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支持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支持策略

魏娜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新区实验幼儿园213300

摘要在幼小衔接视角下对幼儿进行社会性能力发展的有效推动,这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从小“搭建”起较为完善的能力体系,也有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持续“成长”。对此,本文将围绕幼小衔接背景下如何支持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引言

幼儿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和主要基地,要从小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从小促推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持续“攀升”,让幼儿在多样的教育形势下,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知识实践、科学探索、行为意识等多方面“系统”的全面“成长”。对此,幼儿园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在幼小衔接的大背景下,不断升级、改造幼儿园的教学课程,从点滴入手,将社会性发展作为课程的主要“基准”,在幼小衔接课程、活动开展中,渗透多样的社会因素,促发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的有效“发育”、发展。

二、幼儿社会性发展支持策略

(一)体验社会奠基础

语言在每个人的生长过程和人生发展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语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架构”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小学是一个全新的阶段,和现有的生活有一些不同,幼儿往往会在刚刚进入小学环境时出现不适应的情况[1]。教师要充分掌握幼儿的性格特征,增加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体验感与参与度,将语言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育进行有效的渗透和融合。因此,教师要充分带动幼儿在幼小衔接的课程、活动中进行语言的“输出”,促动幼儿的语言技能、水平的不断“发育”。例如,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课程中,可以让幼儿在课程中体验当一名教师,将A幼儿转换角色变成教师,对B幼儿的日常教学生活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为幼儿“制造”问题,促发幼儿运用语言表达对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和解决,促使幼儿在双向交流的过程中,明白语言的积极作用,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打下坚固的“地基”。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在“当教师”的过程中,推动幼儿去“扩展”自身的思维解决一些社会性的问题,促使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更加真实的对学习生活进行体验,帮助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语言沟通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给予幼儿更多在课程、活动中运用语言、组织语言,并利用语言解决问题,启发幼儿去开动自身大脑解决社会问题的“舞台”、机会,也能够让幼儿在社会性体验的过程中,有效的挖掘、“创造”起更多样化的问题解决途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全面“成长”。

(二)强调规则促提升

教师要还得关注到知识技能背后的自我控制性、主动性、社会性等的培养[2]。幼儿的认知能力是推动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武器”,只有幼儿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才能够评判、剖析和思考是非、对错,才能够促发幼儿良好的品质、意识、行为与习惯的“发育”,亦能够帮助幼儿在多变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中逐步掌握快速适应社会的诀窍与方式,而促推幼儿认知能力“成长”的重要途径便是“规则感”,对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幼小衔接对幼儿的要求,将规则逐步渗透到其中,让幼儿在规则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搭建”起更加全面、清晰和完整的社会意识、行为和观念思想。在幼小衔接的背景下,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课程,更是促发幼儿规则感“发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活动,启发幼儿从中学会遵守规则、遵守纪律,促进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全面“成长”,促使幼儿在规则感的“建立”下,逐步“迸发”出更加良好的社会适应、社会性发展能力。教师在体育活动中要时刻强调队列、排队的纪律行为,规范幼儿乱插队、乱排队、不按顺序进行排列的不良上课意识、行为与习惯。同时,教师也要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促使幼儿能够在制度中对自我进行约束和规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促使幼儿在规则的“束缚”下,懂得行为的对与错,懂得如何去遵守规则,如何去规避错误的行为,促发幼儿认知“技能”的不断“攀升”,也能够以此作为基础,让幼儿从小就能够在规则的约束下,学会适应规则,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的有效“攀升”,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游戏兴趣强素质

在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幼儿的心理素质是关键“因素”,在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幼儿需要面对许多类似于环境、知识等多方面的变化,而幼儿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疑难杂症”,令幼儿对知识的学习感到迷茫,甚至于厌恶感与排斥感的“萌发”,幼儿的心理素质防线可能会在过程中被“扯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趋势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多样、丰富且具有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活动,增加幼儿的学习憧憬度、兴趣度,促发幼儿学习意识、理念等多方面的健康“发育”,帮助幼儿打下坚固的心理“地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全面“成长”。幼儿正处于好奇心重、实践欲望高、具有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年龄阶段,在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将游戏结合到幼儿园教育课程中,能够满足幼儿对知识的渴望度,也能够通过趣味化的课程,启发幼儿形成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游戏与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启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增加对知识的学习激情、探索欲望,让幼儿在实践中找到知识的奥秘与趣味性,在实践中帮助幼儿“搭建”起属于自己的自信“大楼”。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小木船”的比赛,带领幼儿对小木船进行制作,向幼儿普及木船漂浮在水里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式,启发幼儿根据科学原理进行材料、大小等方面的选择,引导幼儿在科学创造的过程中克服多样的“难关”,了解木船制作的“捷径”,推动幼儿发现“力的作用”,促进幼儿科学精神和创造“技能”的进一步“发育”,促使幼儿在游戏与知识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求知意识、欲望,推动幼儿在科学实践的过中,逐渐促进自身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勇气与动力的“迸发”,找到更加适合自身思维发展的技巧与方式,推动幼儿适应能力的持续发展,促发幼儿独立解决困难的意识与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小衔接的视角下,幼儿园的课程教育中应紧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将其作为课程设定的“基准”,促使幼儿不断在课程中逐渐学会思考、观察和分析,充分带动、引导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能动性、可发展性和可持续性的进步,促使幼儿在多样的课程、活动设置中,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地基”,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全面“攀升”。

参考文献:

[1]纪春燕. 幼小衔接视野下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研究[J]. 华夏教师, 2021, 000(011):11-12.

[2]何娜, 任芳, 王木芬. 幼小衔接视野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 2021, 000(022):P.116-118.