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瑞舒伐他汀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高强度瑞舒伐他汀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张燕

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在高强度瑞舒伐他汀与溶栓联合治疗下的改善成效。方法:在本院神经内科2020年10月份到2021年10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ACI者中选出64例进行差别治疗。均给予溶栓治疗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其中甲组为正常药量,乙组为高强度治疗,对比复发率、不良反应率、ADL与NIHS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指标。结果: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各自为25.01%、3.13%,复发率18.75%、0.00%;TNF-ɑ(17.03±2.15)mg/L、(14.55±2.01)mg/L;Hs-CRP(4.78±0.59)mg/L、(3.33±0.41)mg/L,乙组更低;ADL(60.26±2.52)分、(67.57±2.85)分,NIHSS(6.05±0.46)分、(4.36±0.74)分,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高强度瑞舒伐他汀联合溶栓治疗ACI,发挥消炎增效,抑制复发与修复受损神经、改善生活能力作用,值得推荐高强度用药。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强度;瑞舒伐他汀;溶栓治疗

前言:ACI治疗期间溶栓注射与口服用药联合疗法属于优选处方,且药量差异多影响药效,若推行高强度用药,整体效果偏优。本文于本院神经内科2020年10月~2021年10月ACI者中选入64例进行研究。

1 档案信息与处方内容

1.1 档案信息

以院内科室64例ACI者充当研究对象,分组后各有32例,最小35岁,最大70岁,病程范围1d-7d。甲组有22例男性与10例女性,平均年龄(44.96±8.55)岁,平均病程(4.45±2.28)d。乙组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57±8.32)岁,平均病程(4.64±2.44)d。治疗结果不受病者病程、年龄以及性别因素影响(P>0.05)。医院伦委会已进行批复。

1.2 样本选定与剔除范围

选定范围:(1)在影像学检查等诊断项目中确诊为ACI,并采用溶栓疗法予以治疗;(2)除ACI未见其它器质性病变。

剔除范围:(1)合并先心病、心梗等急危重症病者;(2)认知障碍或抑郁症患者;(3)肢体残疾或丧失自理能力者;(4)他汀类药物禁忌症者;(5)妊娠期或处于哺乳期女性。

1.3 处方内容

甲乙两组均进行溶栓治疗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溶栓治疗中以RT-PA药物为主(国药准字J20190001),以0.9mg/kg标准进行静滴操作,搭配静脉推注与静脉滴注法,持续1.5h完成溶栓治疗,同时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80242鲁南贝特 20mg),两组均为口服用药,每日一次,甲组每次10mg(半片),乙组每次20mg(片),持续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发作情况与一年内复发情况;(2)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改善程度;(3)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以血样检测报告为主,采用放射免疫法,TNF-ɑ正常范围0.74~1.54mg/mL。Hs-CRP正常范围0.5~10mg/L。日常生活能力的测定利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予以评估,合计100分,有洗澡、大便、小便等10个条目,分数居高则表示能力越强。神经功能的评估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有11个条目,评分后得分为0分或1分代表趋于正常者,1分到4分属于轻度中风,5分到15分以及15分到20分均为中度/中重度中风者,高于23分是重度中风者,分数越大,神经功能越差。

1.5 统计学方法

将治疗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用t与对计量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处理,以)与(%)予以表示,数据输入后P值<0.05,代表组间数据差异呈现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作情况与一年内复发情况

甲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率25.01%,远高于乙组患者,复发率18.75%,高于乙组,组间数据比对存在明显差异(P=0.031/0.032),如表1:

表 1 治疗后不良反应发作情况与一年内复发情况对比

组别/占比率

关节疼痛痉挛(n/%)

胃肠不适(n/%)

头晕头痛(n/%)

寒战乏力(n/%)

不良反应发作率(n/%)

复发率(n/%)

甲组(n=32)

2(6.25)

3(9.38)

2(6.25)

1(3.13)

8(25.01)

6(18.75)

乙组(n=32)

1(3.13)

0(0.00)

0(0.00)

0(0.00)

1(3.13)

0(0.00)

4.655

4.598

P

0.031

0.032

2.2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改善程度

    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指标高于乙组,组间数据有可比性(P=0.000),如表2:

表 2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改善程度对比

组别/指标

TNF-ɑ(mg/L)

Hs-CRP(mg/L)

甲组(n=32)

33.46±4.62

17.03±2.15

25.99±5.73

4.78±0.59

乙组(n=32)

33.45±4.59

14.55±2.01

25.98±5.74

3.33±0.41

t

0.009

4.767

0.007

11.417

P

0.993

0.000

0.995

0.000

表2中TNF-ɑ为肿瘤坏死因子-ɑ;Hs-CRP为超敏C反应蛋白。

2.3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

甲组与乙组患者在治疗前ADL与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显然甲组患者ADL评分低于乙组,NIHSS评分高于乙组,数据存在差异性,如表3:

表 3 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评估结果对比

组别/评分

ADL评分(分)

NIHSS评分(分)

甲组(n=32)

48.56±3.84

60.26±2.52

24.01±2.06

6.05±0.46

乙组(n=32)

48.54±3.76

67.57±2.85

24.02±2.07

4.36±0.74

t

0.021

10.870

0.019

10.972

P

0.983

0.000

0.985

0.000

3 讨论

瑞舒伐他汀药物实际应用中,药量高低与药效存在直接关联,为获得显著疗效,主张高强度用药,需对安全性、实效性进行深入分析,高强度用量可表现出持久性优势,实现内皮细胞合理修复。经由上述研究数据整理得出:ACI在高强度瑞舒伐他汀与溶栓联合治疗下,可降低复发率与不良反应率、NIHSS评分及其炎性因子指标,提高ADL评分,保证患者治疗后逐渐恢复自理能力。参照学者杨球[1]等人研究结果,分析该药物临床价值,药效较强,可作为优选药物。学者李鹏[2]在相似课题研究阶段表明高强度用药确有强劲消炎、修复受损神经作用。

综上所述,ACI经高强度瑞舒伐他汀与溶栓治疗后恢复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球.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探讨[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5):90-92.

[2]李鹏,王亚杰,张鲲. 高强度瑞舒伐他汀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11):100-103.

作者简介:张燕,(1981−8−23),性别:女,籍贯:甘肃省定西市人,学历:本科,毕业于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现有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