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采血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探究

/ 2

门诊采血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探究

赵海燕   ,李雪   ,许巧明   ,杨晓琳(通讯作者)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  100027

[摘  要]  目的 明确门诊采血室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围绕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门诊抽血室78例患者展开,依照数字随机的原则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组间抽血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抽血失败、血标本不合格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提升医院门诊采血室的护理服务质量,从而减少抽血失败、血样不合格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门诊;采血室;优质护理

前言

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快捷的护理服务是优质护理的特征,以此可提升护理服务[1]。同时,优质护理还可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改善护患关系。门诊采血室是医院的“门面,”代表医院整体的护理服务水平[2]。文章旨在明确门诊采血室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围绕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门诊抽血室78例患者展开,依照数字随机的原则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基线资料,结果均衡可比(P>0.05)。排除其中伴基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对照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范围20-80岁,均值(50.47±1.36)岁;

观察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范围22-80岁,均值(51.34±1.17)岁。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严格遵照采血操作规定,落实无菌操作原则;抽血人员轮换值班,维持好采血秩序。

观察组:优质护理,具体包括:

(1)纠正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科室内定期组织学习护理理念,核心在于护理服务,加大对患者感受的重视度。

(2)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优化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确保护理事件的充分,保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3)改进采血室的硬件环境。采血环境狭小、患者等候时间长,容易引发不满情绪。需要借助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来规避这一情况的发生。针对采血室环境方面,需要对等候区进行优化。合理规划采血室的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等候区环境。可以在等候区安装电视,排解患者等候期间的烦闷,角落处摆放花草,装饰环境,安设饮水机供患者使用。

(4)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以患者为中心,需要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结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纠正以往的被动护理习惯。

(5)心理疏导。抽血伴疼痛不适,患者情绪紧张,需要以轻松的语言安抚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

1.3观察指标

(1)抽血情况:抽血失败、血标本不合格患者例数。

(2)以问答反馈的方式统计组间护理满意度,问题包括:护理操作、服务态度、仪容仪表、沟通技巧等等。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7.0,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正态分布变量);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抽血失败、血标本不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抽血失败、血标本不合格患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抽血失败率

血标本不合格率

观察组(n=39)

0(0.00)

1(2.56)

对照组(n=39)

4(10.26)

6(15.38)

χ2

4.216

3.924

P值

0.040

0.048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2 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J1]

满意度

观察组(n=39)

20(51.28)

18(46.15)

1(2.56)

38(97.44)

对照组(n=39)

13(33.33)

17(43.59)

9(23.08)

30(76.92)

χ2

7.341

P值

0.007

3讨论

以人为本是优质护理的本质,要求以患者为中心展开全部护理措施,让各方面的护理细节都能够与患者实际的护理需求相结合,保证充分满足患者各方面的护理需求。优质护理纠正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弊端,补充其不足,是我国护理学的创新。结合临床实践[3],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赢得患者更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同时,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有更加积极的身心状态来迎接治疗。不仅如此,在优质护理的帮助下,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更加细致、规范,从而护理效果显著优化[4]。文章研究了门诊采血室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抽血失败、血标本不合格患者例数较对照组更少,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可知,医院采血室是直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窗口,加之门诊人员流动性强、涉及多种疾病,因此,采血室护理所面对的患者更加随机、流动。同时,门诊患者停留时间较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时间短,不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将优质护理施于医院门诊采血室患者,对上述问题的缓解与解决非常有利,患者以此获得更加优质的服务,不仅采血效果有所提升,随之护患纠纷事件大幅减少,护理满意度更高

[5]

在医院门诊采血室实施优质护理,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以此可降低抽血消极事件的发生概率,赢得患者较高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建议普及。

参考文献

[1]张妍琰,孙丽娜.门诊采血室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予以人性化服务对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4):431-432.

[2]刘景,李南,王茜.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联合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患者不良事件及采血室空气菌落数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9):175-176.

[3]张燕.基于排队论模型联合动态调配护理人员对提高门诊采血室工作效率、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22):2879-2881.

[4]顾玉晶.根本原因分析管理法在门诊采血室检验前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0):42-44.

[5]刘春艳,李卉梅,陈俊锋,等.优质护理在门诊采血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1):4-6.


[J1]这个前面的应该是“满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