既有的经验、方法,陷入经验性思维的“唯经验”的思维定式困境中,应当在此基础上做出应有的创新、变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中医的理论思维,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进而丰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全科医学师资运动处方知识、信念、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徐扬.山西医科大学,2022.

[2]体医融合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郭晓娜,黄涛.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1(11):88-91.

[3]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现状看法的定性研究[J].尤丛蕾,姚弥,齐建光.中国全科医学.2021(34):4364-4371.

[4]2020年深圳市医院体医融合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李勇,李炳君.中国健康教育.2021(09):82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