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

李鑫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36

要:中医学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医外治法最早期起源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利用草茎、树枝直接作用于体表进行贴敷或者熏蒸,以对抗各类疾病或者祛虫。穴位贴敷法是中医外治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法,即在穴位贴敷药物,通过穴位刺激以达到阴阳平衡与疏通经络的目的,在胃肠道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针对我国在中药穴位贴敷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研究

1穴位对机体的调节

中医学认为穴位是人体脏腑气血汇聚的位置,遍布于人体全身各处,以五脏为核心,加之形体、六腑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种机体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气、精、血的配合与协调[1]。疾病的产生通常是因为人体中滞留了一定的致病因子,这些因子对五脏六腑功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导致人体气血不畅、经络涩滞,穴位敏化。穴位贴敷法其实就是通过体表穴位刺激,平衡阴阳、调理气血、调和脏腑、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法在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针对咳嗽病症的治疗,中医认为咳嗽是因为肺气亏虚而引发,当机体遭遇冷风、寒气侵袭时,肺与外界寒气相通,从而引发咳嗽。治疗过程可以在定喘穴、天突穴和肺俞穴进行药物贴敷,定喘穴贴敷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天突穴为阴维脉和任脉交会穴,也可以说是外界与肺之间的连接通道,中药贴敷该穴位具有排出浊气、引清气入肺、降痰宣肺、宽胸理气的功效;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汇集了五脏六腑之气,贴敷该虚伪具有补肺气的功效;定喘为背部经外奇穴,对肺脏而言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具有止咳平喘的功能,以上穴位皆可补肺利气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

2药物对机体的调节

在机体穴位处贴敷中药药物,可以在穴位部位形成一个局部温热的密闭环境,由于热量扩散速度慢,致使局部温度快速升高,代谢加快,因此而产生的汗水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蒸发,使局部皮肤水化,有助于药物通过皮肤快速吸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渗透到机体当中,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局部淋巴与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管阻力,从而起到消炎、镇痛和止痒的效果[2]。除此之外,药物渗透皮肤还可以激活皮肤免疫因子,对皮肤微生物组群也具有一定积极影响。

3穴位贴敷与神经-炎症调节

穴位贴敷可以通过背根反射与轴突反射,对脏腑与穴位间的炎性神经肽类物质分布进行调节,减少此类植物在病变组织内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以治疗疾病。背根反射是指外周伤害性信息刺激伤害感受器,并将伤害信息传输到脊髓背角,脊髓背角通过中间神经元激活另一个背根神经节细胞,并以背根反射模式逆向传导至外周端,同时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增强局部神经源性炎性反应。轴突反射是由于外周伤害性信息的刺激产生动作电位,促使背根神经将信息传输到脊髓背角,同时由背根神经分支逆向传导至其外周端,并释放一定的血管活性物质,引发神经源性炎性反应。

穴位贴敷会对穴位区域的皮肤产生外源性刺激,使皮肤内的伤害感受器产生动作电位,使其处于激活状态,产生神经源性炎性反应,促使机体自我修复。这里所说的伤害感受器即分布在人体肌肉、内脏、皮肤及关节中的游离感觉终末,尤其在腧穴周围存在大量的分布,其胞体多处在三叉神经节或者背根神经节。激活伤害感受器之后,由于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的产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体表刺激信息的输入,从而为机体响应水平的快速提升提供了神经基础保障,穴位贴敷其实就是通过外界刺激和干预强化机体内脏与敏化穴位间的密切关联,促使机体完成自我修复[3]

4穴位贴敷与血液、组织液循环系统

穴位贴敷对局部皮肤施加一定的作用力,通过调节机体组织液、血液和淋巴循环系统,有效维持人体内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的动态平衡微循环,最终起到治疗疾病的功效。

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主要分布在机体皮肤活性表皮-真皮附近区域,为了始终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组织细胞与血液间不会直接交换物质,而是通过组织液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然后再进行组织细胞与组织液间的物质交换,从而达到机体内环境微循环的动态平衡状态。研究发现,毛细血管大概会吸收90%的组织液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剩余10%的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液,井毛细淋巴管运送至各淋巴干,经由淋巴导管和胸导管最终汇入静脉,从而完成林班循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研究持续深入,近些年相关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之外,组织液流动也体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即组织液循环,各循环系统均与体表穴位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

组织液的主要成分为纤维、水、糖蛋白链及其复合物、电解质及胺聚糖等多种物质,实际流动过程其实并不是“管腔式”的,而是在凝胶样基质、固相纤维及液体间形成的“界面区”。在循环动力源的不断驱动力,组织液会沿着“界面区”与静脉血液相同方向不断流动,与动脉血液相反方向流动,流经整个机体后会回流到血液系统,最终形成组织液循环,其与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相互密切关联。

5穴位贴敷剂型发展概况

中药穴位贴敷药剂存在多种形式,包括:糊剂、丸剂、散剂、饼剂,都是人类在不断生产生活中对抗疾病总结的智慧结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穴位贴敷法也有了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了解,临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便于患者使用,从传统的饼剂和糊剂逐渐演变成现代的膏剂,比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就曾记载有用于治疗劳损的玉泉膏和五养膏。现如今在各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背景下,穴位贴敷药剂类型更加多样化,比如:凝胶剂、涂膜剂、贴膏剂等,总之,药剂类型的不断变化使人们使用更加便捷,药剂制备更加容易、不会污染衣物、无致敏性。

穴位贴敷法目前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中医外治方法。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人体皮肤上角质层细胞与细胞脂质组成的砖墙结构属于保护机体的一个天然屏障,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普通的药物制剂和给药方式难以将药物渗透至皮下深层的穴区组织,为了提升药物吸收效果,提高疗效,还需在药物中掺入一定量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比如:化学促渗剂或者天然促透剂等。常见的化学促渗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能够有效增强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的流动性,促进药物的渗透与吸收。天然促透剂中多含有一些挥发性植物油,比如:薄荷醇,可使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形态缩小,细胞间裂隙扩大,结构变得疏松,降低皮肤对外来药物的阻滞作用。

结 语

总而言之,穴位贴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外敷治疗手段,实际应用中具有患者顺应性高、生物利用度高等诸多优势,通过皮肤局部干预达到整体治疗的效果,目前在诸多疾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外用制剂的不断发展在给中药穴位贴敷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穴位贴敷法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研发创新新剂型,提出给药新思路,为中药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现代化开辟更宽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杨秀娟,杨晓轶,李玉霞,李灿,海云翔.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研究进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0(02):73-76.

[2]刘敏,王忠良,卢磊,梁田,张庆.中药穴位贴敷近五年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36):94-96.

[3]张璐姣,刘航莉,刘娟,王天兰.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0):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